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广辉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髋臼
  • 2篇髋臼杯
  • 2篇臼杯
  • 1篇支撑术
  • 1篇术前
  • 1篇头坏死
  • 1篇全髋
  • 1篇全髋关节
  • 1篇全髋关节置换
  • 1篇自体
  • 1篇钛网
  • 1篇髋关节
  • 1篇髋关节置换
  • 1篇外展角
  • 1篇卵圆窝
  • 1篇坏死
  • 1篇肌蒂
  • 1篇骨头
  • 1篇骨头坏死
  • 1篇股方肌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3篇杨广辉
  • 3篇王义生
  • 3篇李军伟
  • 1篇周旭光
  • 1篇孙俊魁
  • 1篇李劲峰
  • 1篇杨杰
  • 1篇吴强
  • 1篇张雁儒
  • 1篇周绪光
  • 1篇杨国辉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初步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 探讨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m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设计应用股方肌蒂骨柱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非创伤性ONFH16例(20髋),年龄21-46岁,平均30.4岁。激素性ONFH2例(4髋),酒精性ONFH14例(16髋)ARCOⅡB期4髋,ⅡC期14髋,ⅢA期2髓.手术时彻底清除股骨头内坏死骨,取大小合适的钛网支撑于原ONFH的软骨下,将带股方肌蒂骨柱套入合适长度、直径1.6cnl的圆梓状钛网中,将此骨柱-钛网复合体植入股骨头内嵌紧。术后定期随访并参照百分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手术时间130-190min,平均155min;手术出血量300-600ml,平均420ml。术后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发生。患者水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12.1个月;患者术后4个月左右开始负重行走。所有患者髋关节疼痛和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术后3-4个月X线片示植骨愈合良好,18髋股骨央高度保持良好,2髋股骨头高度降低,其中1髋与过早负重有关。结论 股方肌蒂骨梓加钛网伞状支撑术治疗ARCO ⅡC和ⅢA期非创伤性ONFH的近期效果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李军伟王义生杨国辉李劲峰杨杰杨广辉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自体
髋臼卵圆窝在实现术前预期髋臼杯外展角中的参考价值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 探讨髋臼卵圆窝的解剖及影像学特点,评价其在实现术前预期髋臼杯外展角中的作用.方法 在16具正常成人骨盆标本上标记髋臼卵圆窝中轴线,观察卵圆窝中轴线走行特点及其与卵圆窝顶和髋臼骨性边缘交点在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上的对应关系.通过模板测量观察预期外展角度的髋臼杯中轴线与髋臼卵圆窝顶点之间的对应关系.于骨盆标本两侧髋臼施行生物髋臼杯植入术,一侧采用卵圆窝参照法,对侧采用髋臼定位器法,在标准骨盆正位X线片上比较两侧手术前后髋臼杯外展角偏差的差异.结果 卵圆窝中轴与卵圆窝顶和髋臼骨性边缘的交点是较为恒定的解剖标志,在标准骨盆正位X线上分别对应髋臼顶部关节面软骨下骨的内缘和外缘.髋臼卵圆窝顶点与40°±5°外展角度的髋臼杯中轴线密切相关.卵圆窝参照组手术前后髋臼杯外展角偏差为0.19°±3.14°(-6°~5°),髋臼定位器组为2.75°±2.89°(-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3,P=0.027).结论 对于患者髋臼解剖相对正常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依据术前模板测量获得的预期髋臼杯位置与卵圆窝顶点的关系,可较精确地获得预期髋臼杯外展位置.
李军伟杨广辉王义生周旭光张雁儒
关键词:髋臼
精确预测髋臼杯型号的数字X线片放大率测量方法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采用圆形参照物与髋关节中心同水平且距离投照中心相等放置进行数字x线放大率测定的精确性,为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前精确预测髋臼假体型号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0年9月接受初次生物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2例(34髋)拍摄术后骨盆正位数字x线片,并通过不同位置的圆形参照物进行x线放大率精确性评价。拍摄全髋关节术后标准骨盆正位片时,试验组将一枚一元硬币作为参照物放置于术倒大转子至股骨外髁连线同水平的大腿内侧位置,并使其与股骨头中心距球管投照中心的距离相等。同时于同侧大转子对应外侧皮肤放置一枚一元硬币作为对照组。以股骨头假体对应x线放大率作为标准,对两组硬币对应x线放大率行对比分析。采用LSD—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饯=0.05。结果试验组与标准组之间放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4),对照组与标准组之间放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试验组对标准参考值的平均误差为1.8%,最大误差为4.0%,对照组对标准参考值的平均误差为8.5%,最大误差为16.0%。试验组误差的标准差为2.3%,对照组误差的标准差为7.4%。结论以圆形参照物并与髋关节等距离且等水平放置进行数字x线放大率的测量方法是一种操作简便、高精确度的测量方法,可为准确预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假体型号提供可靠参考。
周绪光李军伟王义生杨广辉孙俊魁吴强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