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国梁 作品数:15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义乌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浙江省义乌市科研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激光水平仪在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激光水平仪辅助CT引导系统在肺肿物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64例需穿刺活检的肺占位患者,随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组32例患者采用激光水平仪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照组常规CT引导肺穿刺。统计分析两组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病率。结果研究组操作时间(11.6±2.1)分钟,对照组操作时间(23.2±6.3)分钟,(t=-11.698,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成功率93.7%,对照组75.0%,(χ^(2)=21.8,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操并发症发生率18.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7.5%,(χ^(2)=6.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光水平仪联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可使穿刺更加精准,简易。 付印 王宇 管伟 项信青 何俊明 胡江苇 陈健 楼国梁关键词:肺占位 CT引导 激光水平仪 肺穿刺 组织活检 小儿胸部钝性伤肺深部裂伤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归纳小儿肺深部裂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31例14岁以下小儿肺深部裂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受伤年龄以3~7岁为最多(54.84%);车祸伤为主(58.06%),合并肋骨骨折(48.39%);肺挫伤多伴血气胸(74.19%);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早期明确诊断、保守治疗方案合理、手术指征严格、术中阻断肺门、迅速控制出血,是提高小儿肺深部裂伤病人救治成功的关键。 管伟 詹晓洪 项信青 楼伟华 滕志华 楼国梁 楼正亮关键词:儿童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义乌市中心医院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例)和观察组(n=5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培美曲塞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化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两组近期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包括糖类癌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ERA21-1),并检测两组血清VEGF、bF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39%(41/51),高于对照组的58.82%(30/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95,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25、CEA、CYFERA21-1水平分别为(236.92±20.85)U/L、(10.83±2.12)pg/L、(2.06±0.32)pg/L,均低于对照组的(303.86±27.51)U/L、(16.53±2.96)pg/L、(3.42±0.51)pg/L(t=11.307、9.128、13.172,均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bFGF水平分别为(112.52±19.38)μg/L、(12.95±1.87)pg/L,均低于对照组的(185.02±30.14)μg/L、(20.84±2.61)pg/L(t=11.797、14.328,均P<0.001);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65%(9/51),观察组为13.73%(7/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0,P=0.445)。结论采取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培美曲塞化疗能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VEGF、bFGF水平,可有效控制患者体内肿瘤细胞活性,用药安全、有效。 管伟 陈健 何俊明 楼国梁 项信青 付印 胡江苇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培美曲塞 机械通气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 按临床特点将 7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单纯中枢性呼吸衰竭 (甲组 )和中枢性呼吸衰竭合并外周性呼吸衰竭(乙组 ) 2组 ,均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救治并监测血气结果。结果 甲组 6 5例均治愈 ,平均上机时间 10 .5h。乙组均死亡 ,上机时间 4 8h~ 2 0d。结论 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渡过呼吸衰竭难关的必要条件 ,同时应高度重视综合治疗 。 刘宏革 斯小水 季明霞 石恒 何建新 楼国梁 黄静关键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同期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8例分析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外科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8例PDA合并心内畸形的病人,5例行经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插管前动脉导管结扎术,3例行经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转流后经肺动脉切口动脉导管缝闭术。结果本组无早期死亡病例,术后均恢复顺利,治愈出院,随访4个月至5年,无晚期死亡和导管再通。结论同期手术矫治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心内畸形,可以减少手术风险和两次手术创伤的痛苦。 滕志华 詹晓洪 孙道华 项信青 楼伟华 楼国梁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心内畸形 动脉导管结扎术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与肠外联合代谢支持 2005年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与肠外联合代谢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肠内与肠外联合代谢支持(PN+EN)22例,和完全肠外代谢支持(TPN)25例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死亡率、平均住院费用及天数的差异。结果肠内与肠外早期联合代谢支持组并发症少,营养状况改善明显,住院费用低、时间短、死亡率低。结论肠内与肠外联合代谢支持既保证了机体营养代谢的需要,又促进了消化道功能恢复,保护肠道粘膜屏障,缩短住院日,降低 SAP 的并发症及死亡率。 何建新 楼国梁 石恒 刘宏革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 代谢支持 肠外 肠内 平均住院费用 肠道粘膜屏障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敏感性与EGFR、KRAS基因状态的关系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一线化疗敏感性与EGFR、KRAS基因状态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178例,均采取一线化疗药物治疗,检测患者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分析EGFR、KRAS基因状态与临床特征、化疗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情况的关系。结果178例患者中检出EGFR突变33例,突变率为18.54%;检出KRAS突变28例,突变率为15.73%;鳞癌与非鳞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型患者ORR(48.48%)、DCR(78.79%)分别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29.66%、57.24%),KRAS突变型患者ORR(14.29%)、DCR(42.86%)分别低于KRAS野生型患者(36.67%、64.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突变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31个月)优于EGFR野生型(7.28个月),KRAS野生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8.57个月)优于KRAS突变型(6.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疗效高于EGFR野生型患者,KRAS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方案疗效低于KRAS野生型患者,EGFR突变可能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KRAS突变可能是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负性因素。 胡江苇 项信青 楼国梁 管伟 何俊明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一线化疗 化疗敏感性 EGFR KRAS 胸腔镜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 被引量:3 2009年 原发性手汗症主要症状是以手掌多汗为主.汗多时呈串珠样滴落,与情绪、季节有关,严重影响学习、工作与生活。传统的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T2-4切除术(TES)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及的治疗方法,但手术复杂,并发症多。2003年4月至2009年1月.笔者采纳有所简化的手术方法实施治疗手汗症患者117例。 滕志华 詹晓洪 楼国梁关键词:交感神经链切断术 手汗症 胸腔镜 手术方法 胸交感神经 经剑突下VATS术对前纵隔肿瘤炎性应激反应、疼痛程度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索经剑突下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术对前纵隔肿瘤炎性应激反应、疼痛程度的影响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的120例前纵隔肿瘤均在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均进行经剑突下VATS术,分析治疗后效果,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分为两组,即101例预后良好(术后未出现并发症),19例预后不良(术后出现并发症),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独立因素。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出血量(65.83±11.13)mL,平均手术时间(106.39±10.22)min,术后平均胸引流液总量(659.86±28.46)mL,术后24 h VAS评分(1.21±0.11)min,住院总天数(7.45±1.13)d。同时术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缓激肽(Bradykinin;BK)、5-羟色胺(Serotonin;5-HT)、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术前(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合并糖尿病、年龄≥60岁、有吸烟史、侵犯神经、肿瘤直径≥5 cm、恶性肿瘤是影响前纵隔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前纵隔肿瘤实施经剑突下VATS术,可改善术后疼痛感和炎性应激反应,但手术预后可受到肿瘤性质、肿瘤直径、术前神经侵犯情况、吸烟史、年龄、合并症等因素影响,对此需综合评估危险体系,严控手术适应证,预防术后并发症。 陈健 管伟 楼国梁 何俊明 付印 胡江苇关键词:前纵隔肿瘤 预后 咪达唑仑对SIRS病人血气的影响 2006年 楼国梁 何建新关键词:动脉血气变化 SIRS 咪达唑仑 病人 INFLAMMATORY 多脏器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