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平
- 作品数:51 被引量:42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基于重症患者的床上洗头用具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重症患者的床上洗头用具,包括支架、热水桶和洗头组件,洗头组件设置在病床上,洗头组件由洗头槽、挡板、污水收集管和收集桶组成,洗头槽上固定连接有污水收集管,污水收集管远离洗头槽的一端伸入收集桶,洗头槽...
- 张志刚姜变通杨丽平吴雨晨姚丽靳修
- 文献传递
- 美宝湿润烫伤膏联合气管插管在肛周粪水性皮炎患者中的应用
- 目的 观察肛门周围粪水性皮炎患者使用羙宝湿润烫伤联合气管插管引流粪水的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42例肛门周围粪水性皮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21例,使用8号气管插管插入肛门引流粪水,每日生理盐水清洗肛门周围皮肤,...
- 杨丽平魏花萍
- 一种医疗重症患者护理用引流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重症患者护理用引流设备,包括支撑架、引流袋和引流管,所述支撑架从连接筒的内部贯穿,且连接筒上设置有环架,所述环架的周围安装有固管夹,且固管夹的内壁固定有胶垫,所述胶垫的内壁设置有圆弧护板,所述引流...
- 岳映花朱磊杨丽平李斌魏花萍岳伟岗蒋由飞张娟娟白永灵
- 文献传递
- ICU后抑郁状态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综述了国内外重症病人转出重症监护室(ICU)后抑郁状态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旨在为临床开展ICU后抑郁状态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参考。
- 姚丽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魏花萍
- 关键词:抑郁重症监护室干预措施记忆
- 早期活动对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影响的累积Meta分析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应用累积Meta分析方法评价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搜集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12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按发表时间顺序进行累积Meta分析,同时采用试验序贯分析方法,评价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及真实性。结果共纳入16项研究,包括1 928例患者。累积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活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ICU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累积效应值为[OR=1.43,95%CI(0.83,2.48)],住院期间病死率累积效应值为[OR=0.92,95%CI(0.72,1.18)],试验序贯分析结果显示,累计的信息量没有穿过传统界值,也没有跨过试验序贯分析界值,且未达到期望信息量(5064例),因此,可能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仍需要更多的试验来证明。结论现有证据显示,早期活动不增加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 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魏花萍孟文勃岳伟岗姚丽丁楠楠田金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早期下床活动医院死亡率
- ICU报警疲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被引量:28
- 2017年
- 随着重症医学科(ICU)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是,由于大量的监护仪器和新型医疗设备在临床当中的应用,病房内会出现仪器频繁报警的现象,就容易产生报警疲劳,这不仅影响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报警疲劳的概念、ICU报警疲劳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策略。
- 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马晓佳张永红
- 关键词:ICU
- ICU患者睡眠障碍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系统评价ICU患者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ICU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0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 068例患者,涉及危险因素12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设备噪音[OR=0.42,95%CI(0.26,0.68),P=0.000 4]、护理人员谈话声[OR=0.53,95%CI(0.42,0.66),P<0.000 01]、病员噪音[OR=0.39,95%CI(0.21,0.74),P=0.004]、光照[OR=0.29,95%CI(0.18,0.45),P<0.000 01]、夜间治疗[OR=0.36,95%CI(0.26,0.50),P<0.000 01]、疾病本身及药物作用[OR=0.17,95%CI(0.08,0.36),P<0.000 01]、疼痛[OR=0.37,95%CI(0.17,0.82),P=0.01]、舒适的改变[OR=0.34,95%CI(0.17,0.67),P=0.002]、焦虑[OR=0.31,95%CI(0.12,0.78),P=0.01]、探视时间[OR=0.72,95%CI(0.53,0.98),P=0.04]、经济负担[OR=0.63,95%CI(0.48,0.82),P=0.000 5]均与ICU患者睡眠障碍相关。结论当前证据显示,环境因素(护理人员谈话声、病员噪音、光照)、治疗因素(夜间治疗)、疾病因素(疾病本身及药物作用、疼痛)和心理因素(探视时间、经济负担)与ICU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 蒋玲洁韩露露杨丽平张志刚张志刚丁楠楠姚丽吴雨晨吴雨晨
-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睡眠障碍META分析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38
- 2020年
- 目的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纳入使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该Meta分析包括了553个研究对象在内的11项研究。结果显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降低了死亡率[RR=0.37,95%CI(0.22~0.61),P=0.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RR=0.20,95%CI(0.13~0.32),P<0.00001]、再插管率[R R=0.40,95%C I(0.23~0.68),P=0.0008],缩短了有创机械通气时间[M D=–10.47,95%CI(–13.80~–7.14),P<0.00001]、机械通气时间[MD=–4.54,95%CI(–7.01~–2.06),P=0.0003]、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MD=–8.75,95%CI(–13.49~–4.01),P=0.0003]和总住院时间[MD=–9.11,95%CI(–11.68~–6.55),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能显著降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VAP发生率,显著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可降低死亡率和再插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治疗效果较好。
- 杨琳杨琳张志刚张志刚张志刚杨丽平张彩云杨丽平岳伟岗
- 关键词:机械通气序贯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META分析
- 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被引量:18
- 2020年
- 目的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机械通气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共1 0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训练后最大吸气压[WMD=7.98,95%CI(7.22,8.73),P<0.001]、训练前后最大吸气压差值[WMD=5.76,95%CI(4.23,7.29),P<0.001]、动脉氧分压[WMD=9.55,95%CI(4.00,15.10),P<0.001]和动脉血氧饱和度[WMD=2.00,95%CI(1.15,2.85),P<0.001];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SMD=-0.33,95%CI(-0.52,-0.14),P<0.001]、脱机时间[SMD=-1.00,95%CI(-1.51,-0.48),P<0.001]和ICU住院时间[WMD=-3.46,95%CI(-5.36,-1.56),P<0.001];并降低病死率[RR=0.55,95%CI(0.33,0.91),P=0.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训练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最大吸气压,提高呼吸肌肌力与耐力,改善患者氧合状态,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并降低病死率。
- 姚丽杨琳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丁楠楠田金徽
-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监护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
- ICU患者早期活动障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 :识别ICU患者早期活动的障碍及其影响因素,为建立ICU患者早期活动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兰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设计早期活动记录单,根据不进行早期活动的原因识别早期活动的障碍,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主要障碍为气管插管、镇静;非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的主要障碍为缺乏医生的支持、循环系统不稳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活动的影响因素为ICU住院时间、肌力、机械通气时间。结论 :ICU患者早期活动的障碍较多,其影响因素较少,今后应在此基础上扩大影响因素探索的范围。
- 杨丽平张志刚张彩云田金徽马晓佳张永红岳伟岗魏花萍申希平
- 关键词:ICU患者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