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晨

作品数:14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聚醚
  • 9篇聚苯
  • 9篇聚苯硫醚
  • 9篇聚醚砜
  • 8篇共混
  • 8篇PPS
  • 6篇共混物
  • 5篇热行为
  • 2篇动力学
  • 2篇熔融
  • 2篇塑料
  • 2篇碳纤维
  • 2篇醚酮
  • 2篇聚醚醚酮
  • 2篇复合材料
  • 2篇复合材
  • 1篇有机硅
  • 1篇增强复合材料
  • 1篇熔融挤出
  • 1篇碳纤维复合材...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杨晨
  • 14篇曾汉民
  • 1篇张进修
  • 1篇章明秋
  • 1篇张志毅

传媒

  • 5篇宇航材料工艺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高分子学报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年份

  • 3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2篇1990
  • 3篇198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液共混-共沉淀方法制备PPS/PES共混物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运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技术研究了经溶液共混-共沉淀方法制得的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物的熔融、结晶及相分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处理可使聚苯硫醚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化,经双氧水化学处理后的聚苯硫醚较未经处理的聚苯硫醚与聚醚砜有更强的相互作用;共混组分比对聚苯硫醚与聚醚砜的相互作用存在一定的影响;熔融状态冷却结晶时的冷却速率是控制共混物结晶及相分离行为的决定因素。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砜熔融塑料
PPS/PES共混物热降解行为的研究被引量:3
1991年
本文运用热重分析(TG)、差示热重分析(DTG)方法研究了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物的热降解行为,考察了热裂解气氛、共混物组成对共混物热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或氮气气氛下。共混物具有不同的热降解行为,共混物的热稳定性随着聚醚矾的含量增加而提高。在空气气氛下,不但存在聚苯硫醚和聚醚砜分子内的交联,而且可能存在分子间的交联。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物热降解
聚苯硫醚及其聚醚砜共混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4
1989年
本文采用DSC方法,研究了聚苯硫醚及其聚醚砜共混物的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经α-氯代萘处理后的聚苯硫醚原粉结晶速率常数有明显提高;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物的Avrami指数较纯聚苯硫醚低,共混物的结晶速率常数随共混组成变化出现最低值;共混物存在明显的二次结晶现象,t_(?)与t_(ma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曾汉民杨晨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砜结晶动力学
热处理对聚苯硫醚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1991年
本文系统研究了热处理对聚苯硫醚热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固相热处理是一结晶完善化和固相热交联竞争并存的过程,热处理温度是这两种效应的控制参数;(2)聚苯硫醚呈现熔融多峰是由于不同分子结构的或不同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的分子链形成的不同形式的结晶聚集体的熔融所致;(3)双氧水处理或者α-氯代萘溶剂处理可以改变聚苯硫醚的结晶、熔融行为;(4)熔融交联温度是决定聚笨硫醚熔融交联的关键参数。在高温下,聚苯硫醚在氮气气氛下的交联比在氧气气氛下的交联更严重。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热行为
热处理对聚醚砜的热行为及其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运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和密度测量技术研究了热处理对聚醚砜结构和热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聚醚砜(PE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下的热处理使聚醚砜的热性能和密度发生变化,其原因可能是热处理使聚醚砜形成了某种类似微晶的局部有序结构;依赖于样品固有的热历史,存在某一特征热处理温度使聚醚砜形成局部有序结构的程度最大。
杨晨曾汉民颜永辉
关键词:聚醚砜热分析
聚醚醚酮热裂解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利用TG、DTG方法研究了国产和进口聚醚醚酮树脂的热裂解行为。结果表明:进口树脂的热稳定性较国产树脂高;在氮气和空气气氛下,聚醚醚酮具有不同的热裂解过程;在空气气氛中,聚醚醚酮存在热交联的可能。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醚醚酮裂解反应活化能动力学
PPS/PES共混物动态力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本文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手段研究了聚苯硫醚(PPS)和聚醚砜(PES)熔融挤出共混物的相容性、界面行为,PPS对PES低温β转变的影响,以及热处理对PPS、PES及其共混物动态力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对PPS、PES以及PPS/PES共混物的动态力学行为有深刻影响。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砜DMA共混物
聚醚醚酮结构与热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对比研究了ICI生产及吉林大学试生产的两种聚醚醚酮(PEEK)的结构与热行为。结果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与晶胞结构;但两者的杂质含量、结晶高次结构、结晶能力、热稳定性及氧化交联特性不同。
张志毅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聚醚醚酮工程塑料热行为
PPS/PES共混体系热行为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本文借用TBA、DSC技术,研究了聚苯硫醚(PPS)与聚醚矾(PES)共混的相容性,讨论了共混方法对两者相容性的影响,研究了无定形的聚醚矾对半结晶性的聚苯硫醚熔融、结晶和冷结晶行为的影响以及PPS/PES共混物的界面行为。结果表明:溶液共混较机械共混相容性好;且在PES含量为60~70%(重量百分比)时,两组份相容性得到提高并存在较强的界面效应,在DSC谱图上呈现界面相的玻璃化转变;PFS的加入,破坏了PPS原有的结晶聚集态结构,使PPS的熔融双峰变为单峰,并促进了PPS的冷结晶。
曾汉民杨晨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砜共混
PPS/PES共混物界面改性的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利用表面涂层的方法,在PPS/PES共混物中引入有机硅偶联剂界面层。实验结果表明该偶联剂界面层的形成对PPS/PES共混物的熔融、结晶行为以及抗冲击性能具有深刻的影响。
杨晨曾汉民
关键词:有机硅偶联剂共混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