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樊琴

作品数:19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国际科技合作基金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心肌
  • 6篇心肌梗死
  • 6篇梗死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介入
  • 3篇动脉介入治疗
  • 3篇术后
  • 3篇碎裂QRS波
  • 3篇中医
  • 3篇介入治疗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心脏
  • 2篇血小板
  • 2篇预后
  • 2篇预后价值

机构

  • 8篇马鞍山市人民...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内蒙古医学院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8篇樊琴
  • 8篇王学忠
  • 8篇王岳松
  • 8篇邵旭武
  • 7篇汪韶君
  • 6篇方永华
  • 5篇张先林
  • 5篇夏金发
  • 2篇薛冬英
  • 2篇董学滨
  • 1篇杜丽
  • 1篇马礼坤
  • 1篇孙琳
  • 1篇李季
  • 1篇董学斌
  • 1篇刘旭凌
  • 1篇闻春革
  • 1篇叶军
  • 1篇张洁
  • 1篇刘晶晶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国卫生人才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1篇200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7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8
2018年
目的总结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2所三级医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23例肝脓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3例细菌性肝脓肿,细菌培养70例为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组(KP组)与非肺炎克雷伯菌组(nKP组)相比,发现nKP组合并胆道疾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38),发病时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更明显(P=0.002),脓肿直径更大(P=0.015);而KP组的治疗无效率更高(P=0.049)。KP组中合并眼内炎、脑膜炎的侵袭综合征7例(7/70,10%)。发生侵袭综合征组合并胆道疾病的概率更高(P=0.078),发病早期血小板下降更明显(P=0.004),且血胆红素相对更高(P=0.043)。治疗上,手术治疗组(包括外科手术及超声定位下穿刺治疗)的住院时间(15.5±8.6)d比单纯药物治疗组(20.1±17.4)d明显缩短(P=0.029)。结论肺炎克雷伯菌是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多对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敏感。发病早期需注意侵袭综合征的发生,尤其是血小板降低、黄疸明显的患者,早期给予敏感抗菌药物、相关科室的联合治疗是治愈的关键。一旦脓肿液化,应及时行有效的引流,可显著缩短病程,并能降低病死率。
吴柳张洁孙琳樊琴张文宏邵凌云
关键词:细菌性肝脓肿肺炎克雷伯菌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直接PCI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直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和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81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依据ROC曲线确定诊断术中无复流的PLR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高PLR组和低PLR组,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MACCE发生率。结果对符合入选标准的181例患者术前PLR和术后TIMI血流之间的关系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R≥162.72预测发生术中无复流现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62%和85.5%(AUC=0.835,95%CI为0.776~0.883,Z=6.611,P<0.001)。根据术前PLR=162.72将所有患者分为高PLR组(PLR≥162.72,n=48)和低PLR组(PLR<162.72,n=133),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与低PLR组相比,高PLR组术后CK-MB峰值浓度升高(313.55±212.76 U/L比216.64±152.41 U/L,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48.58%±7.30%比51.66%±6.82%,P=0.009)和住院期间MACCE发生率升高[20.83%(10/48)比9.77%(13/133),P=0.049]。术后随访6~72(25.57±18.7)个月,共发生MACCE 28例,包括不同原因死亡10例。其中,高PLR组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低PLR组(27.08%比11.28%,P=0.009)。生存分析显示,高PLR组全因死亡率和无MACCE生存率显著高于低PLR组(P<0.05或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高PLR为预测心肌梗死发生术后MAC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2.106,95%CI为1.794~5.586,P=0.035)。结论 PLR为一种预测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发生MACCE的独立而有价值的指标。
王学忠王岳松邵旭武汪韶君樊琴夏金发张先林方永华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
自拟金钱大黄汤治疗胆石症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笔者近几年运用自拟金钱大黄汤治疗胆石症30例,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30例均为门诊病人,男12例,女18例,年龄最大的70岁,年龄最小的23岁,病程最长的6年。最短的2个月。均经肝胆B超、X线摄片提示:颗粒状结石约0.5-1.0cm,部分为泥沙样,均符合胆石症诊断标准。
樊琴
关键词:胆石症
痛经片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5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7年
樊琴
关键词:痛经痛经片针刺疗法中药疗法
替格瑞洛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抗血小板效果。方法将6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PCI的患者随机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两组入院后均接受其他常规治疗,氯吡格雷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负荷剂量、术后给予氯吡格雷标准剂量口服治疗,替格瑞洛组术前给予替格瑞洛负荷剂量、术后给予替格瑞洛标准剂量口服治疗。比较两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IPA)、手术前后TIMI血流分级及心脏彩超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替格瑞洛组服药后1、2、24 h及服药后7 d MPAR低于氯吡格雷组,IPA高于氯吡格雷组(P均<0.05);替格瑞洛组术后TIMI分级和LVEF高于氯吡格雷组,LVEDD低于氯吡格雷组(P均<0.05)。替格瑞洛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使用替格瑞洛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氯吡格雷更佳,安全性更高。
樊琴王岳松王学忠邵旭武马礼坤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氯吡格雷
