沈剑敏
- 作品数:57 被引量:163H指数:8
-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台州市椒江区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介入手术用明胶海绵颗粒制备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用明胶海绵颗粒制备器,包括明胶海绵容纳盒,明胶海绵容纳盒内部放置上明胶海绵本体,明胶海绵本体的长度与明胶海绵容纳盒的长度一致,明胶海绵本体上方设置有透明顶板,透明顶板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柄,...
- 沈剑敏杨登法
- 文献传递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
- 2014年
-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 PSH)是一种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影像表现无明确特征性,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作者对25例PSH患者CT影像、病理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报道如下。
- 李立丰王林友康五根陈永华杨登法沈剑敏
-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HEMANGIOMAPULMONARY良性肿瘤影像表现术前诊断
- 一种介入手术用明胶海绵颗粒制备器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介入手术用明胶海绵颗粒制备器,包括明胶海绵容纳盒,明胶海绵容纳盒内部放置上明胶海绵本体,明胶海绵本体的长度与明胶海绵容纳盒的长度一致,明胶海绵本体上方设置有透明顶板,透明顶板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
- 华浅近沈剑敏
- 面神经隐窝入路关键手术剖面多层螺旋CT双斜面多平面重组的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双斜面CTMPR重组技术对面神经隐窝进路手术中关键手术剖面涉及到的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在尸体头颅标本上观察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中涉及到的关键手术剖面及相关解剖标志,利用双斜面MPR重组技术,对30具(60侧)完整的成年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进行关键手术剖面重组,对比手术剖面主要解剖标志观察结果,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及双斜矢状面)同层显示主要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主要手术解剖标志同层显示为100%者记为4级、显示为90%~99%记为3级、显示为80%~89%记为2级、显示70%~79%记为1级,显示〈70%记为0级。对所得资料行x2检验。结果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中涉及到4层关键手术剖面,均为斜矢状面。4层关键手术剖面双斜面MPR重组的旋转中心标志点分为水平半规管、砧骨窝、锥隆起及圆窗后缘;重组水平参考轴线及水平旋转角度分别为砧骨短突及22.15°±5.22°、砧骨短突及20.15°±5.52°、面神经水平段及32.53°±5.22°、卵圆窗上缘及50.15°±8.02°;重组垂直参考轴线均为面神经垂直段,垂直旋转角度分别为14.35°±4.02°、13.15°±3.33°、15.05。±4.43。及15.25°±4.12°。对于主要解剖标志同层显示的程度,在第1层关键手术剖面中,双斜矢状面为4级60侧,横断面为2级12侧、3级48侧,冠状面为2级15侧、3级45侧,矢状面为3级10侧、4级50侧;第2层关键手术剖面中,双斜矢状面为4级60侧,横断面为2级11侧、3级49侧,冠状面为2级13侧、3级47侧,矢状面为3级11侧、4级49侧;第3层关键手术剖面中,双斜矢状面为4级60侧,横断面为2级10侧、3级50侧,冠状面为2级11侧、3级49侧,矢状面为3级9侧、4级51侧;第4层关键手术剖面中,双斜矢状面为4级60侧,横断面为2级9侧、3级5
- 李志海吕静瑶沈剑敏张国兵温熙蔡志毅林叶青
- 关键词:颞骨耳外科手术
- 前列腺癌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0年
-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功能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系统,以"前列腺癌、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动态增强和磁共振波谱"为关键词,检索1997-01-2010-02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前列腺癌组织学特点;2)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研究;3)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4)磁共振波谱(MRS)在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分析28篇文献。结果:弥散加权像(DWI)、动态增强扫描和MRS等功能性MR技术不但清楚地显示前列腺癌解剖结构,而且描述活体器官的功能状态,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诊断、分期和治疗后的检测上有其独特的作用。但是,每项功能技术均存在一些不足。结论:研究功能MR技术在前列腺癌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
- 夏贤武沈剑敏
