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践

作品数:41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病理
  • 11篇肾炎
  • 11篇肾盂
  • 11篇肾盂肾炎
  • 11篇肿瘤
  • 8篇免疫
  • 7篇临床病理
  • 7篇慢性肾盂肾炎
  • 4篇皮质
  • 4篇免疫组化
  • 4篇急性肾盂肾炎
  • 4篇甲状腺
  • 4篇病理学
  • 3篇氧氟沙星
  • 3篇肉瘤
  • 3篇沙星
  • 3篇肾皮质
  • 3篇肾小管
  • 3篇手术
  • 3篇鼠模型

机构

  • 2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中医药大...
  • 6篇上海市中医医...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云南省第二人...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41篇杨践
  • 11篇郑平东
  • 10篇龚学忠
  • 6篇朱延波
  • 5篇储谦
  • 5篇何立群
  • 5篇许海敏
  • 4篇孟秋
  • 3篇严棱
  • 3篇肖家诚
  • 2篇施达仁
  • 2篇李宏为
  • 2篇蔡伟耀
  • 1篇丁家增
  • 1篇周家俊
  • 1篇谭学君
  • 1篇宁光
  • 1篇朱雄增
  • 1篇李海宇
  • 1篇杨卫平

传媒

  • 7篇临床与实验病...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北京医学
  • 2篇肿瘤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5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8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岛肿瘤及胰岛增生的免疫组化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应用免疫组化ABC及LSAB法,对27例胰岛肿瘤和3例胰岛增生进行Ins,Gas,Glu,Som,Ser,VIP,PP,NSE,CHG,SYP,hCG,EMA,K及CK的研究。结果显示:胰岛素瘤及胰岛增生Ins均阳性,Ins阳性程度与临床症状的轻重无关。胰岛素肿瘤多数为混合性的,而增生基本上是单一的,免疫反应强度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而与组织学类型无关;无功能性肿瘤仅表现个别激素的弱阳性。NSE,CHG及SYP均是胰岛肿瘤的良好标记,它们与EMA及K(CK)联合使用,有助于胰岛内分泌肿瘤与外分泌肿瘤的鉴别;hCG有助于鉴别胰岛素肿瘤的良恶性。
杨践储谦许海敏
关键词:胰岛肿瘤免疫组化
不同病理甲状腺组织中TPO免疫组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探讨不同甲状腺病理组织中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以免疫亲和层析纯化的人甲状腺过氧化物酶(hTPO)作为免疫原制备了TPO特异性单克隆抗体(TPOmAb),利用7G7 TPOmAb建立了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APAA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外科切除的甲状腺组织(16例腺瘤,18例乳头状癌,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及3例正常甲状腺组织TPO染色数量的差异性。结果显示TPO在桥本甲状腺炎中染色无明显降低.而部分恶性甲状腺组织中TPO含量较低。表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在良、恶性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陈春荣王铸钢李凤英唐金凤陈家伦杨践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TPOAPAAP
Sipple综合征合并甲亢一例
1999年
Sipple综合征即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EN,MEA)ⅡA型,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性疾病,我国仅有16例报告,临床表现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甲状腺髓样癌或合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我院最近收治1例Sipple综合征(合并甲亢)的罕见病例,现将本例在诊断、治...
孙冰郭冀珍杜俭张祖豹杨践
关键词:并发症甲状腺机能亢进
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探讨CD30阳性的窦性大B细胞淋巴瘤 (S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与Epstei Barr(EB)病毒的关系。方法 结合临床特点、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分析 ,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EB病毒BamHIWDNA片段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潜伏膜蛋白 1(LMP1) ,对 2例CD30阳性的SLBCL进行分析。结果  2例分别为 6 4岁男性及 85岁女性 ,均表现为浅表淋巴结肿大 ,其中 1例 10个月后死于肿瘤。镜下 ,肿瘤都以窦性分布且彼此黏附的生长方式及相对单形的细胞形态为特征。免疫表型分析提示 ,两者均呈CD4 5、CD30、CD2 0或CD79α阳性而不表达上皮膜抗原 (EMA)、ALK1及组织细胞或T细胞的标志。未发现 2例有EB病毒感染的证据。结论 CD30阳性的SLBCL是一种形态、表型独特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变异类型 ,该瘤需与T/裸细胞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其他一些累及淋巴窦为主的淋巴结病变相鉴别 ,但与EB病毒可能无关。
李小秋陆洪芬杨践施达仁朱雄增许越香郑爱华
关键词:病理学聚合酶链反应免疫组织
“泰淋方”对慢性肾盂肾炎大鼠肾小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评价“泰淋方”对慢性肾盂肾炎肾小管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建立慢性肾盂肾炎大鼠模型,观察造模后及时给予“泰淋方”煎液(C组)对该模型30、60、901、20 d肾小管功能、肾皮质瘢痕发生率、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病理学的影响;以左旋氧氟沙星(D组)对照。结果:成功建立了CPN大鼠模型:(1)与模型组(B组)相比,C、D组能有效防止模型鼠在第90 d尿NAG/Cr的升高;实验期间各造模组肾功能2、4 h尿蛋白与正常组(A组)无差异;(2)与B组相比,C、D组能显著减少模型二级及以上瘢痕率,但均不减少总体瘢痕率;(3)B组造模肾发生典型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对侧肾代偿性增大,C、D组总体病变减轻。结论:“泰淋方”能有效改善CPN大鼠伴随的肾小管功能减退和实质损伤,可能是治疗CPN的一种较好药物。
龚学忠郑平东杨践孟秋李海宇
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左旋氧氟沙星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IIb型
2002年
叶新青杨践
关键词:多发性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
恶性囊性肾瘤一例被引量:1
2001年
朱延波杨践
关键词:恶性囊性肾瘤病理诊断
脑水肿(脑缺血、脑外伤、脑瘤)发病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1998年
本项目成功地创建了兔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脑缺血脑水肿模型和兔冷冻伤脑水肿模型。经光镜、透射电镜、伊文思蓝染色、TTC染色、计算机图象处理脑梗塞面积测定、脑水含量、离子、离子泵等测定,证实模型均获得成功。尤其是兔的脑血管分布更近似灵长类者,更能模拟临床脑缺血发作。兔MCAO模型稳定、可靠,具有可重复性、可比性等优点,有利于系统、连续进行多指标研究。运用免疫、生化、细胞生物学、免疫组织化学等先进技术系列研究和实验、临床药物筛选研究,阐明了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如下: 1.脑外伤脑水肿与脑缺血脑水肿的发病机制具有共同相似的规律。
张天锡赵卫国姜智南卞留贯田恒力孙青芳于永平徐步敏杨践
关键词:脑缺血发作发病机制脑外伤计算机图象处理大脑中动脉阻断局灶脑缺血
16例胰岛素瘤及增生的病理观察
1995年
16例胰岛素瘤及增生的病理观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200025)杨践,陈志让,程佳胰岛素瘤是胰岛细胞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因肿瘤细胞有内分泌颗粒,它的超微结构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和兴趣。本文对14例胰岛素疤进行电镜观察,以探讨其对病理诊...
杨践陈志让程佳
关键词:胰岛素瘤增生病理
甲状旁腺功能性脂肪腺瘤合并囊肿
2003年
患者,女,48岁,恶心、呕吐、心悸伴口渴、纳差、乏力半年余.
杨践严棱
关键词:合并症囊肿CT病理检查外科手术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