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益明
- 作品数:37 被引量:287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空间用级联式组合双机械臂及级联方法
- 一种空间用级联式组合双机械臂及级联方法,两个独立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以及双臂组合转接件;所述两个独立的多自由度机械臂体积不同,分别记为大臂和小臂;所述的双臂组合转接件包括大臂端和小臂端,用于为所述大臂和小臂级联提供机、电、热...
- 白美王友渔梁常春朱超刘鑫张文明胡成威高升唐自新高翔宇谢宗武刘业超李大明罗文成杨宏王翔周佐新林益明
-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2010年新春献辞
- 2010年
- 林益明
- 关键词:航天事业编委会航天器
- 一种空间高可靠爬行机械臂系统
- 一种空间高可靠爬行机械臂系统,机械臂本体七个关节为肩回转关节、肩偏航关节以及肩俯仰关节、一个肘部关节以及腕回转关节、腕偏航关节以及腕俯仰关节,两个末端执行器包括肩部末端执行器以及腕部末端执行器。机械臂处于长期在轨存储状态...
- 王友渔胡成威高升唐自新熊明华梁常春李德伦张文明陈磊曾磊陈明张晓东李大明刘宾王耀兵罗文成杨宏王翔周佐新林益明
- GPS和Galileo导航卫星有效载荷仿真技术研究
- 为满足导航卫星有效载荷性能指标分析和未来技术改进的需求,针对GPS和Galileo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研究有效载荷仿真系统可变参数的在线更改实现技术,达到构建灵活参数设置,导航体制验证的目的;同时,文章对仿真过程中的信息流...
- 郑晋军林益明陈忠贵郑育红
- 关键词:导航卫星有效载荷仿真技术
- 文献传递
- 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思路被引量:19
- 2009年
- 系统工程技术水平是航天器系统研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对我国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首先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差距,阐述了国内面临的空间任务形势及系统工程技术发展要求;然后,研究构建了以系统工程过程和活动为核心,并包含任务能力支撑要素、发展基础要素和发展保障要素的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体系框架;随后,提出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目标,并从专业技术发展、经验继承、活动过程研究、工具方法完善、标准规范开发和发展机制健全等方面梳理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建设内容;此外,还探讨了航天器系统工程技术发展的实施途径。
- 余后满郝文宇袁俊刚林益明
- 关键词:航天器系统设计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自主导航完好性隔离算法被引量:1
- 2010年
-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自主导航工作模式下,为了保持星座系统的稳定,保证系统的完好性,需要对故障卫星进行及时可靠的隔离。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星间链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自主完好性隔离算法,分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故障判别方式,设计了基于星间链路的故障隔离流程,提出了基于星间测距误差和判别的故障检测及隔离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星间链路的GNSS自主完好性隔离算法,可以有效隔离故障卫星,保持星座自主导航精度,并且算法实现复杂度较小,易于工程实现。
- 林益明初海彬秦子增
- 关键词:GNSS星间链路自主导航
- 系统工程内涵、过程及框架探讨被引量:33
- 2009年
- 旨在探讨系统工程内涵、过程及框架,初步思考航天器系统工程的建设内容。首先在对数个典型系统工程定义的分析基础上,概括了系统工程内涵及特点;然后分析了系统工程全寿命周期过程及系统研制阶段;最后提出了具有三层次结构的系统工程框架,分析了系统工程组成要素,并初步探讨了航天器系统工程建设思路。
- 林益明袁俊刚
- 关键词:航天器
-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卫星支架的应用被引量:4
- 2002年
- 介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主要技术特点。根据其特点,应用到了某卫星析架式结构的支架接头中,对支架进行了力学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在卫星桁架式结构的支架接头中采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技术是可行的。开拓了把三维编织技术应用到卫星结构中的新思路,为航天器桁架式结构的编织接头设计打下了基础。
- 林益明杨宝宁
- 关键词: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卫星
- 基于空间机械臂的大型舱段自主捕获或转位方法
- 本发明涉及基于空间机械臂的大型舱段自主捕获或转位方法,属于空间站舱段飞行操作设计领域;确定需要采集的数据;建立空间站上各模块与目标大型舱段之间的通信网络;通过数管控制器采集目标大型舱段位置信息及捕获或转位状态信息数据,并...
- 牛嘉祥 胡玉茜 吴志红 张思博余晟周波顾明梁常春潘冬朱剑冰王友渔胡成威高升熊明华唐自新王耀兵李大明 罗文成杨宏 王翔周佐新林益明
- 基于星间链路的分布式导航自主定轨算法研究被引量:20
- 2010年
- 针对脱离地面支持自主定轨的导航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星间链路双向测距的自主导航定轨算法。文章分析了导航星座星间链路双向伪距测量模型,给出了分布式自主定轨数据流程,设计了导航星座基于星间链路分布式自主定轨算法。根据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公开的真实GPS系统事后精密星历,对本文设计的自主定轨算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设计的自主导航算法在自主定轨90天末期,用户测距误差(URE)达到30m左右,验证了该设计的自主定轨算法具有较高的自主定轨精度。
- 林益明秦子增初海彬王海红
- 关键词:卫星导航自主定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