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永彩

作品数:2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思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建筑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建筑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基于神经网络
  • 3篇应力
  • 3篇应用型本科
  • 3篇桁架
  • 3篇本科
  • 2篇点云
  • 2篇电力
  • 2篇电力线
  • 2篇损伤识别
  • 2篇土木
  • 2篇土木工程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密度聚类
  • 2篇结构损伤识别
  • 2篇聚类
  • 2篇建筑结构

机构

  • 20篇西安思源学院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安徽交通职业...
  • 1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徐州空军学院
  • 1篇青海省测绘地...

作者

  • 23篇武永彩
  • 6篇王思怡
  • 6篇冯需
  • 3篇唐红涛
  • 2篇刘浩
  • 1篇贾鹏
  • 1篇徐晶
  • 1篇王燕
  • 1篇李昂
  • 1篇纪凯
  • 1篇黄倩倩
  • 1篇张莹
  • 1篇孙晓倩

传媒

  • 2篇四川建材
  • 2篇大地测量与地...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勘察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国外建材科技
  • 1篇山西建筑
  • 1篇科技风
  • 1篇中小企业管理...
  • 1篇安徽职业技术...
  • 1篇陕西教育(高...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9
  • 1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神经网络的立体钢桁架损伤初步定位研究
2012年
本文探讨了用神经网络对立体钢桁架损伤初步定位法。为了使大型复杂结构的损伤识别成为可能,引入了子结构的概念。避免了将结构损伤指标一次性输入网络进行训练时,向量维数太多,导致网络不收敛的现象。用PNN神经网络诊断出损伤杆件所在的子结构;数值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武永彩
一种建筑结构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架,包括桥墩和桥身,桥墩建造在桥身中部下端所设的涵洞中,且桥墩的上端与涵洞的内侧固定连接,桥墩包括隔震支座和肋板,隔震支座位于肋板的下端,且与肋板固定连接,隔震支座包括铅芯棒、铁板和橡胶层,橡...
武永彩周式明王燕孙晓倩
文献传递
一种天花吊顶结构及建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花吊顶结构及建筑结构,包括底座板,底座板上方设置有若干竖板,竖板之间连接有横板,横板与竖板之间连接处设置有T型接头和十字型接头,横板与竖板之间为灯具卡槽,灯具卡槽下方设置有底板,横板与竖板上设置有连...
冯需王思怡武永彩王祥尧刘玉玲
文献传递
硐室围岩应力场对地倾斜观测影响的模拟分析
2018年
在地震台观测仪器所在的地下硐室形成初期,由于硐室围岩为满足周壁法向应力为零的边界条件,底板会出现底鼓现象,其为一个缓慢过程,会严重影响地倾斜观测的长趋势变化,给地震监测工作带来误判。通过对硐室在地应力作用下的数值模拟,给出其围岩应力场分布特征,获取底板模型各网格点Z方向上的形变值,并将其换算为地倾斜数据。结果揭示,对地震观测仪水平摆产生影响的是硐底最大主应力场的变化;根据仪器在硐底的不同位置,会伴随不同程度的拉应力场变化,这种拉应力在竖直方向上不规则的梯度变化,导致硐底产生地表隆起现象,造成硐室内部地倾斜发生变化,其对地倾斜观测的影响范围在17.46~8 177.02/10^(-3″)。该结果有利于给新建硐室提供底板支护要求与依据,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
武永彩唐红涛
关键词:硐室围岩压力二次应力场底鼓地倾斜
Q690耐张塔多环板空间节点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多环板空间节点杆件交汇繁多,应力分布复杂,为研究高强钢多环板空间节点的受力性能,开展Q690高强钢SJC1型耐张塔足尺试验,并建立了变坡和横担处空间节点的有限元模型,基于大风等不利工况研究了不同加载模式下空间节点的力学性能,揭示其空间耦合受力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断线和大风等不利工况下环板或加劲肋与主材连接处、槽形插板与支管连接处应力较大,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防止节点由于焊缝开裂而破坏;在大风工况下所有杆件同比例加载至250%时,变坡和横担处节点分别在环板与主管交界处的99°和90°方向出现最大应力,横担节点设计安全冗余度较高;变化关键受力杆件加载比例,环板与主管交界处的应力增长主要沿支管轴线方向与节点板相交位置处分布,应力水平与支管所承受的荷载正相关,空间耦合加载下不同支管间的环板与主管交界处应力增长变化较小.
武永彩唐光辉屈讼昭王建涛
关键词:力学性能
一种建筑装饰板锁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锁扣结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杆和弹簧组,固定板一侧面板连接有连接板,固定板相对的另一侧面板四拐角处均设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上通过螺纹孔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上端连接有支撑杆,有益效果:在使用时,...
冯需武永彩王思怡
文献传递
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8年
文章首先阐述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现状,然后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策略,即改革教材内容;专业不同,教学重点不同;优化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武永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混凝土结构教学现状
基于DLG的地图拼接关键技术的探讨
2018年
论文介绍了基于线要素的图幅自动接边的基本方法,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地图数字化过程当中经常见的多图幅数字地图逻辑拼接和数字化后易出现的空间逻辑错误毛病,建议一种基于Arc GIS的数字地图拼接方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图幅数字地图逻辑拼接。
武永彩
关键词:GISARCGIS地形图
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与改革被引量:2
2018年
目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设计内容陈旧、与就业方向严重脱钩等问题;文章通过加强毕业设计选题审查,鼓励毕业设计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同时加强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以及成绩评定等一系列措施,达到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武永彩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
基于LiDAR点云的电力线自适应密度聚类提取被引量:3
2023年
目前,高压电力线巡检效率已不能满足新时期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的要求。通过深入探讨密度聚类法在机载LiDAR电力线点云提取中存在的弊端,给出自适应—密度聚类解决方案。实测青海省某电力走廊机载LiDAR点云数据,借助Visual Studio 2010 C++开发环境,编制自适应—密度聚类等相关处理程序,对自适应密度聚类方案的电力线点云提取、电力线三维抛物线的拟合进行测试与精度评定,结果表明:①自适应—密度聚类方案提取准确率达99.96%,电力线拟合最小残差0.220m,最大拟合残差0.252m,平均拟合残差0.232m;②自适应—密度聚类方案一次便可成功提取电力线,较好地规避了密度聚类法中多次试探邻域半径r_(Eps)与密度阈值p_(MinPts)等初始参数的赋值问题,大大提高了基于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电力巡线工作效率,可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实际工作中。
武永彩
关键词:LIDAR点云电力线密度聚类自适应三维重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