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煜

作品数:16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课题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建筑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城市
  • 6篇建筑
  • 3篇碳储量
  • 3篇绿地
  • 3篇城市绿地
  • 2篇住宅
  • 2篇住宅建筑
  • 2篇
  • 1篇新农村
  • 1篇遥感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影像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征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储量
  • 1篇园林
  • 1篇园林植物
  • 1篇植被

机构

  • 16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沈阳大学

作者

  • 16篇汤煜
  • 8篇马福生
  • 5篇石铁矛
  • 2篇孙长征
  • 2篇王迪
  • 2篇李沛颖

传媒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沈阳建筑大学...
  • 1篇建筑与环境
  • 1篇风景园林
  • 1篇建筑与设备
  • 1篇中国建筑教育
  • 1篇第七届中国城...
  • 1篇第十三届沈阳...
  • 1篇2012年中...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新农村建设用地的优化整合研究
2010年
通过对新农村建设用地的研究,从建设用地实际使用角度出发,以农村本身的特质为基础进行深入分析,试图寻求一种切实可行的用地优化策略,旨在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马福生孙长征汤煜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用地
基于Pathfinder的商场建筑防火疏散研究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了解商场人员安全疏散状况,并提出商场疏散的优化方案.方法利用Pathfinder软件对沈阳市某大型商场建筑人员防火疏散进行仿真模拟研究,模拟商场人员安全疏散情况,确定商场建筑各层人员疏散所需时间以及疏散过程中主要拥堵位置.结果当火灾发生时,所研究商场内部人员疏散所需时间大于安全疏散时间;疏散过程中,商场二至五层东北角处、南侧以及西侧的楼梯间附近出现拥堵现象;商场的防火疏散设计存在一定的隐患.结论对商场安全疏散进行优化设计时,通过减少疏散距离和增加疏散宽度等措施,减少疏散时间,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为商场建筑防火疏散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汤煜表秀峰马福生
关键词:商场建筑PATHFINDER仿真模拟防火疏散
城市化进程中沈阳城市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研究被引量:14
2019年
城市绿地土壤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质量关键因素。在沈阳三环区域内对城市绿地土壤(0~20cm)取样269份,分析了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沈阳城市绿地SOC浓度与碳密度为24.82g/kg和3.98kg/m2,高于研究区周边的郊区和农村表层土壤;SOC浓度和碳密度具有较大的变异范围,CV值达到40%以上;SOC密度与离城市核心距离呈弱的负相关性;SOC密度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表现差异显著,工业用地SOC密度最高,达到4.99kg/m2,居住用地最低,为2.91kg/m2;城市绿地SOC储量随土壤形成时间推移而不断累积,年代越早,SOC密度越高,20世纪80年代最高,达到5.47kg/m2,21世纪10年代最低,为3.18kg/m2。沈阳城市绿地SOC储存的空间分布有以下特点:城市绿地SOC相较于郊区和农村具有一定富集性;其分布不均匀,具有镶嵌性;在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分布差异性大;碳储量由城市核心向城市边缘递减。沈阳三环内绿地SOC储量为6.438×105t,获得沈阳三环内城市SOC储量空间分布图。
汤煜石铁矛卜英杰石羽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市土壤土壤有机碳储量
城市修补背景下的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策略——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周边社区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周围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及走访,分析社区存在的问题。以居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城市修补理论,从交通系统、功能设施、公共空间、绿化景观、景观风貌5个方面提出了加工厂周边社区的改造策略,以期为其他老旧社区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汤煜赵媛媛
关键词:旧城改造
城市绿地碳储量估算及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46
2020年
