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慧英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漳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英语
  • 3篇转喻
  • 2篇大学英语
  • 2篇翻译
  • 2篇翻译策略
  • 1篇大学英语词汇
  • 1篇大学英语词汇...
  • 1篇狄金森
  • 1篇读写
  • 1篇读写教程
  • 1篇对等
  • 1篇新视野大学英...
  • 1篇新视野大学英...
  • 1篇言外行为
  • 1篇隐喻
  • 1篇英译
  • 1篇英译策略
  • 1篇英语词汇
  • 1篇英语词汇教学
  • 1篇英语读写

机构

  • 9篇漳州师范学院

作者

  • 9篇林慧英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长沙大学学报
  • 1篇鸡西大学学报...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龙岩学院学报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长春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英语幽默话语的认知转喻解读
2013年
英语幽默话语具有间接、含蓄、出人意料等特点,以事物相似性或邻近性为基础构建事物间借代关系的转喻思维方式是解读英语幽默中乖讹的产生和消解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此选取概念转喻框架中的重要概念——认知参照点概念和言语行为转喻概念,结合实例,说明转喻对于部分幽默话语生成和理解的重要阐释力。
林慧英
关键词:英语幽默认知转喻认知参照点
浅析英语词汇隐喻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运用被引量:2
2010年
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人类思维和认知世界的方式。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学习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对高校常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类,结合丰富的实例来介绍其特点,另外还探讨了英语词汇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林慧英
关键词:隐喻
动态范畴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篇新视野精读课文词汇教学的个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原型范畴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传统研究者更多是从静态角度提出词汇拓展和深化策略。而范畴的本质是动态的、可变的,词汇的范畴化要依据学习目标而产生。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使学习者能够用英语有效地交际。文章从范畴的动态角度出发,以一篇新视野精读课文词汇教学为例,探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利用话题构建词汇的动态范畴。
林慧英
关键词:原型范畴理论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浅谈英语移就格的逻辑矛盾理解——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例被引量:6
2012年
移就,即有意识地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用来描写乙事物,是一种超常的词语组合方式,是一种巧妙的语言艺术,这种修辞格在《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频繁出现。在此结合教材中的丰富实例来探讨如何理解移就修辞的逻辑矛盾,以期提高学生对移就格的鉴赏能力和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林慧英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逻辑矛盾
英语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的转喻识解被引量:3
2012年
英语比喻型N+N复合词中的名词形容词化是一个普遍现象。在转喻机制的作用下,含有性质意义的名词在与另一个名词的认知范畴的融合中,丧失指称意义,保留突显属性,从而实现名词的非范畴化。以转喻视角对比喻型N+N复合词中名词形容词化现象进行分类梳理,并结合例示具体阐释转喻机制促使名词到形容词的转化。
林慧英
关键词:转喻
小议汉语称谓中“小”和“老”的英译策略
2006年
“小+姓”及“老+姓”或“姓+老”是汉语称谓中非常常见的形式,而英语中却鲜见这样的称谓方式。这是中西方社会在文化传统方面的差异的一个体现。本文旨在探讨在翻译中如何体现汉语称谓的这种特殊现象,并结合了称谓语的语用功能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作为指导依据,探讨了适用的翻译策略。
林慧英
关键词:语用功能语用对等翻译策略
论汉英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翻译策略被引量:7
2006年
汉语中的一些亲属称谓词常在社会人际交往中被用来称呼非亲属,甚至陌生人。这一点让西方人很不理解。本文比较了汉英在亲属称谓扩展用法上的差异,对其特点、原因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适宜的翻译策略。
林慧英
关键词:亲属称谓翻译策略
艾米丽·狄金森诗歌中的死神形象浅析被引量:1
2011年
艾米丽·狄金森,美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称为拥抱死亡的诗人,她一生中创作近1800首诗作,其中与死亡主题有关的诗歌约占三分之一。对于死亡主题的幽深探索,使诗人的笔下幻化出各种不同的死神形象。探讨这些形象,便可窥得诗人对死亡的思考和态度。本文整理和选取诗人在诗中所描绘的死神形象加以介绍,进而领略诗人死亡诗作的奇丽以及理解诗人超凡的死亡观。
林慧英
关键词:艾米丽·狄金森死亡观
英语名词再范畴化的转喻认知机制被引量:1
2012年
英语名词再范畴化主要包括名词动用以及名词范畴内部的个体名词和抽象名词的相互转换。名词再范畴化增强了语言表现力,使表达生动凝练,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再范畴化以转喻这一重要的认知机制为认知理据,以名词所指称对象的突显部分作为认知参照点,以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的典型转喻思维,实现了名词范畴的转换。
林慧英
关键词:英语名词转喻认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