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梅
-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地佐辛联合氯胺酮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腹部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拟行肠癌或胃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佐辛复合氯胺酮组(DK组,地佐辛0.3mg/kg+氯胺酮2mg/kg+盐酸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与地佐辛组(D组,地佐辛0.6mg/kg+盐酸昂丹司琼8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每组20例。术中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毕接PCIA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后3、6、12、24、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程度评分(Ram-say)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DK组患者的VAS评分与D组相比无显著差异,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显著优于D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地佐辛联合小剂量氯胺酮PCIA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杨红梅耿立成李丽鲁富泰
- 关键词:地佐辛氯胺酮术后镇痛静脉
- 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老龄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七氟醚麻醉对老龄小鼠认知功能和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的影响。方法 SAMP8小鼠36只,6月龄,体重29~3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4组( n=9):正常对照组(C组)、异丙酚麻醉组(P 组)、七氟醚麻醉组(S组)和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麻醉组(PS组)。 P组腹腔注射异丙酚140 mg∕kg,首次出现翻正反射时追加异丙酚70 mg∕kg,再次出现时追加异丙酚40 mg∕kg;S组持续吸入2%七氟醚120 min;PS组腹腔注射异丙酚80 mg∕kg后持续吸入1%七氟醚120 min,出现翻正反射时追加异丙酚40 mg∕kg,3组均维持麻醉约120 min。分别于麻醉前及麻醉后7、14、28 d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然后取海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β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麻醉后7 d时逃避潜伏期延长,麻醉后7、14、28 d时海马Aβ表达上调(P<0.05),P组和P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后7 d时比较,S组麻醉后14、28 d时海马Aβ表达下调,C组、P组和PS组各时点海马Aβ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七氟醚麻醉虽然可促进老龄小鼠海马Aβ沉积,但是仅导致短期认知功能障碍,而异丙酚及异丙酚复合七氟醚麻醉对其均无影响。
- 张军杨红梅谢淑华王雷耿立成
- 关键词:二异丙酚淀粉样Β蛋白海马
- 地佐辛注药时机对腰椎内固定患者苏醒期的影响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术全身麻醉患者地佐辛镇痛的最佳给药时机。[方法]90例ASAⅠ~Ⅱ级男性患者,全身麻醉下行腰椎间盘切除内固定术。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Ⅱ组于手术结束前1~1.5 h,Ⅲ组于手术结束前15~20 min,静注地佐辛0.1 mg/kg。比较三组患者意识恢复时间及意识状态评分、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循环指标、疼痛评分、躁动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苏醒期循环功能稳定,Ⅲ组患者在麻醉恢复期HR、MAP、SpO2低于Ⅰ组和Ⅱ组(P<0.05);呼吸、意识恢复时间及气管拔管与PACU停留时间长于Ⅰ组和Ⅱ组(P<0.05)。Ⅰ组OAAS评分4分13例,5分17例;Ⅱ组4分6例,5分24例;Ⅲ组3分24例,4分6例(P<0.01)。Ⅰ组VRS评分4分14例,3分8例,2分5例,1分3例;Ⅱ组4分22例,3分6例,2分2例,Ⅲ组均为4分(P<0.01)。Ⅰ组RS评分0级19例,1级6例,2级3例,3级2例;Ⅱ组0级28例,1级2例;Ⅲ组0级30例(P<0.01)。[结论]手术结束前1~1.5 h应用地佐辛0.1 mg/kg镇痛效果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无呼吸抑制及深度镇静的发生。
- 李丽杨红梅云宝明冯洁耿立成
- 关键词:地佐辛腰椎内固定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