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嵩虹

作品数:1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配伍
  • 5篇马钱
  • 5篇马钱子
  • 5篇马钱子碱
  • 3篇有效成分含量
  • 3篇枳壳
  • 3篇胃液
  • 3篇浸出物
  • 2篇药典
  • 2篇药典标准
  • 2篇药典法
  • 2篇饮片
  • 2篇水溶
  • 2篇水溶性
  • 2篇水溶性浸出物
  • 2篇枳壳饮片
  • 2篇烘干
  • 2篇陈皮
  • 1篇地黄
  • 1篇地龙

机构

  • 14篇江西中医药大...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杨嵩虹
  • 9篇钟凌云
  • 8篇龚千锋
  • 4篇王晓崴
  • 3篇祝婧
  • 3篇刘斌
  • 2篇朱卫丰
  • 2篇张寿文
  • 2篇易炳学
  • 2篇钟国跃
  • 2篇于欢
  • 1篇凌珊
  • 1篇刘兆华
  • 1篇李路荣
  • 1篇杨明
  • 1篇陈泣
  • 1篇张钰祺
  • 1篇龚飞鹏
  • 1篇王丕明
  • 1篇余世平

传媒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江西中医药
  • 2篇2013全国...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14
  • 5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HPLC法探讨人工肠胃液条件下马钱子与生地黄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人工胃肠液环境下生马钱子与生地黄不同配伍比例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μtm 4.6mm×250mm,流动相:乙腈(A):水-乙酸-三乙胺(230:2.4:0....
龚千锋王晓崴钟凌云杨嵩虹易炳学
关键词:马钱子生地黄配伍马钱子碱
马钱子与赤芍配伍前后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研究马钱子配伍赤芍对马钱子中主要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分别对马钱子配伍赤芍前后及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环境下其主要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马钱子配伍赤芍后其主要生物碱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士的宁下降显著。结论:马钱子配伍赤芍可降低毒性,为进一步阐明马钱子合理配伍用药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王晓崴凌珊龚千锋钟凌云杨嵩虹赖路
关键词:马钱子赤芍配伍马钱子碱
基于UPLC-Q-TOF-MS/MS的陈皮醋制前后成分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对陈皮生品及其醋制品进行成分快速鉴定和分析,为中药炮制特色饮片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UPLC-Q-TOF-MS/MS技术,分别选择电喷雾离子源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多个陈皮生品及醋制品样品数据,利用PeakView 1.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各个样品中的成分保留时间和多级裂解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及相关文献进行成分鉴定。此外,对各样品质谱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陈皮醋制前后的差异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在陈皮生品及醋制品中共鉴定得到48个成分,其中黄酮及黄酮苷成分36个、生物碱类成分2个、萜类成分3个、有机酸类成分3个、香豆素类成分2个,其他类成分2个。PCA及OPLS-DA结果表明陈皮醋制前后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根据VIP值>1.5共筛选得到川陈皮素、橘红素、橙皮素等27个主要差异成分。结论:UPLC-Q-TOF-MS/MS技术能快速和准确地鉴定陈皮的化学成分,其炮制前后成分含量存在部分差异,黄酮类成分的分解和转化可能是造成该差异的重要原因,可为陈皮炮制特色品种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吴建雄杨嵩虹郭怡敬李苏运龚千锋于欢
关键词:陈皮化学成分醋制
人工肠胃液下马钱子与地龙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环境下马钱子与地龙不同配伍比例前后对生物碱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大连依利特(Hypersil ODS 25μm,4.6mm×250 mm);流动相:乙腈(A)∶水-乙酸-三乙胺(230∶2.4∶0.4)(B)=11∶89;检测波长:258 nm;柱温:30℃;流速:1.0ml/min。结果马钱子配伍地龙后,在人工胃液环境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表现为总体上降低的趋势,其中马钱子地龙1∶1配伍组含量最低。在人工肠液环境中,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显著降低。人工肠液对士的宁、马钱子碱的影响大于人工胃液。结论马钱子与地龙配伍后,模拟人工胃肠液条件,其有毒成分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都减少,可以达到减毒的目的。研究为扩大马钱子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余世平王晓崴杨嵩虹龚千锋
