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黎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超声
  • 5篇超声诊断
  • 4篇婴幼
  • 4篇婴幼儿
  • 3篇小儿
  • 3篇高频超声
  • 2篇多普勒
  • 2篇套叠
  • 2篇髋关节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儿童
  • 2篇发育性髋关节
  • 2篇发育性髋关节...
  • 2篇高频超声诊断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肠套叠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吊带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李黎
  • 6篇左维嵩
  • 5篇陈俊
  • 4篇朱善良
  • 4篇周昕
  • 3篇周洁
  • 2篇刘廷会
  • 1篇杜宝峰
  • 1篇胡宝珍
  • 1篇姜斌
  • 1篇周峻
  • 1篇陈明生
  • 1篇张爱贤
  • 1篇黄磊
  • 1篇李梅
  • 1篇杨颖
  • 1篇盛玉

传媒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频超声在发育性髋关节异常早期诊断及随访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高频超声检查技术在6月龄内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 357例6月龄内临床疑似DDH的患儿行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通过观察双侧髋关节形态、发育及头臼匹配关系,测量髋关节α和β角度,并进行Graf分型诊断。结果按月龄分组(每1个月为一组)统计α和β角度值并进行分析。DDH阳性患儿经临床干预治疗后超声随访复查,4月龄以上且已出现骨化中心的患儿同时行X线检查。结果:1 357例受检婴幼儿,共计2 714个髋关节,超声检查发现正常髋关节2 584个(Ⅰ型,占95.21%),发育性髋关节异常者130个(Ⅱa~Ⅳ型,占4.79%)。其中45个发育欠成熟的髋关节(Ⅱa型)接受了超声复查的随访,41个恢复正常,4个发展为Ⅱb型;对后者与首次检查为异常(Ⅱb~Ⅳ型)的髋关节(共计89个),使用Pavlik吊带治疗,78个先后达到稳定复位;8个脱位髋经吊带治疗失败后,后期行X线确诊,手术开放复位加石膏固定;3个髋关节失访。结论:Graf法髋关节高频超声检查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在婴幼儿DDH的早期确诊和治疗随访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刘廷会陈俊朱善良左维嵩李黎周昕
关键词:超声检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婴幼儿
超声评估Pavlik吊带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异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Graf法髋关节高频超声波检查技术在Pavlik吊带早期治疗6个月龄内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评估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
刘廷会朱善良陈俊左维嵩周昕李黎
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联合应用对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探讨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检查联合应用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病例报告]给175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进行B型超声波和X线钡餐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测量幽门管长度、宽度及幽门肌厚度,X线钡餐检查观察对比剂透过食道和胃部情况,适时摄取X线检查片,并与手术所见进行比较.用B型超声波与X线钡餐2种检查联合应用诊断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未见假阳性.[讨论]2种检查结合具有互补性,可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陈俊张小军李黎左维嵩
关键词:钡餐检查HYPERTROPHIC幽门管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总结其不同原发病变的超声特点,提高超声检出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总结不同原发病所致的继发性肠套叠...
谷晓杰陈俊朱善良左唯嵩李黎周昕
关键词:高频超声继发性肠套叠儿童
高频超声诊断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诊断价值,总结其不同原发病变的超声特点,提高超声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儿童继发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术前超声诊断结果,总结不同原发病所致的继发性肠套叠...
谷晓杰陈俊左唯嵩李黎周昕朱善良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肠造瘘术后患儿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在肠造瘘术后患儿的后续治疗与康复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6例肠造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李黎
关键词:家庭肠造瘘患儿护理
文献传递
彩色多普勒诊断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被引量:1
1998年
对1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超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从定性、定位、定量三方面考查彩色多普勒诊断符合率,并分析了误诊病例。
左维嵩胡宝珍陈玉芬陈明生李黎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超声波诊断彩色多普勒儿童
小儿睾丸及附件扭转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附12例报告)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小儿睾丸及附件扭转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4例睾丸及附件扭转患者进行术前监测,用二维超声测定睾丸位置、大小、方向、形态、内部回声及周围组织病变,用彩色多普勒探查睾丸内血流情况,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切片相比较。结果:14例病例中,10例手术证实为睾丸扭转,其中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睾丸内未见血流显示,术中发现睾丸坏死,予以切除;2例彩色多普勒见少量星点状血流,术中发现睾丸尚有生机,予以保留。4例为附件扭转,手术切除扭转附件,睾丸、附睾得以保留。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在睾丸及附件扭转中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有助于早期诊断,可避免睾丸切除。
周洁李黎
关键词:小儿睾丸扭转彩色多普勒超声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实施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普外科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道重建术(Roux—en—Y吻合术)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分为研究组(EEN组)和对照组[全胃肠外营养(TPN)组],研究组术后48h起予以肠内营养;对照组术后常规予以TPN。比较两组患儿入院第1天和术后第7天体质量、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计数;比较两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平均拔胃管时间、胃肠减压引流总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有68例患儿完成了临床观察。两组术前体质量、身高、疾病分布、营养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EEN组的首次排便时间[(69.20±9.37)h比(84.73±5.12)hi、平均拔胃管时间[(110.48±5.47)h比(134.90±6.97)h]及胃肠减压引流总量[(202.31±32.89)ml比(258.70±25.52)m1]较TPN组显著提前或减少(均P〈0.001);术后第7天EEN组的体质量和血红蛋白与TPN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0.21±0.06)g/L比(0.14±0.05)g/L、(35.98±6.13)mg/L比(28.41±6.09)mg/L)明显高于TPN组(均P〈0.001);术后第7天免疫指标淋巴细胞计数及免疫球蛋白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0.05)×10^9/L比(0.69±0.06)×10^9/L、(0.67±0.09)g/L比(0.49±0.10)g/L,均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平均随访3—24个月,患儿术后恢复满意,生长发育良好。结论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术后EEN治疗可行、安全、有效,有助于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况,利于患儿术后恢复。
盛玉李梅姜斌黄磊杜宝峰周峻杨颖李黎张爱贤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婴幼儿
空气灌肠难复位的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
2009年
目的对空气灌肠难复位的小儿肠套叠的超声诊断进行总结,提高对复杂少见的小儿肠套叠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空气灌肠复位困难的小儿肠套叠的超声检查特点,并与空气灌肠进行对比。结果15例降结肠至乙状结肠肠套者空气灌肠均未整复,超声检查显示右中腹或左中下腹有"套筒征"、"靶环征"肿块影,套管直径较大,肠壁水肿增厚明显。10例回回结型肠套者中5例整复成功,5例未整复;超声检查显示右中腹有肿块影,形状不规则,可在同一切面出现两处"同心圆"征,也可在不同的两个切面出现完整的两个"套筒征"。结论难复位性小儿肠套叠在超声声像图上有独特之处,掌握其特点可提高超声对复杂性小儿肠套叠的检出率。
周洁左维嵩李黎
关键词:肠套叠空气灌肠超声诊断婴幼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