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庆光

作品数:32 被引量:270H指数:7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手术
  • 12篇颈椎
  • 10篇颈椎病
  • 7篇椎间盘
  • 6篇手术治疗
  • 6篇前路
  • 6篇颈椎前路
  • 4篇腰椎
  • 4篇腰椎间盘
  • 3篇眩晕
  • 3篇腰椎间盘术
  • 3篇腰椎间盘术后
  • 3篇融合术
  • 3篇术后
  • 3篇椎间盘镜
  • 3篇椎间盘术后
  • 3篇椎间隙
  • 3篇自体
  • 2篇腰椎间盘术后...
  • 2篇植骨

机构

  • 28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8篇林庆光
  • 10篇赵新建
  • 10篇周俊明
  • 7篇谭健韶
  • 7篇曾湘穗
  • 7篇冯宗权
  • 7篇张健平
  • 6篇魏鲁青
  • 4篇曾明
  • 3篇蔡春水
  • 2篇原林
  • 2篇廖绪强
  • 2篇张建平
  • 2篇肖平
  • 1篇陈显辉
  • 1篇肖进
  • 1篇李家元
  • 1篇袁仙桃
  • 1篇袁卫红

传媒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颈腰痛杂志
  • 3篇骨与关节损伤...
  • 3篇广东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年份

  • 4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前路减压不同融合方式椎间隙高度丢失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的预防方法。方法 对随访资料完整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并获得骨性融合的 6 9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平均随访 7 8个月 ,于术后 1周、3~ 6个月摄颈椎侧位X线片 ,以同片相邻节段的高度为参照 ,测量手术植骨节段椎间隙术前术后高度。结果  2 0例椎间隙高度丢失 <2mm ,4 9例椎间隙高度的丢失 2~ 8mm。结论 颈椎前路植骨融合术后椎间隙高度丢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和手术植骨的方法、患者骨质疏松程度有关。减压后采用自体髂骨植入、颈椎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方式 。
周俊明林庆光魏鲁青
关键词:颈椎前路手术融合方式骨质疏松
肌源性骨盆倾斜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冯宗权曾湘穗林庆光原林张健平
肌源性骨盆倾斜是儿童常见病,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中,农村儿童臀肌挛缩发生率达4.2% ,城镇儿童发生率只有1.1%,伴有骨盆倾斜达45%,在经济、卫生、山区儿童发生率更高,引起全社会关注,在报纸曾经大幅报导所谓"蛙形腿"、...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发病关系及施行后路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对108 例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患者施行后路单开门减压椎板扩大成形术。结果 88 例(81-5%)获得优良疗效,随访1~3 a[ 平均(23-10 ±4-20) 个月] 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脊髓型颈椎病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出现是由于狭窄的椎管对脊髓和血管直接压迫、慢性摩擦和炎症增生引起,施行后路手术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减压效果。
周俊明林庆光赵新建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股骨髁间骨折35例手术体会
1999年
1985~1996年,我院共手术治疗股骨髁间骨折共35例,收到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0例,女5例。年龄19~44岁。车祸伤29例,工业意外2例,坠跌伤4例。闭合性骨折30例,开放性骨折5例。骨折类型:T型或Y型22例,经髁间髁上粉碎型8例,髁间粉碎型5例。除经髁间髁上粉碎型1例伤后4周手术外,其余均在1周内手术。
曾湘穗林庆光赵新建冯宗权
关键词:股骨骨折股骨髁间骨折骨折固定术
透明质酸复合自体骨髓移植修复兔桡骨缺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观察透明质酸 (HA)复合自体骨髓 (BM )移植后诱导成骨的能力 ,探讨HA作为骨髓移植的细胞外基质的有效性。方法 :手术造成新西兰兔双侧桡骨中段 10mm骨缺损。HA 0 .4ml和BM 2 .0ml混合后注入实验侧 ,对照侧注入BM 2ml。术后 2、4、6周处死动物 ,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 ,并进行组织学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实验侧骨缺损的修复优于对照侧 ,早期在实验侧的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侧 (P <0 .0 5 )。结论 :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是骨髓移植的适宜的细胞外基质。
蔡春水肖平李家元袁仙桃林庆光
关键词:透明质酸骨髓移植骨缺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臀小肌挛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冯宗权曾湘穗林庆光张健平原林肖进
关键词:手术治疗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颈椎病被引量:14
2000年
目的 :探讨三种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方法 :分析收治并经随访的前路减压不同方式融合的颈椎病患者 111例 (其中单纯髂骨植骨 6 1例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 30例 ,自体骨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 2 0例 )的骨融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 9个月 ,三组骨融合时间分别为 3 0、4 0、2 5个月 ;优良率分别为 86 9%、93 3%、95 0 % ;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5 0 %、0 0 %、2 0 0 %。结论 :不同方式的颈椎前路融合术各有其优缺点和适应证 ,单纯髂骨植骨简单可行 ,但并发症最多 ;骨笼加自体骨植骨不需取自体骨 ,并发症最少 ;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固定牢固 。
曾明林庆光赵新建廖绪强
关键词:颈椎病椎体间融合自体骨移植钢板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被引量:43
1999年
腰椎间盘手术后椎间隙感染是一种并不少见的手术并发症,以往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自1978年12月至1996年12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6例,其中并发椎间隙感染23例,占108%。1988年以前的病例采用非手术治疗,1988年1月...
林庆光魏鲁青冯宗权曾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椎间隙感染
眩晕类型颈椎病及其手术治疗的机制(附63例分析)被引量:31
2003年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及手术治疗的机制。方法 通过对 6 3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 ,影像学检查证实颈髓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回顾分析 ,评价颈椎前后路减压对颈性眩晕的治疗价值。结果 显效 2 4例 ,占 38% ;有效 2 1例 ,占 33% ;无效 18例 ,占 2 9%。总有效率 71%。结论 颈髓的直接压迫是眩晕类型颈锥病的主要致病原因 ,通过有效的颈髓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和后路单开门减压手术 ,70
林庆光周俊明谭健韶张建平
关键词:颈椎病眩晕手术
颈椎间盘镜套筒
1.后视图与主视图对称,省略后视图。;2.套筒的手把及锥尖是本外观设计的设计要点。
林庆光周俊明谭健韶张健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