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云

作品数:91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心率
  • 20篇心电
  • 18篇电图
  • 18篇心电图
  • 15篇心率变异
  • 15篇血管
  • 15篇减速
  • 14篇心率变异性
  • 13篇动脉
  • 13篇房室
  • 12篇心肌
  • 9篇心律
  • 9篇心律失常
  • 9篇心脏
  • 8篇电生理
  • 8篇动脉粥样硬化
  • 8篇心房
  • 8篇晕厥
  • 8篇迷走
  • 7篇心动过速

机构

  • 79篇华中科技大学
  • 1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武汉亚洲心脏...
  • 2篇三峡大学第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烟台毓璜顶医...
  • 2篇湖北省巴东县...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江汉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湖北省妇幼保...
  • 1篇荆门市第一人...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武汉市妇女儿...
  • 1篇仙桃市第一人...
  • 1篇湖北民族大学

作者

  • 91篇杨晓云
  • 21篇吴杰
  • 20篇王琳
  • 17篇徐春芳
  • 16篇王铁锚
  • 16篇左萍
  • 12篇樊静静
  • 10篇黄芬
  • 7篇曾和松
  • 6篇刘启功
  • 6篇周宁
  • 6篇林凡
  • 5篇邓小艳
  • 5篇卜军
  • 5篇白融
  • 5篇王琳
  • 4篇邓次妮
  • 4篇王晨
  • 4篇陈旭凤
  • 3篇李莉

传媒

  • 19篇临床心电学杂...
  • 9篇中国心脏起搏...
  • 8篇内科急危重症...
  • 8篇实用心电学杂...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4篇心脏杂志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华心律失常...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德国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9
  • 11篇2008
  • 2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9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亚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倾斜试验中的自主神经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反应被引量:3
2003年
观察不同亚型血管迷走性晕厥 (VVS)患者倾斜试验中的自主神经变化及血流动力学反应。 5 5例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行直立倾斜试验。基础试验阴性者 ,行硝酸甘油激发试验。倾斜试验过程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心率 ,并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结果 :病例组 5 5人中 32人出现阳性反应。心脏抑制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0 8± 2 0 .4 1次 /分 ,晕厥时急剧下降至 4 6 .5± 5 .74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6 .32 %± 6 .4 8%。血管抑制型患者晕厥时与晕厥前相比 ,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3.31%± 10 .16 %、31.0 5 %± 10 .96 %和 30 .81%± 9.11%。混合型患者晕厥前心率为 119± 7.38次 /分 ,晕厥时下降至 4 8.4 0± 11.89次 /分 ,下降比率为 5 9.12 %± 10 .4 1%,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的下降比率分别为 31.13%± 13.2 7%、33.0 8%± 14 .33%和 31.5 6 %± 12 .77%。各型VVS患者晕厥前功率谱均显示低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LFnorm)及低频与高频功率的比值 (LF/HF)显著增加 ,高频段功率的标化值 (HFnorm)显著下降 ;而晕厥时LFnorm及LF/HF显著下降 ,HFnorm显著增加。结论 :自主神经功能改变是各型VVS患者发生晕厥的共同机制 ,但可产生不同的血流动力学反应。
吴杰邓次妮杨晓云吕文清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自主神经血流动力学血压心率
正常人心率减速力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健康人心率减速力(DC)和心率加速力(AC)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探讨DC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者8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24 h动态...
杨晓云左萍刘鸣樊静静王铁锚余彦李莉曾艳吴杰
文献传递
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观察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2例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按室早数目分为两组:A组(室早≥1000/24h)和B组(室早<1000/24h),比较两组间的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HRT异常的发生率为23.08%,且A组患者中异常HRT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TO值明显增大,TS值降低(p均<0.05);HRT与室早数目呈明显正相关(p<0.01),TS与室早数目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频发右室流出道室性早搏(室早≥1000/24h)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减弱,且HRT与室性早搏数目明显相关。HRT是一种较好的检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新技术。
杨晓云卢振华徐春芳李莉余彦王铁锚吴杰
关键词:窦性心率震荡室性早搏右室流出道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率减速力及其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变化及其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探讨DC在检测高危冠心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共196例,其中A...
杨晓云左萍刘鸣余彦樊静静王铁锚李莉曾艳王琳
文献传递
扩心病患者心率减速力与BNP前体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减速力(DC)以及心率变异性(HRV)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0名DCM患者(DCM组)及34名健康人(对照组),记录其24h动态心电图资料,计算机自动分析DC,HRV时域指标(SDNN和r MSSD),静脉采血检测血浆中NT-pro BNP含量,超声心动图测定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DCM组与对照组的DC、SDNN和r MSSD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DCM组的DC与NT-pro BNP呈明显负相关,HRV与NT-pro BNP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C是较HRV能更好地反映DCM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并判断其预后的指标。
李丹左萍徐文佳徐春芳黄芬杨晓云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脑钠肽
清晨血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清晨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患者308例,通过动态血压监测,选取全天收缩压、舒张压均增高的高血压患者100例,将清晨血压、下午血压与全天血压进行比较。结果清晨收缩压、舒张压与全天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下午收缩压、舒张压与全天收缩压、舒张压有统计学差异。进一步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清晨血压与全天血压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其中清晨收缩压与全天收缩压相关性最高,(R=0.6339,p<0.001)。结论清晨血压可真实地反映全天血压,有利于高血压的筛查及临床诊治效果的评估。
邓小艳陈旭凤樊静静林凡黄芬左萍王铁锚徐春芳杨晓云
关键词:清晨血压高血压诊治
甲状腺疾病与心律失常被引量:4
2018年
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易合并各类心律失常。其中,甲亢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为房颤和窦性心动过速;甲减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和QRS低电压。在临床工作中,了解甲状腺疾病的心电图改变,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患者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为患者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估提供帮助,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苏玉莹杨晓云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心律失常心电图
不同起搏部位对正常人体心肌复极离散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观察正常人心脏不同部位或 2个部位同时起搏时的电生理及心室肌复极差异的变化。方法 :15例接受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 ,常规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经冠状静脉窦将 1根标测电极送至左心室表面静脉分支 ,另 1根Pacing MAP电极送达右室心尖部 ,记录局部单向动作电位 (MAP)。分别起搏左心室心外膜、右心室心内膜及上述两部位同时起搏 ,行S1S1、S1S2 程序刺激。记录测量QRS波时限、QT间期、Tp Te 间期、MAP时程 (MAPD)等指标及心律失常事件。结果 :体表心电图上QT间期、Tp Te 间期在左室心外膜起搏 (376 .2 6ms、12 2 .5 9ms)、双心室起搏 (36 6 .4 2ms、12 4 .2 3ms)明显较右心室心内膜起搏 (349.33ms、10 4 .14ms)延长 (P <0 .0 1) ,伴有右室心尖部局部MAPD的相应变化。在相同总阵次的程序刺激中 ,左室心外膜起搏与双心室起搏时的室性心律失常多于右室心内膜起搏时 (P <0 .0 5 )。结论 :左室心外膜参与起搏后可能会增大心室肌的跨室壁复极差异 ,伴有复极时间的延长 ,从而使室性心律失常易于发生。
白融王晨杨晓云卜军吕加高王琳
关键词:心律失常电生理学研究心脏心室起搏
正常人心率减速力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杨晓云左萍刘鸣樊静静王铁锚余彦李莉曾艳吴杰
右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右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术后复发原因,提高射频消融术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行射频消融术的右侧房室旁路,根据有无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和非复发组的旁路电位、手术
杨晓云柯辉白融刘启功王琳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