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莉萍
- 作品数:2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刘禹锡太湖诗风格及成因探析
- 2019年
- 刘禹锡的太湖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其风格主要有三种:神妙高远、清丽和绮艳,其中神妙高远是刘诗的一贯风格。区域文化和文学传统的感召、诗人思想心态的转变和创作世俗化的倾向等都对刘禹锡太湖诗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 张静段莉萍
- 关键词:刘禹锡
- 从“体规画圆”到“自名一家”——试论宋祁的文学思想对创新精神的追求及其影响被引量:2
- 2004年
- 追求创新自立的呼声贯穿于宋诗学的始终,宋祁是北宋文人中较早明确地把“自名一家”作为一种诗歌创作理想来加以追求的。作为一位西昆派诗人,能从对“唐音”的模仿、学习到明确地提出“文章必自名一家,然后可以传不朽”的观点,这是很可贵的。他的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无不体现出对创新自立精神的追求,这在宋代诗歌由“唐音”到“宋调”的转变过程中,具有特定的价值及意义。本文拟就宋祁的文学思想对创新独立精神的追求及其影响作一些探讨,同时可以看出后期西昆派诗人在宋代文学思想史上所起的过渡作用。
- 段莉萍
- 关键词:宋祁北宋诗歌创作文学思想
- 论《秋兴八首》其二中“伏枕”的双重意蕴被引量:1
- 2021年
- 杜甫《秋兴八首》其二“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一句,各类注本对于“伏枕”一词在此诗中的含义及其在整句诗中意义的诠释存在差异,大多观点认为“伏枕”即卧病之意,或卧病与无眠兼有之,也有观点认为应以思念帝王释之。卧病与无眠两种解释在本诗中都存在各自的合理性,且此句文法颠倒,存在多种解读的可能。杜诗意象历来复杂,结合杜甫其余作品分析,此处的“伏枕”应具卧病与无眠的双重意蕴。
- 朱雨婷段莉萍
- 关键词:杜甫《秋兴八首》
- 内部成长型医院集团——超大型医学中心的发展战略构想被引量:6
- 2003年
- 医院重组或医院集团化发展是当前城市医院改革发展的方向。现有医院集团的组合方式多见于加法模式。作者在乘法思维的指导下试图构建一种由单一医院内部成长壮大,发展为超大型医学中心的新型医院集团模式:并对这种超大型医学中心的概念、可行性、发展步骤、蓝图、意义进行理论上的探讨。
- 廖志林段莉萍
- 论羌族作家余阙对元代文论的贡献被引量:1
- 2002年
-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
- 段莉萍
- 关键词:余阙文论
- 从敦煌残本考李峤《杂咏诗》的版本源流被引量:4
- 2004年
- S.555和P.3738残卷录有《李峤杂咏诗注》,这是迄今发现敦煌唐人诗集的唯一注本,殊为可贵。笔者拟通过将敦煌本与庆大本、明铜活字本、《全唐诗》本相比较,从而对李峤《杂咏诗》的版本源流试作探讨,以此看唐代五言律诗的逐步定型、成熟的过程。
- 段莉萍
- 关键词:敦煌残卷版本源流
- 从“工丽妍妙”到“清新律切”——试论北宋中期诗人赵抃的诗风变化被引量:1
- 2004年
- 段莉萍
- 关键词:赵抃诗风
- 论皇甫冉送别诗
- 2020年
- 皇甫冉是唐代大历时期的重要诗人,他的送别诗体现了诗人不同的思想情感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对友人的鼓励、佛道思想的杂糅、隐逸情怀的显露。其送别诗讲究字句锤炼,所用典故通俗易懂,诗歌风格平易含蓄。诗中的意象呈现出萧瑟清冷的特点,有大历之风的共性,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从皇甫冉的送别诗中可以发现《楚辞》的痕迹,其送别诗中的一些景物描写还带有对王维山水诗的继承和模仿。
- 薛佳段莉萍
- 关键词:送别诗情感艺术特色楚辞
- 对《西昆酬唱集》中杨亿诗思想价值的再评价
- 2006年
- 宋初诗人杨亿在《西昆酬唱集》中的诗歌内容是多方面的,既有对宋初承平气象的点缀,更有宦海沉浮、忧谗畏讥之叹和影射时事、讽谏君王之意。笔者试图从分析作品和历史事实出发,以探求杨亿那隐蔽幽微的内心世界,还历史一个本来面目。
- 段莉萍
- 关键词:《西昆酬唱集》
- 从“意用事”看《锦瑟》的情感主题
- 2014年
- 对李商隐《锦瑟》一诗的解析,如今以钱钟书赞同的"自叙身世说"和王蒙的"无端"说两种观点最具影响。《锦瑟》与江淹《恨赋》、《别赋》在结构和艺术手法上相似,李商隐"意用事"的方法能够使《锦瑟》达到《恨赋》《别赋》的艺术效果。借助《恨赋》《别赋》来解析《锦瑟》,可知《锦瑟》的主题是"惘然",此可以成为王蒙"无端"说的一种佐证。
- 张龙高段莉萍
- 关键词:《锦瑟》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