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篇多工序制造过...
  • 1篇性能分析
  • 1篇应力
  • 1篇起重
  • 1篇起重机
  • 1篇汽车起重机
  • 1篇全参数化
  • 1篇追溯
  • 1篇轮齿
  • 1篇挠度
  • 1篇工序
  • 1篇发动机
  • 1篇发动机缸盖
  • 1篇副臂
  • 1篇缸盖
  • 1篇PRO/E
  • 1篇MATLAB
  • 1篇参数化
  • 1篇参数化设计
  • 1篇齿廓

机构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作者

  • 5篇梁角虎
  • 4篇赵家黎
  • 2篇胡赤兵
  • 2篇薛盼
  • 1篇肖根先
  • 1篇姚洪辉

传媒

  • 1篇新技术新工艺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建筑机械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MATLAB及PRO/E的全参数化齿轮设计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齿轮的设计需要、渐开线齿轮的形成原理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齿轮齿廓曲线的参数化数学模型。然后结合MATLAB和PRO/E提出了对齿轮的全参数化设计,在MAT-LAB编程环境下进行曲线模型的编制,生成符合PRO/E格式的.ibl文件,最后导入PRO/E实现齿轮的三维参数化建模,从而达到周期更短、更精确地设计齿轮的目标。
胡赤兵姚洪辉肖根先梁角虎赵家黎
关键词:MATLABPRO/E齿轮齿廓参数化设计
多工序制造过程误差传递分析与建模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用误差流理论,得到多工序制造过程中最终产品尺寸误差是由各道工序产品尺寸误差累积、耦合和传递的结果.采用控制理论方法将误差传递过程映射到状态空间方程得到误差传递模型.利用齐次变换方法,推导出制造过程中基准误差和夹具误差的具体影响,得到误差传递模型的详细结构.以制动钳的钳体制造过程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为多工序制造过程误差溯源、系统优化评价等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赵家黎梁角虎薛盼
关键词:多工序制造过程尺寸误差
汽车起重机新结构副臂的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汽车起重机的副臂长细比较大,而且在各种工况中常伴随二次屈曲、大变形和大位移等情况,针对这种动态特征,提出了一种用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来仿真计算的方法.通过对虚拟样机的计算,得出的计算数据验证了新设计的副臂结构在性能上满足要求。
赵家黎薛盼梁角虎
关键词:应力挠度
多参数耦合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本文以多工序制造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多工序制造过程工序多、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质量影响因素多和误差源识别困难等特点,进行面向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首先阐述了质量控制研究的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针对传统过...
梁角虎
关键词:发动机缸盖
文献传递
多工序制造过程错误工序的追溯被引量:1
2009年
多工序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受到各道工序的影响,各道工序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传统的过程统计控制方法在发现产品出现错误后,不能及时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针对此问题,在误差传递模型的基础上,提出虚拟工序的概念,通过假设检验,可以准确找出出现问题的工序。以转向节的加工过程为例对所提出的理论进行了验证。
赵家黎梁角虎胡赤兵
关键词:多工序制造过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