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道忠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高职
  • 2篇院校
  • 2篇高职院校
  • 1篇新青年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场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工作
  • 1篇志愿
  • 1篇志愿服务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素质
  • 1篇人文素质教育
  • 1篇人文素质课
  • 1篇人文素质课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视角
  • 1篇实践教学
  • 1篇实效
  • 1篇实效性

机构

  • 6篇温州科技职业...
  • 4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杨道忠
  • 4篇陆丹红
  • 1篇施端银
  • 1篇洪怡

传媒

  • 1篇世纪桥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长春工业大学...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才智
  • 1篇湘潮(理论版...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志愿服务视角下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以志愿服务创新高职思想政治的实践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助于突破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传统形式,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但是高职院校的志愿服务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志愿服务者本身和社会在认识上的忽视、志愿服务着素质不高、管理混乱、经费不足和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等。因此,本文从志愿服务的精神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五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创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
杨道忠陆丹红
关键词:志愿服务思政课实践教学
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对在校生进行问卷抽象调查和个别访谈,本文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当前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的现状,探寻人文素质课程的教育中存在的的问题,提出要从课程设置科学化、教学主体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化、考核方式多样化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化等途径,加强农类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施端银杨道忠
关键词:人文素质课程人文素质教育
公民社会视角下网络围观的规范发展研究
2014年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视角来探讨网络围观这一新生的社会现象。拟从公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开始,说明网络围观现象正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并且从多方面论证网络围观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积极意义。同时分析网络围观的诸多不足之处,探讨网络围观的规范引导对策。
陆丹红杨道忠
关键词:公民社会网络围观公民精神网民网德
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对接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温州“新青年下乡”为例
2017年
本文着眼于"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现状,以温州"新青年下乡"作为研究的实践模板,研究和探讨"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互补对接模式,分析该模式的运行机制、目前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在此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阐明"高校和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互补对接模式的推广价值所在,并就该模式的完善和推广提出了建议。
杨道忠洪怡
关键词:高校农村舆论场
加强和改进浙江发达地区“离土农民”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研究
2014年
针对浙江发达地区"离土农民"思想状况的调研现状,如熟人情节根深蒂固,"三宗"势力盘根错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令人担忧等;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如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视和规范基层管理和提供相应的农民培训等,希望能够为东南沿海发达农村的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点借鉴。
杨道忠陆丹红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技能证书实效性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2014年
高职技能证书实效性的真正发挥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如证书与岗位脱节、高职技能证书没有权威性、高职技能证书含金量不够和双证制度衔接不畅通等等问题。基于对高职技能证书实效性的困境分析,从建立需求调查机制、规范行业准入制度、严格证书质量管理和探索双证互换机制等四个方面,探讨提升高职技能证书实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杨道忠陆丹红
关键词:高职实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