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军
- 作品数:27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复习2例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GFAP、EMA、S-100蛋白、CKpan、Syn、CD34。结果例1位于腰2~3椎管内终丝,临床上主要表现出脊髓压迫症状,如运动及感觉障碍;例2发生于侧脑室,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病理组织学上肿瘤富于细胞,排列成束状、交织状,细胞胞突细长双极,核异型性小,少数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形成室管膜瘤的无核区结构。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GFAP、EMA、CD99,而S-100蛋白阴性。结论伸长细胞型室管膜瘤是室管膜瘤的一种罕见亚型,病理诊断时尤其应注意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和星形细胞瘤鉴别。
- 杜军印洪林陆珍凤周航波周晓军
- 关键词:室管膜瘤胶质瘤
- 新版WHO(2015)胸腺上皮性肿瘤分类解读被引量:32
- 2015年
-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5年出版了新的WHO胸腺肿瘤分类。新分类与旧版相比,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修订:增加新的肿瘤分型,对各亚型的诊断标准更为细化;废弃"混合性胸腺瘤"的名称;纠正胸腺瘤是良性肿瘤的观点,除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MNT)、微小胸腺瘤(microscopic thymoma)以外,其他所有胸腺瘤都视为恶性肿瘤;增加各亚型肿瘤的细胞学诊断;增加肿瘤之间的鉴别诊断。本文就胸腺上皮性肿瘤新分类的内容作一介绍。
- 杜军周晓军
- 关键词:胸腺肿瘤WHO
- 粒细胞肉瘤3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8例粒细胞肉瘤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发病年龄2~77岁,平均年龄43.3岁,男23例,女15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表淋巴结肿大、局部软组织肿块及疼痛。其中随访18例,死亡14例,平均生存时间16.9个月。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弥漫成片,小~中等大小,形态较一致,胞质少而淡染,核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可见核仁,核分裂象易见。部分肿瘤具有“列兵样”组织结构,肿瘤细胞间可见散在分布的幼稚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瘤细胞表达抗髓过氧化物酶、CD43,部分表达CD68、溶菌酶、CD99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而CD3、CD20、CD79a、AE1/AE3和胎盘碱性磷酸酶阴性。结论粒细胞肉瘤临床少见,形态学上易误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Ewing肉瘤/PNET、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于确诊本病具有重要价值。
- 刘海燕印洪林杜军蔡颖陆珍凤周航波周晓军
- 关键词:肉瘤粒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TBX2和MDM2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 2015年
- 目的探究T-box转录因子TBX2与鼠双微体基因MDM2在正常增生期内膜、各型增生内膜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0例复杂伴不典型性增生内膜、30例单纯性增生内膜及30例正常增生期内膜中TBX2与MDM2蛋白表达。结果 TBX2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样腺癌(76.1%,70/92)中显著高于正常增生期内膜及单纯性增生内膜(30.0%,9/30;36.7%,11/30),亦显著高于复杂伴不典型增生内膜(43.3%,13/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BX2表达过高与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均有关(P<0.01,P<0.01,P<0.05),与淋巴结转移不具相关性(P>0.05);MDM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复杂伴不典型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81.5%(75/92)和43.3%(13/30),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性增生内膜(10.0%,3/30;20.0%,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DM2阳性表达与病理学分级、肌层浸润无关,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也不具相关性(P均>0.05)。TBX2与MDM2蛋白表达呈正向相关(rs=0.346,P<0.01)。结论 TBX2和MDM2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异常高表达,并在其发生及恶化进展中扮演一定角色,为子宫内膜样腺癌的靶点探寻及预后评判提供了新的方向。
- 郭真理陈柯徐傲杜军沈倩
- 关键词:子宫肿瘤子宫内膜样腺癌TBX2MDM2
- 乳腺化生性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化生性癌(M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乳腺化生性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其中包括2例鳞状细胞癌,3例含有鳞状细胞癌成分的腺癌(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1例癌伴间叶分化。对所有肿瘤组织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化生性癌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30~70岁,平均53.5岁。临床上多以无痛性乳房肿块为首发症状,均行手术治疗。免疫组化显示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中除1例ER和PR(+)外,其余ER、PR均(-);上皮标记物CK7、CK8、CK5、34βE12和E-cad均(+),p63部分(+);癌伴间叶分化中,间叶成分S-100、vimentin、SMA和CD10(+),ER和PR(+)均在导管癌区域表达;1例伴有鳞状分化的腺癌和1例鳞状细胞癌EGFR(+);6例cerb B-2均(-)。结论 MC是罕见的乳腺恶性肿瘤,病理形态学表现为多样性,免疫组化显示多数激素受体(-),根据化生的成分不同表达相应的上皮及间叶组织抗原。
