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兴妹

作品数:24 被引量:321H指数:11
供职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篇偏瘫
  • 9篇躯干
  • 8篇日常生活活动
  • 8篇康复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早期康复
  • 6篇日常生活活动...
  • 6篇生活活动能力
  • 6篇偏瘫患者
  • 4篇躯干肌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脑梗死患者
  • 4篇梗死
  • 3篇关节
  • 2篇肢体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功能
  • 2篇术后功能恢复

机构

  • 15篇惠州市中心人...
  • 9篇惠州市第一人...
  • 4篇广东医学院
  • 1篇惠州市中心医...

作者

  • 24篇江兴妹
  • 15篇廖亮华
  • 6篇罗林坡
  • 6篇钟志锋
  • 5篇叶志卫
  • 5篇黄步哲
  • 5篇潘洁
  • 4篇陈树丹
  • 3篇张维
  • 3篇滕新
  • 2篇朱建玲
  • 2篇古丽梅
  • 2篇许南燕
  • 2篇张丽君
  • 2篇邓晓青
  • 2篇王淑芬
  • 2篇罗伟良
  • 1篇许维华
  • 1篇孙春汉
  • 1篇姜琴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3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6篇200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对肘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术后早期与延迟开始实施康复治疗的不同疗效。方法根据介入的时间将57例患者分成早期组(29例)和延迟组(28例)。两组患者经系统康复治疗后进行Mayo肘关节评分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定,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结果早期组Mayo肘关节评分(P<0.01)、ROM(P<0.05)均优于延迟组;两组1年后随诊,肘关节活动障碍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能最大限度恢复肢体功能。
廖亮华江兴妹叶志卫罗林坡潘洁
关键词:肘关节骨折康复关节活动度
早期康复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和高压氧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临床研究,康复组采用Bobah技术、运动再学习法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高压氧治疗.运用MBI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运用简式Fugl-Meyer(FMA)评测运动功能和运用简易精神状态表(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在FMA、MMSE和MBI评分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康复和高压氧治疗对患者可明显促进功能恢复,对患者预后有良好影响.
江兴妹钟志锋许维华姜琴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高压氧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选择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
廖亮华江兴妹叶志伟古立梅钟志锋罗林坡黄步哲滕新潘洁
关键词: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9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选择强化躯干肌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
廖亮华江兴妹罗林坡叶志卫黄步哲许南燕
关键词:躯干肌偏瘫
文献传递
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4
2007年
目的探讨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给予强化躯干肌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的躯干控制能力(TCT)、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进行评定。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其躯干控制能力、平衡功能和步行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并且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分析后还发现,患者躯干控制能力分别与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呈正相关。结论强化躯干肌训练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均有积极促进作用。
廖亮华江兴妹罗林坡叶志卫黄步哲许南燕
关键词:躯干肌偏瘫
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治疗对老年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病人采用相同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3d^7d后进行康复护理治疗,采用Bobath和Rood技术训练。采用Brunnstrom分级评定、简式Fugl-Meyer(FMA)运动评分、改良的巴式指数(MBI)进行康复评价。[结果]Brunnstrom、FMA、MBI评分在治疗前两组病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治疗可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但干预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朱建玲廖亮华陈树丹张丽君江兴妹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
躯干控制能力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编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强调躯干控制能力训练,治疗后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分、FMA平衡功能评分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变化均数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躯干控制能力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潘洁廖亮华王淑芬江兴妹
关键词:躯干控制脑卒中
辨证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辨证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9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8例,按照平均分配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患者,低频电刺激干预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辨证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应用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时间1次/d,5次/周,连续治疗5周为1个疗程,随访半年。治疗前后均进行洼田饮水试验检测对比吞咽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5周后,两组吞咽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吞咽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随访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评分改善显著(P<0.05),两组间吞咽功能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随访时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与随访时组内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辨证针刺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独使用低频电刺激干预,联合方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江兴妹钟志锋张维
关键词:低频电刺激脑卒中百会穴辨证针刺
早期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方法。治疗组同时选择躯干与骨盆控制训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采用各项评分量表评定躯干控制能力(...
廖亮华江兴妹叶志伟古立梅钟志锋罗林坡黄步哲滕新潘洁
关键词:偏瘫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文献传递
分阶段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锻炼对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对比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分阶段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锻炼对创伤性肩袖损伤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纽分别为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康复锻炼基础上进行分阶段康复训练。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术前、术后8周、术后16周患者肩关节功能的美国肩肘医师协会评分(ASES)和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结果:术前2组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16周2组肩关节功能ASES评分比术前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16周2组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比术前显著提高.观察组UCL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肩袖损伤患者分阶段康复锻炼较常规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肩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价值。
江兴妹张维钟志锋
关键词:肩关节功能康复锻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