关键词:马钱子地龙配伍马钱子碱高效液相色谱
基于变异系数法-AHP综合加权结合响应面法优选醋炙乌药炮制工艺
2024年
目的优化醋炙乌药的炮制工艺,为醋炙乌药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以乌药中6个指标成分(去甲异波尔定、波尔定碱、乌药内酯、异乌药内酯、乌药醚内酯、乌药醇)的含量为评价指标,应用变异系数法结合层次分析法(AHP)综合加权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计算综合评分(OD),对醋炙乌药炮制过程中的加醋量A、炒制温度B以及炒制时间C等关键因素进行考察并进行验证,优选出醋炙乌药的最佳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g乌药加30 g的米醋(以水稀释至60 g)进行润制90 min后,80℃翻炒20 min,取出摊凉,除去过焦品并筛去碎屑,即得。结论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可控性和可行性较好,可为后续深入研究以醋炙乌药为代表的乌药特色炮制品种提供基础,也为新时代下的传统特色炮制饮片产业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杨嵩虹张钰祺叶财兴钟凌云钟凌云
关键词:乌药醋炙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响应面法
红曲的起源、炮制方法及质量标准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4年
红曲是一种具有药食两用功能的传统中药,已有1000多年的应用历史。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典籍和现代法规等相关文献资料,该文对红曲的起源、炮制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红曲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红曲提供依据。关于红曲起源年代主流存在汉代起源说、魏晋起源说及唐代起源说3种观点,综合各家观点,认为红曲的起源应不迟于东汉时期。红曲以米为原料经发酵成曲,在经过发酵处理后具有健脾消食、活血化瘀功效。古代自然发酵工艺虽已能够重视温度、湿度与菌种对红曲品质的影响,但因科技水平较低仍旧存在工艺复杂繁琐,工作量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至现代纯种发酵工艺,红曲的发酵炮制方法经不断演变,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研究,不同地区对于红曲的发酵工艺没有形成统一标准,且质量标准滞后严重,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不稳定。在统计的15个炮制规范中,过去5年内发布的仅有6个,大部分未进行及时修订,有些甚至更新版本之后未再收录。基于此,建议开展系统性的红曲炮制工艺研究,进而优选最佳工艺以加快修订与完善其标准化程度,从而提高市场上所销售红曲质量并促进其稳定可持续地发展。
徐福余罗红兵钟凌云杨嵩虹邓琦刘斌钟思敏周颖
关键词:红曲发酵历史沿革中医药
一种枳壳两切两烘产地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枳壳两切两烘产地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属于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枳壳鲜品横切后于43~47℃条件下进行第一烘干,得到第一烘干物;对第一烘干物纵切后,得到纵切片,对所述纵切片...
钟凌云朱卫丰钟国跃张寿文童恒力祝婧黄艺杨嵩虹卢兴美刘斌徐福余邓琦
人工肠胃条件下马钱子与肉桂配伍前后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
目的研究人工胃肠液环境下生马钱子与肉桂不同配伍比例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含量变化。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μm 4.6mm×250mm,流动相:乙腈(A):水-乙酸-三乙胺(230:2.4:0.4)...
王晓崴刘兆华龚千锋钟凌云杨嵩虹付祥平
关键词:马钱子肉桂配伍马钱子碱
一种枳壳两切两烘产地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枳壳两切两烘产地趁鲜加工炮制一体化方法,属于中药饮片的炮制方法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枳壳鲜品横切后于43~47℃条件下进行第一烘干,得到第一烘干物;对第一烘干物纵切后,得到纵切片,对所述纵切片...
钟凌云朱卫丰钟国跃张寿文童恒力祝婧黄艺杨嵩虹卢兴美刘斌徐福余邓琦
一种基于特征图谱的蜜麸枳壳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特征图谱的蜜麸枳壳综合质量评价方法,以不同产地蜜麸枳壳为研究对象,以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柚皮苷、新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红素、图谱相似度为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TOPSIS法,对不同产地蜜麸...
祝婧万理钟凌云杨嵩虹童恒力黄艺陈泣易炳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