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运来

作品数:1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3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文化
  • 2篇叙事
  • 2篇少数民族
  • 2篇审美
  • 2篇审美意识
  • 2篇主体性
  • 2篇文化内涵
  • 2篇文学
  • 2篇美意
  • 2篇民族
  • 2篇疾病
  • 1篇代人
  • 1篇代文
  • 1篇当代少数民族
  • 1篇当代文学
  • 1篇意象
  • 1篇游民
  • 1篇月亮
  • 1篇月亮意象
  • 1篇这一个

机构

  • 11篇红河学院
  • 6篇厦门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3篇杨运来
  • 1篇邹丹
  • 1篇魏婕

传媒

  • 5篇红河学院学报
  • 2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现代语文(上...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新文学评论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的“疾病医疗书写”被引量:1
2019年
“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作品中的“疾病医疗书写”以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建构为主要诉求,体现了现代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现代性改造。尽管如此,透过其中民族民间的病因观、医患关系和医疗内容,我们仍能看到少数民族民间疾病医疗话语的隐约身影。透过空间的变化和感性的身体,还可以看到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复杂关系。
杨运来
关键词:少数民族
论王正恩的《刘家坝三部曲》
2016年
《刘家坝三部曲》无疑近年来是红河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但它同时也是一部充满争议的长篇小说。在这争议中大家看到了小说的几个显著特征:小说的自传性色彩、人物的独立性和主体性、作者的本土化努力以及蕴含于文本中的宗教色彩。
杨运来
关键词:自传主体性本土化宗教色彩
简论《呐喊》与《彷徨》的文化思想内涵
2011年
本文通过对鲁迅的《呐喊》、氍彷徨》具体文本的分析,揭示其所蕴藏的文化思想内涵,并借此昭示这些思想文化内涵之于当今现实的意义。
杨运来
关键词:《呐喊》《彷徨》文化思想
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对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作了一次新的解读,对审美教育作了辨正,并发掘席勒审美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作为具体个体)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得到有效协调,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具体"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里。
杨运来
关键词:审美教育思想席勒文化教养教育理论社会文明
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
本文主要从主体内在审美意识的角度探讨了健全人格的塑造。人格在本质上是主体内在的意识组织。人格的形成有这么几个核心要素:需要(心理意识与外界交流活动的动力)、环境(与一定意识相关的外部世界)和遗传(主体的生理机能和心理机制...
杨运来
关键词:审美意识健全人格人格塑造审美主体
文献传递
唐人的审美意识探析
2011年
唐人的美学思想和审美意识是五彩缤纷、异常丰富的,它存在于当时人们的行动中,存在于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中,存在于作为其时代文明精华的诗歌、小说、散文、书法、绘画、彩陶雕塑、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门类中。唐人的审美意识和思想观念是开放的、自由的、宏伟的、多样化的、积极昂扬而又富有创造性的。
杨运来
关键词:唐人审美意识
当代红河哈尼族文学中的神灵礼赞——以哥布的诗歌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前现代时期,哈尼族的传说、歌谣、史诗等文学艺术对神灵的礼赞源于哈尼族人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但哥布等当代红河哈尼族作家对神灵的礼赞却表现出另外的文化诉求,反映了哈尼族作家们在全球化引发文化认同危机的背景下对族群本土文化的坚守,也体现了其族群主体性建构的努力。
杨运来魏婕
关键词:神灵主体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游民形象透析
2016年
一、中国近现代'游民'的大量涌现王学泰先生在《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对游民作了界定,他说:'本书中所说的‘游民’,主要指一切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也就是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迫于生计,他们以出卖劳动力(包括体力与脑力)为主。
杨运来
关键词:游民脑力文化宗法
古希腊神话的美育思想探析被引量:1
2013年
古希腊神话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它对于我们当代的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诸神和英雄们有着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他们既强调对人的自然本性与原始欲望的张扬,也重视理性智慧合乎生命健康原则的规约,同时,还注重两者的和谐协调及对自由的追求,而这些正是我们当代审美教育的思想内涵所要求的。
杨运来邹丹
关键词:希腊神话美育思想文化内涵
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文学中的“疾病医疗书写”(1949-2016)
本论文试图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大量存在的“疾病医疗书写”为研究对象,探究当代中国(1949-2016)的疾病医疗史、生命政治与文学间的互文关系。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史视野中的文学研究。社会史并非只指政治、军事史等宏观社会...
杨运来
关键词:少数民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