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军
- 作品数:101 被引量:562H指数:14
-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中医药治疗粒细胞减少症的研究现状
- 2004年
- 李樯杨志军郭胜
- 关键词:粒细胞减少症病因中医治疗
- 李应存运用敦煌大泻肝汤加减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 2021年
- 李应存教授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敦煌医学学科带头人,为敦煌医派代表人物,国内敦煌医学研究著名专家,长期致力于敦煌医学文献的发掘、整理及应用,运用敦煌医方治疗多种常见病、疑难病均取得显著疗效。李教授认为,痤疮多由于患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酿生湿热;情志不舒,肝郁化火,郁而引发,治疗当选泻肝解毒、祛湿健脾兼理气调血之法,遂以敦煌大泻肝汤配梔子重剂随证化裁,彰显敦煌古方古义之特色。笔者有幸侍诊,获益良多,现将其应用敦煌医学治疗痤疮的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 杨秀娟杨志军杨志军杨志军杨晓轶李应存(指导)
- 关键词:痤疮敦煌医学名医经验
- 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氨基酸含量测定及化学计量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下当归不同药用部位中水解和游离两种状态氨基酸的含量,并对每种氨基酸在不同部位的含量高低进行比较。方法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当归不同药用部位15种氨基酸的含量,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5种氨基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当归4个不同药用部位共检出水解氨基酸15种,游离氨基酸7种,且同一名称氨基酸在不同提取方法下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到当归不同药用部位的特征氨基酸为组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脯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全当归、当归头、当归身可聚为一类,当归尾可聚为一类。结论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该研究为当归分部位使用提供了实验基础和依据。
- 魏江霞吴国霞杨秀娟邓毅邓毅李硕杨志军李鹏杰
- 关键词:当归不同药用部位氨基酸
- 复肝宁对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复肝宁对乙肝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CIV)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复肝宁和肝泰乐等保肝药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A、LN、CIV含量的变化。结果:经复肝宁治疗后的患者血清HA、LN、CIV含量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患者血清含量比较也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复肝宁对降低肝炎后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LN、CIV的含量有较好疗效。
- 周语平刘光炜杨志军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基于一测多评法测定甘肃红芪中4种黄酮类成分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建立甘肃红芪中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4种黄酮类成分的一测多评法,验证该方法在红芪质量评价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分别建立毛蕊异黄酮与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红芪中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实现一测多评。结果各相对校正因子重复性良好,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无显著差异。结论以毛蕊异黄酮为内标,同时测定芒柄花苷、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的一测多评法可用于红芪的定量分析。
- 杨秀娟邵晶杨志军吴国霞宁艳梅张金保黑生瑞
- 关键词:一测多评红芪毛蕊异黄酮金雀异黄酮芒柄花素相对校正因子
- 川芎临证配伍应用探析被引量:6
- 2008年
- 通过对川芎性、味、归经及功效的分析,以临床常用药对为例,探析川芎与当归、芍药、石膏、防风、乌药、羌活等不同的药物配伍时产生不同的疗效。
- 虎勤柳树英赵晓霞杨志军
- 关键词:川芎中药配伍
- 基于正交设计和熵权TOPSIS法优化酒炙甘草炮制工艺
- 2024年
- 目的通过正交设计和熵权TOPSIS法优化甘草酒炙工艺。方法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甘草酒炙工艺,选择甘草苷、甘草酸、浸出物和总黄酮作为评价指标,结合方差分析和熵权TOPSIS法筛选酒炙甘草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酒炙甘草的最佳炮制工艺参数:100 g生甘草饮片加10 g黄酒,闷润1.5 h,70℃炮制5 min。结论首次采用熵权TOPSIS法优选甘草酒炙工艺,结果稳定、可行,为酒炙甘草进一步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参考依据。
- 郭晶晶史彦蕾李硕杨志军杨志军段国建杨秀娟李越峰
- 关键词:正交设计熵权TOPSIS法
- 生姜、干姜、炮姜的性效考证及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4年
- 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新鲜根茎,属于药食两用品,作为中药首次收载于《神农本草经》,而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生姜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干姜、炮姜分别是生姜经干燥加工和砂烫后的炮制品,三者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但在药物属性和作用特点上却有所不同。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家对三者的性效和应用的记载并不完全一致,该文从古籍本草考证、现代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生姜、干姜、炮姜(三姜)进行了总结,以系统地综述三姜的性效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明确其临床应用范畴,为三姜性效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亦为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性化参考。
- 杨秀娟王佳佳郭晶晶李硕李硕隋峰杨志军李越峰
- 关键词:生姜干姜炮姜本草考证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 甘肃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甘肃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对肝癌H_(22)模型小鼠的抑瘤作用。方法:将H_(22)瘤株接种于小鼠,建立移植瘤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5-Fu组,陇西、漳县、渭源、岷县产黄芩提取物组。于小鼠接种H_(22)瘤株第2 d开始给药,黄芩组每d每只灌服黄芩提取物6 g/kg,每d1次,5-Fu组按25 mg/kg剂量隔日给药1次,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d每只给予0.2 m L/10 g的生理盐水,给药10 d。观察给药后小鼠体质量变化,计算肿瘤抑制率;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色分析法检测血清T-AOC活力和MDA含量;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不同产地黄芩提取物对肿瘤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瘤效果:陇西产黄芩提取物>漳县产黄芩提取物>渭源产黄芩提取物>岷县产黄芩提取物;同时,明显升高移植瘤小鼠血清IL-2水平和降低TNF-α水平,升高血清T-AOC活力和降低MDA含量,减轻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结论:不同产地的黄芩提取物不但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而且可以通过调节IL-2和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或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以及通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脂质、淋巴细胞DNA的过氧化损伤,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 耿广琴杨志军杨秀娟李晶
- 关键词:肿瘤黄芩提取物
- 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合剂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胥少汀脊髓半横切法制作大鼠T8~T9脊髓损伤模型,根据性别、体质量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A),消肿止痛合剂低、中、高剂量组(B、C、D),甲基强的松龙组(E),模型组(F),每组10只,B、C、D组予消肿止痛合剂,每日用药量分别按成人等效剂量的5、10、20倍,每日用药3次,术后第8天开始改为每日2次,剂量不变;E组于术后开始肌注甲基强的松龙(0.03 g/kg);A组和F组分别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天后,用放免法检测血清IL-6、NOS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观察各组大鼠HE染色脊髓损伤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HE染色提示脊髓损伤组织改善情况D组优于C组,且与E组相似;损伤脊髓组织中IL-6、NOS含量F组显著增高,D、C组与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Caspase-3的表达在F组中升高,C组与E组、D组相比Caspase-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止痛合剂能降低IL-6、NOS在损伤脊髓组织中的含量,可抑制caspase-3在急性脊髓损伤后的表达。
- 邓强陈志龙宋渊丁仁伟杨志军杨峰李盛华
- 关键词:急性脊髓损伤消肿止痛合剂IL-6NOSSPAS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