提高城市绿地碳储存能力对于降低城市CO2、缓解气候变化压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样地实测调查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沈阳城市绿地地上碳储量(aboveground carbon,AGC)估算模型,估算了沈阳三环内城市建成区的绿地AGC储量,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并提出城市绿地碳储量提升策略。结果表明:沈阳城市绿地AGC总量为1.437 Tg,碳密度为31.73 t·hm^-2;其空间分布呈现城市东部高于城市西部,从三环区域向城市中心递减的趋势;沈阳市各用地类型中绿地AGC和碳密度差异显著,AGC分布最高和最低的用地分别为居住用地和区域交通用地(34.2×10^4t,2.57×10^4t);碳密度最高和最低的用地分别为农林用地和居住用地(75.40 t·hm^-2,21.54 t·hm^-2);提升沈阳城市绿地覆盖度和增大乔木胸径能有效提高城市植被碳储存能力,对沈阳整个城市绿地的低覆盖区域和居住用地绿地的低中覆盖区域进行覆盖等级提升,分别能够提高沈阳城市AGC 7.21×10^4和49.7×10^4t,占城市绿地AGC总量的5%和34.6%。
汤煜石铁矛卜英杰石羽
关键词:城市绿地碳储量植被覆盖度
GIS遥感技术在建筑选址环节中的教学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探讨了在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中引入GIS遥感技术,作为建筑选址的辅助手段,能够促使学生科学客观地进行场地分析与选择,同时学习理性分析的思维方法,减少主观臆断。本文提出了教学过程中运用GIS遥感技术对选址的具体分析过程:结合遥感影像,提取城市的地表热环境、绿地环境及地形地貌等信息,先进行场地的单因素分析,再进行综合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宜及较适宜场地作为建筑基地。学生根据GIS的技术分析及现场调研形成建筑基地调研报告,为后续的设计工作奠定基础。以GIS遥感技术为建筑选址的辅助分析手段,能够科学地推动建筑学专业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汤煜石铁矛石羽
关键词:建筑选址教学实践遥感影像
多降雨地区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及增量成本分析--以广州某项目为例
近年来,城市内涝严重,生态脆弱,在多降雨地区连续暴雨的情况下,雨水调蓄容积设计并不能满足实际雨洪控制。通过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来解决雨洪控制问题是较为有效的办法,本文以广州某项目为例,对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应用进行比...
邵嘉玥田琪汤煜
关键词:生态修复
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2025年
[目的]在实现“双碳”目标的紧迫任务与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背景下,碳汇价值评价尤为重要。但在当前碳汇生态补偿研究中,城市的碳汇价值被忽视。从城市生态系统特征出发,构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的评价方法,揭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方法]首先结合遥感影像和样地数据,构建碳储量估算模型,计算2003、2008、2013、2018、2023年沈阳四环区域内的自然与人工碳储量,使用造林成本法、碳税法和碳交易法对研究区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使用不同方法的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结果在时间变化、空间分布以及不同碳汇要素碳汇价值贡献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不同方法对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的作用,以及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局限。[结果]2003-2023年沈阳市四环区域内,使用造林成本法计算得到城市复合碳汇价值为5.99亿元~25.00亿元,使用碳税法的计算结果为6.46亿元~8.64亿元,使用碳交易法的计算结果为6.23亿元~8.33亿元。不同方法计算得到的碳汇价值差异较大,目前中国的碳交易价格与相关研究得到的碳税价格仍有上升空间。2003-2023年沈阳市城市复合碳汇价值不断提高,植被、土壤碳汇价值呈现波动趋势,而建筑碳汇价值则持续上升,植被、土壤的碳汇价值占比均有所下降,而建筑碳汇价值占比则有所上升。[结论]城市空间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汇中的重要贡献不容忽视。虽然城市复合碳汇价值总量略逊于森林等其他陆地生态系统,但在年均增长速度上具有一定优势。城市复合碳汇价值评价能够揭示城市空间的碳资产情况,明确各类碳汇要素的价值,为进一步探讨自然与人工空间冲突、城市环境变化对碳汇价值的影响提供支持,为提升城市复合碳汇效能提供新的理论与方法,并为以综合效益为目标的土地利用决策与规划提供参考。未来应重点关注各类人类活动因素�
石铁矛王迪汤煜李沛颖
关键词:碳储量
历史建筑的防灾性保护技术初探
为了使历史建筑在遭受到灾害侵袭时,能够将对自身造成的破坏和损失降到最低,有效保护历史建筑.综合运用建筑防灾学、建筑技术科学以及历史建筑保护技术的综合成果,分析适用于提高历史建筑防灾能力的技术,其必须对历史建筑定期进行灾害...
汤煜马福生
关键词:历史建筑防灾能力资源保护技术标准
文献传递
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研究
随着城市化建设和用地资源紧张,装配式建筑以其低能耗、低污染成为住宅建设的一种趋势。本文以装配式高层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排放系数法核算建筑实例标准层全生命周期总碳排放量,同时与实例现浇层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进行对比,结果表...
汤煜陈露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