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文军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高校
  • 3篇教育
  • 2篇贷款
  • 2篇助学
  • 2篇助学贷款
  • 2篇国家助学
  • 2篇国家助学贷款
  • 2篇诚信
  • 2篇诚信教育
  • 1篇大学生诚信
  • 1篇大学生诚信教...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担保
  • 1篇担保基金
  • 1篇德国高校
  • 1篇心理
  • 1篇心理调试

机构

  • 6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6篇林文军
  • 3篇苟朝莉

传媒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重庆商学院学...
  • 1篇探索
  • 1篇特区经济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性教育被引量:5
2003年
在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及时展开侧重点不同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境,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十分重要。
林文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调试心理教育
关于高校助学的思考被引量:1
2002年
高校并轨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助学体系不断完善。除国家资助、社会支援外,高等学校也应规范管理,积极引导学生自救,并健全法制环境,以建立起有效的多渠道筹资的助学体系。
苟朝莉林文军
关键词: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社会资助助学体系法制环境
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通过对信用与法律关系的分析,结合目前高校诚信教育的现状,可以看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化已经迫在眉睫。
林文军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化
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及其启示被引量:4
2018年
德国社会形成了对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加以培养的共识。高校通过一体化和附加式两种模式开发大学生可雇佣能力,政府、企业、学生、社会共同参与其中,形成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的责任共担机制,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德国大学生顺利就业。借鉴德国高校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开发实践经验,有助于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大学生可雇佣能力,促进其就业。
林文军
关键词:高校培养模式大学生
国家助学贷款商业运作模式及其功能探析
2005年
林文军苟朝莉
关键词:国家助学贷款商业运作模式高校商业银行担保基金
高校诚信教育刍议被引量:14
2003年
当前社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 ,不仅冲击了社会文明道德规范 ,而且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建设者和参与者 ,高校以及社会各方通过德育塑造、建立以个人诚信档案为核心的信用记录和监督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完善 ,通过他们的“首善”功能 。
苟朝莉林文军
关键词:高校诚信教育大学生社会信用体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