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建龙
- 作品数:47 被引量:11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兹早期哲学思想的显性理论支源和思想渊源被引量:2
- 2009年
- 高兹早期哲学的显性理论支源和思想渊源是十分明确的,这就是存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这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兹的虚无主义和存在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上,高兹的理论思维主要是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体悟与萨特的存在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当然这种结合以及对萨特的存在主义的运用是在进行了较大的批判和改造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是高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阶段,在这一阶段上,高兹的理论思想支源主要来自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而作为其理论的目标支援的则主要是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及人的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思想,这一点既来自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来自于马克思的著作。
- 汤建龙
- 关键词:高兹萨特存在主义
- 论“三个代表”与可持续发展
- 2003年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在地蕴含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政治表现形式,可持续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政治、思想观念、法律和技术上的保障。
- 汤建龙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群众利益
- 可持续发展: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被引量:3
- 2003年
- 本文认为 ,可持续发展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 ,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必将把人类发展带入困境而难以自救。唯一的出路就是抛弃人类中心主义 ,承认自然界的固有价值 ,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
- 汤建龙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人类中心主义个体本位
- 英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力作——评张亮《阶级、文化与民族传统》
- 2009年
- 汤建龙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研究民族传统阶级文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 西学东渐和中国现代哲学的形成
- 2007年
- 中国现代哲学是在西方外来文化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其路径主要有三条: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通过欧美科学哲学的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科学哲学;而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和"东方文化主义"则构成了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思潮形成的重要思想资源和背景。中国现代保守主义思潮又包括两个流派:其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形成文化保守主义的"现代新儒学;"其二则是政治保守主义的"三民主义哲学"及国家主义。
- 姚顺良汤建龙
- 关键词:中国现代哲学马克思主义现代新儒学国家主义
- 高兹论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本质、后果及其当代中国意义被引量:6
- 2016年
- 高兹认为经济理性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同体的过程,两者相互作用。资本主义经济理性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资本的逻辑,它表现为一个"越多越好"的经济和文化逻辑,其扩张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资本逻辑不断扩张的过程。它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一系列的问题:从经济层面上来看,生产决定需求的逻辑被颠倒为"需求决定生产"的逻辑;从人本的层面来看,经济理性逻辑的扩张导致了对工人的摧残;从哲学层面上看,资本主义经济理性逻辑的扩张导致了主体的死亡。高兹对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理性的批判和否定对于当代中国也具有重要意义。
- 汤建龙
- 关键词:高兹资本主义经济理性
- “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等被引量:13
- 2007年
- 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的“两次转变论”解读模式有一个从提出到完善和进一步深化的过程。这一解读模式不同于普列汉诺夫的“三阶段说”。“两次转变论”的关键,是认为马克思1843年底思想转变后并未直接达到实践的(辩证-历史的)唯物主义,中间存在一个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典型代表的“费尔巴哈式的人本学唯物主义”阶段。马克思此时虽然在论域等方面超出了费尔巴哈,但在整个思维范式上仍然是费尔巴哈式的。同时,在这一阶段,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不是完全拒斥,其中也有肯定的成分,但这种肯定也是在费尔巴哈式的思维范式统摄之下的。必须强调的是,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发展转变过程的研究中,要注意避免六种倾向:即把猴体颠倒为人体的倾向;目的论、烛引式的倾向;用权威来解释权威的倾向;用文本来解释文本的倾向;绝对化、简单化的倾向;理论和实践、理论立场和政治立场相割裂的倾向等。
- 姚顺良汤建龙
- 可持续发展观实践过程中的三大缺陷被引量:1
- 2003年
- 现实中可持续发展观有三大缺陷 :第一 ,侧重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忽视了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 ,侧重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不是可持续发展 ;第三 ,侧重于显性价值 (现实价值 )而忽略了隐性价值 (潜在价值 )。健全的持续发展观实践中必须强调自然、社会、人的整体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要以发展为前提做到价值和真理的统一 ;要注重隐性价值 ,倡导自然守护主义。
- 汤建龙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社会
- 论“马原”课教学中科学性与意识形态的有效结合被引量:1
- 2015年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具有强烈的科学性,但同时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它是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面对这种情况,相关教师在教学和相关活动中应该正确地做到意识形态和科学的有理、有度、有效统一。
- 汤建龙
- 关键词:意识形态
- 西方“马克思学”:学术性与意识形态——兼谈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取向被引量:3
- 2009年
- 西方"马克思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学术思潮,它在国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并且在近期影响到了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思潮虽然一再强调其研究方法的"中立性"和"科学性",但是,从它的研究的主题观点、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范式及其实际影响等方面来看,明显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而,笔者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取向,处理好与西方"马克思学"和"马克思学"的关系。
- 汤建龙
- 关键词:学术性意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