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昌柱 作品数:44 被引量:123 H指数:6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双微体表达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双微体 (DM)的表达及与该病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 32 0例白血病患者采用短期细胞培养法制作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并观察DM表达。结果 ①在 32 0例患者中有 2 8例见DM表达 ,占 8 8%。每个细胞DM数目 1~ 70对不等 ,平均 5 6对。DM多出现在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畸变的细胞中 ,包括易位、断裂、缺失、双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环、染色体粉碎化、内复制、多倍体、亚二倍体等。② 2 8例DM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 (MS)为 7 0个月 ,73例DM阴性患者MS为 31 4个月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DM出现与白血病急变、转化、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DM表达可作为监测白血病发展。 蒲淑萍 张翼军 夏顺中 徐酉华 戴碧涛 段昌柱关键词:细胞遗传学 双微体 白血病 骨髓细胞 NIRF蛋白对妊娠早期绒毛滋养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NIRF蛋白对妊娠早期绒毛滋养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正常妊娠妇女人工流产绒毛组织(8~10周),按常规分离方法获得滋养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上/下调NIRF在滋养细胞中的表达后,采用qRT-PCR法检测p53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滋养细胞的增殖能力;Annexin V/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未转染组比较,NIRF上/下调后,p53基因m RNA转录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RF上调,p5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早期绒毛滋养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增强(P<0.05),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RF下调,p53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早期绒毛滋养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P<0.05),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结论 NIRF在蛋白水平上抑制了p53的表达,促进了滋养细胞的增殖。 钱冠华 董晓静 于廷和 段昌柱关键词:P53蛋白 滋养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198例Ph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g-NOR分析 2002年 目的 研究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即Ph(+ )CML患者骨髓细胞rRNA基因活性的变化规律及与CML病程发展的关系 .方法 用硝酸银染色法 ,对 198例Ph(+ )CML患者及2 0名正常对照进行骨髓细胞银染核仁组织者区 (Ag NOR)频率的研究 .结果 Ph(+ )CML治疗前Ag NOR/细胞为 5 .72 ,缓解期为 4 .4 0 ,二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其中后者与正常人对照 (4.82 )相近 (P >0 .0 5 ) ,而在急变期则为 6 .5 9,与其治疗前及缓解期Ag NOR频率均值皆有显著差异(P <0 .0 5 ) .结论 Ag NOR的变化可作为CML病程监测及预后与疗效判断的一项有价值的指标 . 蒲淑萍 徐酉华 陈洁平 段昌柱关键词:骨髓细胞 预后 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研究Ph染色体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即Ph (+ )CML患者的核型状况与病程变化、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直接法和短期培养法制备骨髓细胞染色体 ,通过G显带对 198例Ph (+ )C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结果 ⑴Ph(+ )CML患者中 193例为典型Ph易位 ,占 97.5 %,5例为变异Ph易位 ,占 2 .5 %;⑵急变期超二倍体发生率 (10 .8%)较慢性期 (4.2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⑶ 4 1例慢性期患者 (32 .3%)合并额外染色体异常 ,主要异常核型有 19种 ,以 + 8、2个Ph ,-Y较为多见 ;⑷ 2 6例急性期患者 (78.8%)出现额外染色体改变 ,主要异常核型有 2 1种 ,以 2个Ph ,+ 8,i(17q) ,+ 19较多见 ;⑸急变后只有Ph染色体者和同时具有Ph及额外染色体异常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5 .5月、3.6月 ,二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额外染色体畸变的有无及程度与Ph (+ )CML病程进展、预后密切相关 . 蒲淑萍 段昌柱 夏顺中 宪莹关键词:细胞遗传学 核型 预后 重庆10所高校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研究生学风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以保障研究生学术诚信。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调研了重庆市10所高校的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现状,并进行了分析。