- 杜军丁敏李恒郭真理邢晓皖牛俊杨
- 关键词:化生性癌鳞状细胞癌
- 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新形式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为了更好地发挥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在病理检查工作中的作用,本文探索新的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呈现现状,对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揭示该系统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为其发展与完善提供借鉴。方法把病理网络管理系统的软件应用于病理标本签收,患者信息、检查状况查询,病理诊断技术流程,切片蜡块归档,统计分析,数据刻录等方面,并对这些信息进行记录,归类和整理。结果病理网络管理系统运行正常,贯穿病理检查的全过程,从标本的接收、标本的各项检查,申请单的打印到病理报告的病区自发打印,真正做到一条龙服务,但系统偶尔有不稳定的现象发生。结论病理网络管理系统将病理检查各个工作环节相互之间紧密联合起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病理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 陆珍凤杜军夏春印洪林吴波石群立周晓军
- SYT在诊断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中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SYT在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monophasic fibrous synovial sarcoma,MFSS)的诊断及与其它梭形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MFSS36例、其它梭形细胞肿瘤32例,其中包括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7例、纤维肉瘤6例、平滑肌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7例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8例,检测SYT蛋白在上述病例中的表达。结果SYT在MFSS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1.67%(33/36),其中15例呈弥漫强阳性表达(〉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12例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50%~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表达。SYT在其他梭形细胞间叶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37%(19/32),其中6例呈弥漫强阳性表达(〉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7例呈不同程度的阳性表达,50%~80%的瘤细胞核呈强阳性。结论SYT蛋白在MFSS和其他梭形细胞肿瘤中均有较强的阳性表达,提示SYT抗体在MFSS与其他梭形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中作用有限。
- 蔡颖周晓军周航波吴波印洪林杜军陆珍凤
- 关键词:滑膜肿瘤肉瘤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
- 9例肠道良性淋巴样息肉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09年
- 良性淋巴样息肉(benign lymphoid polyp)是少见的良性病变,主要发生在肠道。本研究收集了9例肠道良性淋巴样息肉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病理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 涂频安晓静杜军张正祥张新华石群立周晓军
- 关键词:肠道病理学
- 脾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脾窦岸细胞血管瘤(LCA)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观察,并复习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3例LCA患者均为中老年男性,组织学上肿瘤由大小不等的、互相吻合的血管性腔隙组成,腔隙被覆低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1、CD8、CD68、Ⅷ因子和lysozyme(+),CD34和D2-40(-)。结论LCA是很少见的、仅发生在脾的血管肿瘤,CT和B超检查可以发现病变,确诊还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该肿瘤常伴有其他内脏疾病。
- 杜军吴波金行藻周航波石群立周晓军
- 关键词:脾肿瘤免疫组化
- 原发性甲状腺及肾脏多发癌伴肾脏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一例
- 2008年
- 患者女,35岁。因“左髋部疼痛1年,加剧3个月”于2008年4月入院。患者于2007年3月不慎扭伤后出现左髋部疼痛,左腹股沟处有轻压痛,伴轻微跛行,未重视。2007年12月自觉左髋部疼痛加重,在当地医院行X线检查,左髋臼上方见鹅蛋大小骨质缺损,边缘欠光整,遂行左髂骨肿瘤活检。病理经外院会诊意见为:左髂骨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癌组织中度分化,富于血窦,形成多个脉管和腺泡样结构,倾向甲状腺滤泡癌。后行PET/CT检查结果提示左髂骨恶性肿瘤及右侧甲状腺腺瘤可能性。
- 张正祥杜军马捷王海吴波石群立
- 关键词:甲状腺滤泡癌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多发癌原发性肾脏髋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