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勇

作品数:13 被引量:144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CT
  • 7篇儿童
  • 3篇婴儿
  • 3篇细胞
  • 3篇脑CT表现
  • 3篇CT诊断
  • 3篇病例
  • 2篇毒性
  • 2篇肿瘤
  • 2篇细胞瘤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母细胞
  • 2篇母细胞瘤
  • 2篇急性
  • 2篇CT表现
  • 2篇CT测量
  • 2篇病例报告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病

机构

  • 13篇天津市儿童医...
  • 2篇航空工业中心...
  • 2篇天津咸水沽医...

作者

  • 13篇杨志勇
  • 13篇李欣
  • 6篇李明林
  • 2篇张丽群
  • 2篇贾万英
  • 2篇安玉
  • 1篇李林
  • 1篇王春祥
  • 1篇彭文秀
  • 1篇张丽群

传媒

  • 9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儿急性脾扭转一例被引量:1
1996年
婴儿急性脾扭转一例李欣李明林杨志勇患儿女,9个月。因阵发性腹痛伴呕吐1天就诊。体检:精神萎靡,左中腹部触及活动性包块,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二便正常。平扫CT显示脾门位于左肾门水平,脾脏下缘达肾下极下方,脾长轴接近于矢状位,脾脏密度均匀,CT值42.2H...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
关键词:脾扭转急性婴儿病理病例报告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CT诊断被引量:38
1997年
目的:探讨CT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神经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其中:神经母细胞瘤21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5例。胸部7例(27%),肾上腺16例(62%),腹部、盆腔交感神经链3例(11%)。全部病例行CT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肾上腺和后纵隔近头端为本组两个最好发部位。肿瘤钙化发生率为73%,肿瘤大小与钙化无关,神经母细胞瘤钙化明显多于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转移瘤可发生钙化。强化程度与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肿瘤向椎管内延伸2例,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侵袭同侧肾脏7例,侵袭肝脏3例,肝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19例。13例患者尿3-甲氧-4-羟苦杏仁酸(VMA)阳性。本组术前诊断准确率为92%。结论:CT是诊断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之一,好发部位、钙化、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以及血、尿VMA增高是诊断的重要依据。CT表现可为术前定性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李欣张丽群杨志勇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CT儿童
儿童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CT表现(附13例分析)被引量:26
2001年
目的 探讨CT对郎格尔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cellhistiocytosis,LCH)造成多脏器损害诊断的价值及限度。方法 分析 13例经临床、实验室、病理检查确诊的LCH的CT表现。局限性LCH 4例 ,广泛性LCH 9例。全部病例均行颅脑、胸部、肝、脾CT平扫检查 ,4例行增强检查。结果 男性多于女性 ,颅穹隆骨破坏依次为颞骨 8例、顶骨 3例、枕骨 2例、额骨 1例。CT发现早期骨破坏敏感性高。肿块变化可反映病变由活跃增殖到静止消退的病理过程。下丘脑 垂体轴侵犯影像表现晚于临床。CT可显示LCH不同阶段的肺损害。结论 LCH各脏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好发部位的典型CT表现可提示诊断 ,同时对辅助LCH分型、确定治疗方案。
李欣贾万英杨志勇
关键词:组织细胞增多症郎格尔汉斯细胞CT儿童病例分析
婴儿急性中毒性脑病一例
1995年
婴儿急性中毒性脑病一例李欣,李明林,杨志勇急性中毒性脑病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短时间内脑组织出现广泛钙化罕见,报告如下。患者女,2岁。因腹泻1周,昏迷5天于1994年6月25日入院。1周前无诱因腹泻,脓血便每日20余次,高热达...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
关键词:婴儿急性中毒性脑病脑病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CT诊断被引量:34
1998年
