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6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脂质体携载前列腺素E1对冠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脂质载体前列腺素E1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血浆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74例行PCI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前者入选后给予PGE120μg+生理盐水40ml静脉注射,Bid×3d,对照组患者则不给。其余基础治疗措施相同。于PCI术前1d、术后2d、术后5d、术后4周查CRP、IL-6、TNF-α,并观察观察术后60d内早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PCI治疗后1d,CRP水平有所上升,与同组术前1d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有差异(P>0.05)。术后5d~4周,实验组的水平已较术前有所下降(P<0.05),对照组较术前亦有下降(P<0.05),并且实验组CRP的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炎症因子IL-6、TNF-α和CRP表现出一样的变化趋势。并且,用药期间2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在PCI术后早期CRP、IL-6和TNF-α可有升高,但早期应用Lipo-PGE1后,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水平。
- 梁文华丁继军林飞唐亮李解贵彭寒林周炜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炎症因子
- 美乐心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响
- 本文通过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静脉滴注美乐心(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美乐心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 李解贵彭寒林梁文华吴欣军
- 关键词: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美乐心静脉滴注治疗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管内皮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ACS病人43例,以冠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来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同时以我院门诊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量介导的肱动脉扩张(FMD)测定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ACS组FM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ACS组FMD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ACS患者FMD水平明显降低,且FMD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呈负相关,可作为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
- 周卫建李解贵梁文华彭寒林卢树生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内皮功能GENSINI评分
- ACS患者血清血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联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ACS)征患者外周血清血尿酸(SUA)、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NP)水平及冠脉病变支数的关系。方法:选择住我院心内科经CAG诊断的患者共170人,其中ACS组(n=97)、SUA组(n=36)和NCHD组(n=37)。以ELISA分别测定患者外周血清SUA、HCY及ANP水平;冠脉病变支数根据CAG评定。结果:1、ACS组患者外周血清SUA、HCY及ANP水平与NCHD组和SA组患者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ACS患者外周血清SUA、HCY及AN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ACS组患者外周血清SUA、HCY及ANP水平表明可能与冠脉易损斑块的病理生理相关。2、ACS患者外周血清SUA、HCY及ANP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提示它们外周血清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相关。
- 郭立新梁文华
- 关键词:HCY
- 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肌病(ICM)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2例ICM伴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1例)和治疗组(91例)。对照组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改善情况,监测24h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治疗后6个月,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心律失常好转情况、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ICM合并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再住院率。
- 周炜梁文华曹竹青
-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入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收治的101例CHF(NYHAⅡ-Ⅳ级)合并贫血的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EFO皮下注射及口服铁剂治疗,对照组常规心力衰竭治疗及口服铁剂治疗。两组持续治疗6个月后(铁剂口服时间不超过3个月),观察心功能NYHA分级、Nt-proBNP、心脏B超、血红蛋白(Hb)、6 min步行试验(6-MWT)、再入院率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NYHA分级明显降低(P〈0.05)、Nt-proBNP明显降低(P〈0.01)、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升高(P〈0.01)、Hb明显升高(P〈0.01)、6-MWT距离明显增加(P〈0.01)、再入院率明显减少(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使用EPO治疗CHF合并贫血患者可改善其心功能及运动耐量,降低心衰复发和加重的风险,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周炜梁文华
- 关键词:贫血
- 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延缓房颤从初发到持续的治疗价值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房颤从初发到持续的延缓作用。方法对9 l例初发房颤患者依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情况,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随访观察第6、12、18、24个月的维持窦性心律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服用ACEI或ARB后第18、24个月的维持窦性心律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发房颤后可使用ACE I或ARB来维持窦性心律,延缓初发到持续的过程,改善预后。
- 梁文华李巧玲李解贵彭寒林吴欣军
- 关键词:心房颤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