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2019—2021南京市寒潮、热浪对人群非意外住院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4家三级医院(2家三级甲等和2家三级综合医院)每日非意外住院人数及相对应的气象和空气污染资料,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分析寒潮、热浪对居民非意外住院风险(性别、年龄、住院疾病分组)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寒季非意外住院资料137369人次,暖季141313人次。发现寒潮对非意外住院人次(性别、年龄、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肺炎分组)增加的风险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性别分组、年龄分组、疾病分组组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热浪仅对非意外住院中的女性人群及短暂性大脑缺血性发作和相关综合征住院人群增加的风险具有统计学意义,RR(95%CI)分别为1.207(1.043,1.396)和1.473(1.023,2.120)。寒潮对人群非意外住院的滞后风险在第0天最高,累积滞后风险在0—21天中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热浪造成的滞后及累积滞后效应无明显趋势,且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019—2021年南京市寒潮对人群非意外住院风险造成的影响较热浪更为显著,且存在一定的滞后和累积滞后效应,建议在寒潮期间及之后加强对人群健康的关注。
目的探讨淮安市日均气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影响,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2019年淮安市某三甲医院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linear model,DLNM),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及其他气象因素,探索气温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间的暴露-效应-滞后关系。结果 2015—2019年,淮安市某三甲医院儿科年均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量为171.76人次,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日平均温度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间呈负相关(r=-0.66,P<0.05),DLNM模型结果显示:气温对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呈非线性关系,低温与高温健康效应均会造成发病风险升高,且均存在即时性和滞后性。以淮安市最适温度15.1℃为参考温度,<15.1℃时,每降低1℃,急性效应在lag3~lag5出现危害效应,在lag4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1.50%(0.32%~2.70%);累积效应在lag0:3~lag0:13出现危害效应,在lag0:13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13.90%(5.24%~23.28%)。>15.1℃时,每增加1℃,急性效应在lag0~lag3出现危害效应,在lag0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3.30%(0.27%~6.41%);累积效应在lag0:1~lag0:5出现危害效应,在lag0:5达到最大值,健康风险增加9.04%(2.74%~15.72%)。结论淮安市日均气温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密切相关,低温与高温均会造成发病风险升高,高温短期急性效应强于低温,低温滞后效应长于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