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伟光 作品数:131 被引量:628 H指数:16 供职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天文地球 经济管理 更多>>
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p-like4的转录组分析 2021年 穗发芽是威胁粮食安全的全球性重要灾害。以玉米穗发芽突变体(viviparous)vp-like4与自交系郑58、Mo17组配的F;分离群体为材料,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野生型和与之对应的突变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分析差异基因功能以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索调控玉米穗发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在突变体中共有3376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有2252个上调表达基因,1124个下调表达基因。GO(Gene 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2151个差异基因被注释,并被富集在716个GO分类条目上,这些被富集的条目主要与新陈代谢以及胁迫响应相关。参考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的代谢途径进行分析,发现差异基因显著富集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淀粉和蔗糖代谢(Starch and sucrose metabolism)、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等途径中。以上结果表明,筛选到的差异基因以及其所属的GO分类条目和代谢途径与玉米穗发芽的发生紧密相关,同时也为深入研究穗发芽基因以及相关的调控网络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孙明昊 郭宇航 李健 郑军 郑军关键词:玉米 穗发芽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吉林省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以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改革为例 2024年 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立足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服务新时代“三农”与“新农科”发展,培养具有地缘优势的种业人才,通过优化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一整套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融合的育人体系,培养学生具有种子科学与工程和作物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构建培养适合现代种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本科人才。 臧振原 任雪娇 姜良宇 慈佳宾 杨巍 杨伟光关键词:课程改革 玉米Non-Reid核心种质抗大斑病及籽粒长度与百粒重遗传改良效果 被引量:1 2022年 以玉米Non-Reid核心种质为基础材料,经2个轮次的遗传改良分别育成一轮改良系J9D207、J1577以及二轮改良系J1673、J1630、J1791、J1778,研究玉米大斑病抗性、籽粒长度和百粒重的遗传改良效果。首先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系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其次以Non-Reid基础系及改良系为材料,研究遗传改良效果,并以此为父本,选取Reid群5个优良自交系,作5×10不完全双列杂交,进行配合力分析。遗传改良效果表明:基础系之间遗传差异较大,基础系与改良系存在相似性;一轮系J9D207、J1577,二轮系J1673和J1630表现为高抗大斑病,籽粒长度和百粒重遗传改良效果最好的是J1630;配合力分析表明:籽粒长度和百粒重GCA值最好的是J1630。通过两轮遗传改良,二轮系J1630籽粒较长和百粒重较高,抗大斑病、配合力高,可用于其他种质改良。 吴浩 杨巍 任雪娇 姜良宇 衣洪坤 杨伟光 杨洪明关键词:玉米 大斑病 遗传增益 高粱株高的遗传模型测验 被引量:4 1994年 对高粱株高的遗传模型进行测验。结果表明,高粱株高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控制株高的增效、减效等位基因在雌亲和雄亲的分配比率有极显著差异。株高的遗传、增效等位基因,即高秆基因为显性,而这种显性为部分显性。 杨伟光 王丕武 牟金明 高士杰关键词:高粱 株高 测验 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Lancaster群改良系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 2017年 为耐密植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以玉米Lancaster群5个改良自交系为父本,Reid群和Dom群5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按NCⅡ设计组配25个玉米杂交组合,研究5.5万株/hm^2、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各杂交组合及亲本单株产量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种植密度下,25个玉米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分别为137.12%、134.90%和127.86%,且杂种优势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但PH4CV改良自交系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的杂种优势较高。