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佩松 作品数:38 被引量:208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自然科学总论 更多>>
呼吸代谢对植物细胞生命过程运转的某些控制方式 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提出了呼吸代谢是生物体内寓同化于异化的基本生理功能的新概念。论证了呼吸代谢与细胞生命系统自组织的关系。探讨了呼吸代谢通过多条途径对植物异养细胞能力系统的整合与调控,光呼吸对自养细胞光合作用的反馈作用,以及在靶细胞中呼吸作用受植物激素的调节。 汤佩松 肖敬平关键词:呼吸代谢 自组织 生物能力学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 41 kD蛋白质的N-端序列分析 被引量:6 1997年 光敏核不育性受1对或2对或3对隐性主基因控制,这反应了光敏核不育特性遗传机制的复杂性。张端品等用形态标记法将农垦58S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于第5染色体。胡学应和万邦惠用同工酶法以农垦58S/02428 F2 群体为材料,将光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于第6和11染色体;Zhang等用RFLP法以32001S/明恢63 F2 群体为材料将不育基因定位于第3和7染色体。这三种方法所得到的定位结果完全不同,综合起来,第3、5、6、7和11染色体均有光敏核不育基因的位点,由此结果可得出两种解释:1.光敏核不育性由多对基因、至少5对基因控制;2.上述定位方法均是以不育(可育)性状在F2 群体中的分离模式为依据,育性划分界线的不同将会造成分离群体中单株表现值的差异,从而影响定位结果的精确性;再者不同实验室使用的材料不一致,已知不同遗传背景和光温条件影响光敏核不育基因的表达。因此,染色体定位结果有待确证。光敏核不育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的复杂性和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基因克隆和光敏核不育分子机制的研究。无论光敏核不育性的遗传机制如何复杂。 王台 童哲 匡廷云 汤佩松关键词:光敏核不育 水稻 去镁叶绿素a的光破坏及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光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光是高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唯一能源,但是过多的光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甚至能够使农作物减产,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光抑制的作用机制包括光破坏和光保护的研究方面,已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侯建敏 匡廷云 彭德川 唐崇钦 汤佩松关键词:光系统 光抑制 光破坏 光合作用 华山松吸收光谱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地理变异 被引量:7 1997年 利用分离的叶绿体作实验材料,发现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南方种源的4阶导数吸收光谱在680nm处峰值较大,在670nm处峰值较小,而北方种源中出现了在680nm处峰值较在670nm峰值小的类群,推断北方种群反应中心活力有下降趋势。南、北种源之间的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有明显差异,PSⅠ、PSⅡ发射峰位置出现地理变动。低温荧光激发光谱分析表明,地理变异主要发生在叶绿素a的分子状态上。研究还表明,完整的针叶因为有角质层、松脂等物质干扰,检测不出光谱的差异,不是理想的实验材料。 唐礼俊 李渤生 唐崇钦 匡廷云 汤佩松关键词:华山松 地理变异 吸收光谱 叶绿素 荧光特性 《光合作用——光子、激子、电子、质子、离子与光合膜之间的相互作用》(葛培根著)一书的序言 1992年 光合作用一向是世人所瞩目的重要科学研究课题。在对这个现象研究的历程中,随着工作的深入,可以看到波浪式的起伏。在每次高潮时期必有新的突破,并会引出一个新的探索目标。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说明;从 Warburg 汤佩松关键词:光合作用 光合膜 光子 激子 质子 离子 D1/D2/Cyt b-559几个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的分辨 1993年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0ns,5.9ns,24ns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量子产率依次为0.05,0.34,0.35和0.26。这些不同寿命组分的荧光发射光谱相互重叠在一起,稳态光谱只显示1个发射峰。根据相调荧光测定的“硬件”分析方法,通过选择检测器的相角,可以选择性地把各个寿命组分的荧光分别滤掉。如果5. 于振宝 匡廷云 李成勇 唐崇钦 彭德川 汤佩松关键词:菠菜 光合系统 荧光光谱 PSⅡ外周蛋白在光能传递及转化中的作用 2000年 研究了18,24和33 ku 3个外周蛋白对光系统Ⅱ的影响。观测到去除3个外周蛋白,光系统Ⅱ颗粒的2,6-二氯酚靛酚光还原活性下降,并可由外加1,5-二苯卡巴肼予以恢复,表明光系统Ⅱ氧化侧受影响。荧光诱导动力学分析表明,去除3个外周蛋白,荧光上升速率下降,可变荧光减小,光系统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降低。此外,还观察到去除3个外周蛋白对光系统Ⅱ颗粒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有明显的影响。讨论了3个外周蛋白对维持和保护类囊体膜功能完整性的重要作用。 余辉 匡廷云 李良璧 唐崇钦 汤佩松关键词:外周蛋白 光能传递 全文增补中 用470fs时间分辨率荧光光谱法研究光系统Ⅱ反应中心原初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3 1998年 以菠菜(SpinaciaoleraceaMil.)叶绿体中的PSⅡ颗粒和PSⅡ核心复合物为材料,用470fs时间分辨率的荧光光谱技术研究PSⅡ反应中心原初反应的动力学特性,选择不同的时间测量范围和不同的检测波长,经过解卷积和多指数拟合可以分辨出2~4个衰减组分,对所得的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和讨论,认为其中3ps的组分与电荷分离有关,而0.8、12、25和100ps的衰减组分很可能属于能量传递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动力学模型。 侯建敏 匡廷云 陈耀东 陈耀东 杨昆云 叶彤 杨昆云 王水才 侯洵 崔岩关键词:光合作用 原初反应 光系统II 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长寿命荧光组分的来源 被引量:2 1994年 通过多频相位调制法测得菠菜叶绿体光系统Ⅱ(PSⅡ)反应中心D1/D2/cytb559复合物的荧光衰减包括4个组分,其寿命分别大约为1、6、24和73ns,所占整个荧光的比例依次为5%、34%、35%和26%。而寿命为6ns的组分来源于与电荷分离不相关的chla分子,寿命为1ns的组分所占的比例很小,其来源不清楚。其中两个长寿命组分都与样品的光化学活性相关,但彼此又是不相关的,很可能来源于电荷分离后的两个不同的重组过程。 于振宝 匡廷云 唐崇钦 彭德川 汤佩松 李成勇关键词:菠菜 光合系统 叶绿体 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蛋白复合物的纳秒时间分辨光谱研究 1997年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揭示光合作用的奥秘,对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粮食、环境保护等问题十分重要.高等植物光系统Ⅱ可分解水,因此对其机理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机理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原初机理.为此,近些年来人们采用各种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对光系统Ⅱ反应中心D1/D2/cyt b559蛋白复合物的电荷分离及复合过程进行了广泛细致的研究.但因此体系衰变组分较多,光谱重叠严重,所以对各成分的归属意见不一.为此,本文采用纳秒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光谱解叠方法对D1/D2/cyt b559的电荷复合过程进行了研究. 陈建新 张红灏 叶彤 张启元 侯建敏 杨昆云 于振宝 匡廷云 汤佩松关键词:光系统II 蛋白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