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均华
- 作品数:4 被引量:85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补肾健脾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被引量:39
- 2008年
-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中医辨证属肝肾阴虚兼脾气虚型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原则,将117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7例。治疗组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服补肾健脾方12周,对照组术后服保肝药(水飞蓟素与维生素C)12周。观察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瘤体近期疗效、生存期及细胞免疫功能〔3H掺入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单核细胞表面MHCⅠ/Ⅱ类分子及B7分子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10、干扰素-γ(IFN-γ)、IL-12〕。结果服用补肾健脾方可明显提高中医证候疗效(73.33%,44/60例),对照组为52.63%(30/57例);提高0.5年生存率(83.33%,50/60例),对照组为70.18%(40/5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照组疾病控制率92.7%(CR+PR+SD,51/55例)高于治疗组(78.0%,46/59例),P=0.035;治疗组单核细胞表面MHCⅡ类分子(CD14+/HLA-DR)表达提高,IFN-γ及IL-12的表达提高。结论补肾健脾方与介入术同用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对提高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有一定作用。
- 王文海周荣耀颜志平林均华叶正宝吴达明吴丽英吴海良
-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
-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外放射治疗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大肝癌的远期效果并分析预后因素.方法以TACE结合外放射治疗107例大肝癌患者(肝肿瘤最大径5~18 cm).观察近期效果与生存率,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48.6%的病例获得肿瘤缓解,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9.4%、28.4%、15.8%.肿瘤数目、放疗剂量为独立的预后因素.单发肿瘤者的累积生存率(1、3、5年分别为75.8%、43.9%、26.8%)明显高于肝内肿瘤多发者(1、3年分别为313%、5.0%,P=0.000 5).放疗剂量40Gy以上者的生存率(1、3、5年分别为95.8%、74.7%、37.4%)明显高于剂量20~40Gy者(分别为60.9%、20.7%、10.3%)与剂量低于20Gy者(分别为26.7%、7 1%、7.1%=0.000 1).结论TACE结合外放射为治疗不能切除大肝癌的有效方法.肿瘤数目为影响预后的最重要的临床因素.在肝脏可耐受的范围内给予最高剂量的放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 郭伟剑于尔辛林均华易成吴万垠
-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大肝癌预后因素TACE
- 清胰化积中药联合动脉灌注化疗及放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胰腺癌患者41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5
- 2010年
- 目的观察清胰化积中药联合动脉灌注化疗(TAC)及胰腺肿瘤放疗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80例胰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在接受TAC(吉西他滨+顺铂或奥沙利铂)及胰腺肿瘤放疗(36~40Gy/1.8~2Gy)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中药组41例和对照组39例,中药组给予清胰化积中药,连服8周。比较两组间的客观疗效、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中药组中位生存期5.1个月,对照组4.2个月,一年生存率两组分别为9.8%和5.1%(P<0.05)。中药组部分缓解(PR)13.9%,稳定(SD)33.3%,进展(PD)52.8%;对照组PR0,SD36.1%,PD63.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清胰化积中药联合TAC及放疗可延长晚期胰腺癌患者生存期。
- 沈晔华刘鲁明朱晓燕孟志强陈震林均华周振华陈颢王琨于尔辛
- 关键词: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放疗生存期
- 胰腺癌伴肝转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临床研究附(31例分析)
- 目的:观察晚期胰腺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和/或三维适形放疗结合中药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期间依次入院资料完整的31例患者分为二组,比较15例行单纯动脉灌注化疗(单化组)与16例动脉...
- 刘鲁明沈晔华陈震于尔辛宋明志黄雯霞徐益语李国安林均华程琳孟志强成文武周振华王琨蒋国
- 关键词:胰腺肿瘤动脉灌注化疗三维适形放疗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