-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 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主要解剖标志的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利用多螺旋CT双斜位多平面重建技术(MPR),进行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重建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在1具尸头标本上模拟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观察面神经暴露的范围及定位解剖标志。利用双斜位MPR,对30具完整的成年国人尸体头颅标本进行经乳突-上鼓室面神经手术入路中涉及到的面神经段及定位解剖标志同层面重建,并对4个不同方位图像同层显示解剖标志的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经乳突-上鼓室入路可显露面神经垂直段、面神经锥段、水平全段、膝状神经节和迷路段远端,定位解剖标志有水平半规管、匙突、上鼓室前隐窝。以上解剖标志在双斜位MPR重建图像中可同层显示,显示成功率均为100%,显示程度双斜位均优于横断位、冠状位及矢状位,不同方位图像显示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斜位MPR可清晰同层显示经乳突-上鼓室入路面神经手术中涉及的主要解剖标志,结合手术进路及手术目的,利用双斜位MPR,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解剖标志的同层重建,能为术者提供更有使用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 李志海吕静瑶陶宝鸿沈剑敏张国兵温熙蔡志毅
- 关键词:面神经疾病多平面重建
- 磁共振强化3D FLASH序列联合3D CISS序列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磁共振强化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3D FLASH)序列联合三维稳态构成干扰(3D CISS)序列对于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术前磁共振影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在42例中,术前强化3D FLASH序列联合3D CISS序列诊断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接触及压迫38例,阳性率为90.48%,诊断责任血管结果为小脑上动脉18例(47.37%),小脑前下动脉6例(15.79%),基底动脉3例(7.89%),岩静脉5例(13.16%),复合血管接触6例(15.79%),4例无明显血管接触;手术探查诊断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接触及压迫39例,两者序列联合显示与手术探查符合率达97.43%,诊断责任血管结果为小脑上动脉18例(46.15%),小脑前下动脉6例(15.38%),基底动脉3例(7.69%),岩静脉6例(15.38%),复合血管接触6例(15.38%),3例无明显血管接触。强化3D FLASH序列联合3D CISS序列与手术探查诊断三叉神经脑池段血管神经接触或压迫及判定责任血管无统计学差别(>0.05)。结论强化3D FLASH序列联合3D CISS序列能清楚地显示三叉神经脑池段与血管关系以及能准确判断该接触血管的来源,为MVD术前评价、病例筛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杨登法沈剑敏夏贤武林叶青金涌周开宇李又成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三叉神经痛显微血管减压术
- 一种双模式控制并压力可调的输卵管造影注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式控制并压力可调的输卵管造影注射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面板和第二控制面板,所述第一控制面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注压力显示屏,所述第一推注压力显示屏下方固定安装有第一反馈压力显示屏,所述第一反馈压力显...
- 夏贤武沈剑敏
- 文献传递
- 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在脑梗死演变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脑梗死诊断、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自旋回波-回波平面(SE-EPI)成像序列对98例脑梗死患者共进行117例次DWI及常规MRI检查.其中超急性12次,急性期43次,亚急性期29次,稳定期10次,慢性期23次,测量各期病灶平均ADC值及平均相对ADC(rADC)值,并分别测量梗死灶中心至病灶边缘的ADC值及rADC值.结果 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灶ADC值较对侧相应区域明显下降,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随时间延长rADC由低到高,于8~14 d出现假性正常化,于慢性期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时间有关[(174±3.47)%vs(58±6.75)%,t=2.03,P<0.05].超急性、急性期病灶中心rADC最低,从中心往外逐渐升高呈梯度征;亚急性期脑梗死ADC值、rADC值呈现与超急性期及急性期相反的"梯度征",即病灶中心区ADC值和rADC值最高,从中心往外逐渐降低.结论 脑梗死病灶ADC值具有特征性的演变规律,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对脑梗死分期诊断,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沈剑敏夏贤武康五根袁建军盛亮
- 多层螺旋CT在喉癌及喉咽癌术前T分级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3年
- 喉癌及喉咽癌是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宗旨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尽量保留或重建喉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术前明确肿瘤侵犯的范围和分期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笔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喉癌及喉咽癌进行术前分析,评价其在术前T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杨登法姜亿一傅钢泽沈剑敏吴恩福林刃舆陈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