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田病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周才喜 李瑞峰 杨荣不同光源激发的眼底荧光、自发荧光与原色荧光血管造影在眼底病诊断中应用 李瑞峰 刘志强 安建斌 王会英 韩育红 李瑞岭 刘媛 杨荣 李成泉 闫涛 眼底荧光素钠、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眼底自发荧光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一个热点。用不同光源激发荧光素钠、吲哚青绿等外源性荧光物质,或眼底变性组织、陈旧出血等内源性荧光物质,均可产生相应的荧光,对眼底病的诊断和鉴别诊...关键词:关键词:血管造影 眼底自发荧光 眼底病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的8例MEWDS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8例MEWDS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为33岁(19~48岁)。就诊时平均发病时间为6.5d(2~12d)。初诊时平均矫正视力为0.54(0.15—0.8)。所有患眼玻璃体内均有炎症细胞。眼底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深层均可见多个灰白色网形斑点状病灶,直径约50~500μm,边界欠清晰,表面无隆起。有3例(37.5%)还伴随视乳头充血。FFA早期所有患眼白点状病灶对应部位呈圆形强荧光斑,晚期呈强荧光染色;4只眼(50%)出现视乳头强荧光,3只眼(37.5%)伴随视网膜血管节段性渗漏。ICGA早期所有患眼均基本正常;而晚期所有患眼(100%)眼底后极部均可见大量边界清晰的斑点状低荧光灶散在或密集分布,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呈小叶状分布的解剖特征相符。OCT检查发现白点状病灶部位视细胞内节/外节(IS/OS)层反光带紊乱,部分完全消失。经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2-3月后所有患眼均完全痊愈。结论MEWDS属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炎症性病变,发病较快,视功能中度受损,预后好。FFA及ICGA检查对MEWD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OCT检查对病情的随访观察有重要意义。 周才喜 苑志峰 王浩 刘志强 杨荣关键词:FFA ICGA OCT 表现特殊脉络膜新生血管一例 2010年 患者女,59岁。因左眼视物不清,中央视物阻挡1年6个月,于2008年12月12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008年11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不清,视物时中央阻挡7d。既往有糖尿病8年,11年前右眼因外伤而致失明。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视力右眼无光感,左眼0.4,不能矫正。右眼角膜白斑,眼底窥不进。左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房水细胞(-)瞳孔圆形,直径3mm,直接对光反射存在, 刘志强 杨荣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 视物不清 角膜白斑 前房深度 房水闪辉 对光反射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伴黄斑区脉络膜缺损一例 2009年 患儿男,10岁。因双眼自幼视力较差就诊,在此次之前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被诊为“先天性视网膜变性”、“Stargardt病”等,均未给予特殊处理。体检全身未见异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1左眼0.15,均不能矫正。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清晰,晶状体透明,双眼玻璃体颞下均可见纱膜状改变,周边未发现裂孔,双眼黄斑区发暗,黄斑向上移位,中心凹反光消失,右眼黄斑中心可见一竖椭圆形暗红色区域(图1、2),区域内可见有脉络膜血管。 刘志强 杨荣关键词:先天性视网膜劈裂 脉络膜缺损 STARGARDT病 视网膜变性 脉络膜血管 眼玻璃体 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光凝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观察探讨激光治疗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multifocal posterrior pigment epitheliopathy,MPPE)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器和氩激光对83例110只眼进行光凝治疗.术前术后均行视力、裂隙灯、检眼镜、三面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平均随访时间7.2月.结果 110只眼中36只眼光凝2次即获成功,43只眼3~4次,24只眼5~6次,1只眼经9次光凝后渗漏全部消失,6只眼光凝失败.结论 对于脱离范围较小的多灶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早期激光治疗,效果显著确切,病人的视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脱离时间较长脱离范围大于4PD性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视力恢复不甚理想,但是光凝能够缩短病程,使脱离区域的视网膜能够早期复位.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周才喜 李成泉关键词:光凝治疗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影像学研究 周才喜 闫素霞 张胜娟 毛爱玲 李瑞峰 杨荣 刘志强 李彬 苑志峰 该课题中课题组采用综合光学影像学检查手段对各种中浆病患者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观察,结果发现:1.急性CSC患者神经上皮下脱离腔内有纤维蛋白样渗出物,RPE渗漏点处有色素上皮脱离,色素上皮局部有缺损。2.ICGA晚期(30分...关键词: 老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光学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观察老年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chorioretinopathy,CSC)的光学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09-06在我科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及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共同确诊的17例18眼老年CS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CSC患者具有与中青年患者相同的FFA,ICGA及OCT改变;也具有一些其独自的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1)FFA检查发现CSC病变所表现的典型RPE渗漏形式,如"炊烟"状或"墨渍"样少见,仅占39%;其他11眼(61%)均表现为扩散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2)ICGA检查发现其黄斑部还合并一些其他改变,如多灶性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息肉样脉络膜血管扩张,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等;(3)FD-OCT检查发现其黄斑部也合并一些其他改变,如玻璃膜疣引起的RPE结节状隆起,多灶性视网膜萎缩、及IS/OS层的局部缺失等。结论:老年CSC患者的光学影像学表现复杂,容易与老年性黄斑变性相混淆,同步FFA及ICGA检查联合OCT检查有助于确诊。 周才喜 张胜娟 苑志峰 杨荣 李瑞峰关键词:老年性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 FFA ICGA 早期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一例 被引量:1 2011年 患者女,23岁。、凶自幼双眼视物不清,视力逐渐下降1年而于2010年9月6日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有眼0.1—2.0D0.2,左眼0.1—2.0DS0.2,双眼眼前节来见异常,玻璃体透明。双眼复方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滴眼液散瞳后查眼底。 刘志强 杨荣 闫素霞 李成泉关键词:视物不清 眼部检查 双眼 眼前节 玻璃体 脉络膜骨瘤吲哚青绿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对比观察 2013年 目的探讨脉络膜骨瘤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表现,加深认识,深入了解脉络膜骨瘤继发新生血管与骨瘤丛状血管的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4月至2012年12月在邢台市眼科医院已确诊为脉络膜骨瘤13例16只眼的ICGA与FFA表现。结果FFA在脉络膜背景荧光显现前病变区16只眼均出现了斑点状荧光,7只眼并可见到骨瘤丛状血管的出现,随着视网膜动静脉的充盈逐渐增强晚期呈弥漫性强荧光,其中6只眼在病变区伴发新生血管性强荧光,5只眼并伴有出血性遮荧光;IC—GA早期也可见到FFA发现的丛状血管,并且还发现了这7只眼FFA所不能发现的蜘蛛网状血管。此血管与新生血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其不伴有出血或浆液性水肿。结论ICGA可以观察到FFA不能显示的蜘蛛网状血管,FFA仅观察到了丛状血管的存在;ICGA证实了FFA观察到的丛状血管与ICGA观察到的蜘蛛网状血管二者相连,均为骨瘤的固有血管,这两个网状血管的渗漏与骨瘤继发的新生血管所造成的渗漏相似,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张苑苑 刘志强 闫素霞 杨荣 苑志峰 张胜娟 李成泉 吕丽娜 郭自元关键词:脉络膜骨瘤 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