碎裂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发主要心脏不良事件中的预后价值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 探讨碎裂QRS波(fQRS)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患者再发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入选接受直接PCI的AMI患者92例,记录12导联心电图,按介入治疗后72 h内是否出现碎裂QRS波,分为fQRS组和非fQRS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心肌损伤指标以及MACE发生率,并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结果 总共92例患者中非fQRS组44例(47.8%),fQRS组48例(52.2%).与非fQRS组比较,fQRS组术前缺血时间长、术后白细胞计数增多(P =0.016,0.026).两组峰值cTNI、峰值CK-MB中位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0.003,0.048),住院期间MACE比较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前壁和下壁均出现fQRS患者峰值cTNI和峰值CK-MB中位数均较单纯下壁、前壁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LVEF较低,MACE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随访中,总共19例发生MACE,fQRS组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非fQRS组(31.3% vs.9.1%,P=0.018).生存分析显示,与非fQRS组比较,fQRS组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明显减低(P=0.004).COX风险分析显示,fQRS是AMI患者PCI术后再发MACE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HR:2.19,95%CI:1.38~3.50,P=0.023).采用ROC曲线判定两种方法预测发生MACE敏感度和特异度,fQRS分组与ST段回落分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和0.62,但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P=0.225).结论 fQRS波可能判别AMI患者直接PCI术后再发MACE的一种独立预测指标.
王学忠王岳松邵旭武汪韶君樊琴方永华夏金发张先林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碎裂QRS波预后
空气中微量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致血管神经性水肿1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女,32岁,肝炎科病房护士。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2014年4月1日上午9时,治疗室内另一护士为肝炎合并肺炎患者配制特治星后不久,患者进入治疗室。约15min后,患者自觉头晕、面部皮肤紧绷,30min内迅速出现全身皮肤潮红、可见丘疹,面部、唇周肿胀。特治星为哌拉西林钠和他唑巴坦钠组成的复方制剂,
樊琴
关键词: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血管神经性水肿气溶胶
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将157例老年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负荷组81例和对照组76例,负荷组PCI术前12h顿服阿托伐他汀80mg,术后1周每天服用40mg,对照组常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两组术前、术后8、12和24h抽取肘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浆肌钙蛋白I(cTnI)等;随访30d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负荷组CK-MB和cTnI升高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37.9%︰50.5%,P=0.002;5.4%︰22.6%,P=0.041);负荷组PCI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2.6%︰33.4%,P=0.035;4.3%︰11.8%,P=0.034);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负荷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预处理能降低67%的PCI相关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和再血管化事件,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前应用80mg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能减少老年NSTEACS患者PCI术相关的心肌梗死发生率,且安全有效。
王学忠王岳松汪韶君樊琴邵旭武方永华董学滨夏金发张先林杨志健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治疗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 观察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89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流感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流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服用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5 d。治疗结束后统计病例研究完成情况和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痰液中抗/促炎细胞因子含量以及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并计算sIgA和血清白蛋白(ALB)的比值sIgA/ALB。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显效率为9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1%(P <0.05),研究组退热时间和止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抗炎因子干扰素(IFN-g)、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研究组唾液sIgA含量和sIgA/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桑菊饮加减合银翘散对流感病毒感染外感发热患者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快速退热和止咳,调节机体炎症水平,同时改善呼吸道黏膜免疫屏障功能。
刘旭凌李季邵周俊周璇樊琴薛冬英
关键词:桑菊饮银翘散
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碎裂QRS波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体表心电图出现碎裂QRS波(f QRS)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50例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成冠脉内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组(替罗非班组,n=75)和常规治疗组(n=75),观察住院48 h内体表心电图f QRS的发生率以及术后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两组临床基本特征无显著差别。替罗非班组术后校正的TIMI帧数(CTFC)较常规组少[(23±7)帧vs.(30±10)帧,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浓度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245±162)U/L vs.(311±180)U/L,P<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则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51±6)%vs.(47±7)%,P<0.05],同时,术后替罗非班组和常规治疗组f QRS发生率分别41%(30/75)和57%(43/7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事件有差异,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5%vs.12%)。结论冠脉注射高剂量替罗非班能改善心肌灌注,降低术后体表心电图f QRS发生率,提高心脏功能。
王学忠王岳松汪韶君樊琴邵旭武夏金发方永华
关键词: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碎裂QRS波直接PCI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