目的探讨CT对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分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行平扫与增强检查。结果原发肿瘤多起源于肾脏一侧,上极多于下极,肿瘤大小与预后无关,本组91%组织学为“顺利”型。不均匀强化的实质性肿瘤伴坏死与出血;被肿瘤侵犯、压迫后残存肾实质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6%。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其次为胸部转移。“不顺利”型肿瘤有远隔转移倾向。结论CT检查可准确显示原发肿瘤侵犯的范围,及时发现转移瘤,为肿瘤分期、制订治疗方案、估计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李欣安玉杨志勇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肾肿瘤CT诊断儿童
儿童腹部囊性肿块CT诊断分析被引量:6
1996年
目的:本文试图通过儿童腹部囊性肿块的病理结果与典型CT表现对照,重点观察不同病理类型病变的CT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腹部囊性肿块,对CT表现进行分析。包括:总胆管囊肿8例,大网膜囊肿3例,肠系膜淋巴管瘤1例,肠重复畸形1例,肠系膜囊肿1例,卵巢囊性畸胎瘤4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卵巢囊肿1例,子宫阴道积液2例,盆腔脓肿3例。结果:具有典型CT表现的儿童腹部囊性肿块,术前可准确诊断。非典型病变不具CT特征要靠镜下鉴别诊断。结论:CT可准确显示囊性肿块的大小、形态、囊内结构及周围脏器受挤压情况,这些CT表现对定性诊断颇有价值。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张丽群
关键词:儿童X线计算机
儿童正常胸腺CT测量被引量:11
1995年
本文对272例1月至14岁儿童进行胸部横断CT扫描。依年龄分5组,测量每叶胸腺厚度、宽度、每叶厚度与主动脉弓直径比值T/D、奇静脉弓层面两叶胸腺面积和、胸腺平均CT值,5组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儿童期胸腺厚度相对稳定,所有5组胸腺厚度均小于22mm。T/D值能反映胸腺与年龄之间的关系,1岁以内T/D值小于1.8,以后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1~6岁T/D值小于1.2,6~14岁T/D值小于0.9。胸腺宽度、奇静脉弓层面两叶胸腺面积和随年龄增长而加大,变异系数较大,胸腺左叶通常略大于右叶。青春期前胸腺密度稳定,不随年龄变化,平均CT值大于或等于胸壁肌肉。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
关键词:胸腺CT儿童
先天性TORCH感染脑CT表现(附七例分析)被引量:18
1997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脑TORCH感染病理改变与CT表现。材料与方法:分析7例经母子两代血清学检查证实的先天性TORCH感染新生儿、婴儿脑CT表现。其中先天性脑弓形虫病3例,先天性合胞病毒感染1例,先天性风疹病毒感染1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2例。结果:脑发育不良,脑室扩张或积水,室管膜下区及脑白质钙化斑,小头畸形,灰质移行障碍(如多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等是先天性脑TORCH感染的一组CT表现。感染越早,脑发育不良和畸形越严重,钙化出现的时间和范围与感染损害程度、范围及病程相关。婴幼儿期不明原因的基底节钙化斑提示先天性TORCH感染。结论:典型CT表现结合临床可提示先天性脑TORCH感染,血清学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李欣李明林杨志勇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CT新生儿婴儿
儿童白血病肾浸润的CT和B超表现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 结合文献探讨白血病肾浸润的病理与典型CT、B超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11 例经骨髓穿刺检查确诊的白血病肾浸润的CT、B超表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8 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3 例,其中5 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6 例同期行B超检查,5 例化疗后行CT或B超复查。结果 11 例中双肾浸润9 例,其中ALL8 例、ANLL1 例,弥漫浸润4 例,多发结节浸润5 例。单肾浸润2 例,均为ANLL。白血病肾浸润多为双肾同时受累,白血病肾浸润程度及多脏器受累的范围与白血病类型相关,与病程及患儿年龄无关。结论 CT、B超检查不仅可明确白血病肾浸润,而且可观察并发症与化疗后反应情况。双肾多发结节浸润表现最典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浸润最显著。
李欣李林贾万英杨志勇彭文秀
关键词:白血病ALL肿瘤浸润CTB超儿童
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CT表现被引量:4
1997年
观察46例证实的婴、幼儿结核性脑膜炎,对照临床病程分析各种CT表现的范围、积水程度以及随访所见。CT表现为脑积水、脑萎缩、脑膜结核瘤、边缘带反应、脑梗塞。后遗症包括脑积水、局限脑软化灶、脑膜钙化。脑积水是幼儿结核性脑膜炎最早的异常表现,通常先于基底池消失几周,脑积水积度与病程持续时间呈正比,与年龄大小呈反比,中、重度脑积水提示预后差。脑基底池血管周围毛刺状或串珠强化影,预示着脑梗塞的可能。
李欣张丽群李明林杨志勇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CT婴幼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