结果通过1 555份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生平均科研投入时间不足、学习动机较为复杂,防范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形势较为严峻。结论高校应建立一套研究生学术诚信保障体系,包括制订学术诚信制度、成立专门学术诚信监管机构、加强学术诚信教育等。 侯延斌 张西瑶 陈怡婷 段昌柱 陈地龙关键词:科学道德 问卷调查 NIRF对P53蛋白泛素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6年 HEK293和HeLa细胞分别被Np95/ICBP90-likeRINGfingerprotein(NIRF)和P53转染后,细胞上清和免疫沉淀产物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菌合成GST-P53后,用GSTpull-down技术检测NIRF与P53相互作用;在GST-P53、E1、E2和NIRF体外泛素化反应系统中,检测NIRF对P53的体外泛素化.结果表明:NIRF能与P53相互作用,NIRF不仅能与P53特异性结合,而且还会将P53泛素化,这种相互作用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能发生.推测NIRF可能是P53的一个新的负调节蛋白. 段昌柱 蒲淑萍 TSUTOMU MORI HIDEO KOCHI 邱宗荫关键词:P53 GST 泛素化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肝癌细胞HepG2和HepG2.2.15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MG132(0、250、500、1 000 nmol/L)处理HepG2和HepG2.2.15细胞,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其对两种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中相关蛋白GSK-3β、pGSK-3β、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经MG132处理后,两种细胞的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致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细胞中pGSK-3β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上升,且均呈剂量依赖性,其对HepG2.2.15细胞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 MG132可通过使肝癌细胞中GSK-3β失活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为MG132成为一种新型HCC治疗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钱冠华 段昌柱 彭惠民关键词:HEPG2细胞 HEPG2.2.15细胞 原发性肝细胞癌 UHRF2通过其PHD结构域与组蛋白H3K9乙酰化相互作用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UHRF2蛋白与组蛋白组蛋白H3第9位赖氨酸残基乙酰化(Histone H3 Lys9 acetylation,H3K9ac)的相互作用及两者相互作用结合区域的测定。方法:在LO2和Hep G2细胞中转染p CMV-FLAG-UHRF2,激光共聚焦分别检测UHRF2与组蛋白H3、H3K9ac和H3K14ac在细胞内的共定位。采用免疫沉淀技术分别检测UHRF2与组蛋白H3、H3K9ac和组蛋白H3第14位赖氨酸基乙酰化(Histone H3 Lys14 acetylation,H3K14ac)在细胞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用UHRF2的不同缺失体层粒分别与组蛋白H3K9ac相结合方法来检测UHRF2与之相互作用的功能性结合区域。结果:(1)UHRF2与组蛋白H3、H3K9ac和H3K14ac在LO2和Hep G2细胞中存在共定位现象。(2)在LO2和Hep G2细胞中,UHRF2与H3K9ac相互结合。(3)在正常肝细胞LO2中,UHRF2与H3K9ac相互作用的结合区域为PHD结构域。而在肝癌细胞Hep G2中,除了PHD结构域以外,YDG/SRA结构域也是UHRF2与H3K9ac的关键结构域。结论:UHRF2通过其PHD结构域与H3K9ac相互作用。 张婷 赵灵琳 曾盛源 段昌柱关键词:组蛋白H3 表观遗传学 人NIRF蛋白与HBV核心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11年 人NIRF蛋白在细胞内是否能与HBV核心蛋白发生相互结合,目前尚不清楚.构建pcDNA3-HBC质粒,采用基因共转染和共表达技术,在真核细胞内进行NIRF与HBc的免疫荧光共定位实验,并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两种蛋白是否发生相互结合.结果表明在细胞内,NIRF能与HBc发生相互结合. 金芳敏 钱冠华 杨艳 段昌柱关键词:HBC 免疫荧光 免疫共沉淀 NIRF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在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中的复制及表达 2013年 目前对NIRF(Np95/ICBP-90 like RING finger protein)的研究正朝着细胞癌变进程以及表观遗传学的方向发展,但在体内NIRF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及表达的影响,目前尚不明确.通过高压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液和肝组织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及肝组织中病毒载量,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HBc(hepatitis B virus core protein)表达,ELISA检测血清HBeAg表达,并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BsAg、HBcAg在肝组织中的定位及表达.小鼠转染pAAV-HBV1.3和NIRF以后,血清及肝组织病毒载量降低(n=3,P<0.05),HBc蛋白及HBV相关抗原的表达受到抑制,说明在水动力法转染HBV小鼠模型中NIRF对HBV的复制及表达起到抑制作用,期待能为后续的HBV致病机理及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持与帮助. 胡斌 周丹琳 宣艳艳 段昌柱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