在5.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一般配合力以自交系PH5AD最高,为7.02;在7万株/hm^2和9万株/hm^2种植密度下,以自交系PH4CV最高,分别为20.73和18.24。以PH5AD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适宜稀植,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在高密植条件下易获高产;以PH4CV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较耐密植,以J1577为父本所配杂交组合宜稀植。 马潇潇 慈佳宾 杨伟光关键词:玉米 种植密度 杂种优势 配合力 自交系 大豆株型与种植密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0 1994年 利用3种株型的6个大豆品种,设置高(25株/m2)、中(20株/m2)、低(15株/m2)3种密度,研究了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和产量诸性状不同株型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品种与密度互作效应显著,但其他性状的互作效应未达显著水平。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在密度和品种间都有显著差异,但小区产量在密度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在供试品种中,以圆叶中等分枝型的B2和B1的产量较高,分枝型的B5和B4居中,而尖叶单秆型的B6和B3的产量较低。 王丕武 孙玉书 杨伟光 罗艳玲关键词:大豆 株型 互作效应 栽培 高粱不育系中同质恢的成因及其对策 1996年 叙述了高粱不育系或保持系中同质恢复系产生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措施。认为机械混杂及人为盲目地繁殖、使用不合格的不育系或保持系是“同质恢”产生的主要因素。因此。 高士杰 杨伟光 张英 李殿申关键词:高粱 三系配套 玉米孤雌生殖单倍体高效诱导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处理下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变化,以提出高效诱导玉米单倍体的技术措施。【方法】研究不同母本基因型、世代选择、生态环境、授粉时期、果穗部位等5个处理因素对玉米单倍体诱导率的影响。【结果】母本基因型间单倍体的诱导效率差异显著,但不同杂交模式与诱导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5大种质类群S1世代为单倍体最佳诱导世代;与长春吉林相比,海南三亚的生态环境更有利于提高单倍体的诱导率;早期授粉的单倍体诱导率高于晚期授粉;果穗底部籽粒的单倍体诱导率低于顶部籽粒。【结论】选择高频的母本材料、适宜的诱导世代、在合适的地点于吐丝早期进行单倍体诱导是单倍体诱导的最佳方案。 刘晓鑫 慈佳宾 崔学宇 张野 赵超 杨伟光关键词:玉米 单倍体育种 诱导率 玉米百粒重及单株产量遗传改良效果 2023年 以Non-Reid群骨干自交系PH4CV、PHB1M为基础材料,采用DH育种技术等方法,经2轮遗传改良分别育成4个改良系(J9D207、J1886、J1518、J1608)。以4个改良系及2个基础系为父本,5个Reid群骨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30个杂交组合。首先,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改良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其次,通过NCⅡ设计方法,对改良系的遗传增益、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础系与改良系之间存在遗传差异性;遗传增益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J1518在百粒重和单株产量上的遗传增益高于基础系12.06%和15.70%,高于第1轮改良系6.00%和7.35%;杂种优势分析表明,百粒重最高的组合为J1598×J1518;单株产量最高的组合为J1595×J1518。配合力分析表明,第2轮改良系的J1518均有较高的配合力。可见第2轮改良系J1518改良效果最好。 马文宇 杨巍 杨巍 任雪娇 姜良宇 杨伟光关键词:玉米 百粒重 单株产量 配合力 杂种优势 SSR分子标记 不同密度下黄早4改良系单株产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 2017年 本研究利用6个Reid、No-Reid群的优良自交系作为母本,5个DH系为父本,采用增广NCII设计组配30个杂交组合,设置三种密度梯度,对杂交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配合力及遗传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104株/hm2、7.5×104株/hm2、9.0×104株/hm2三种密度条件下30个杂交组合均存在杂种优势,低密度时F1单株产量杂种优势较大,随着密度的增加F1杂种优势值降低。三个密度下的最高组合分别为郑58×3DH20(127.39)、郑58×3DH26(117.11)、J1255×3DH26(86.17)。在三种密度下对一般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H系3DH26和3DH6一般配合力均较高,说明其配合力及稳产性较好,3DH26在高密度下的一般配合力较高,说明其耐密植。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以3DH26作父本与J1255和郑58的杂交组合在高密度下有较高的SCA效应值,产量高,适宜密植。遗传参数分析表明,三种密度下,单株产量广义遗传力50%以上,非加性效应较大。通过上述结果,以期鉴定黄改DH系的应用潜力,为黄改系遗传改良及玉米DH育种提供参考。 王克伟 杨巍 慈佳宾 任雪娇 李忠南 杨伟光关键词:玉米 杂种优势 配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