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立瑛

作品数:7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广播
  • 2篇调幅广播
  • 2篇信源
  • 2篇信源编码
  • 2篇源编码
  • 2篇中波
  • 2篇发射台
  • 2篇DRM
  • 1篇低能耗
  • 1篇电平
  • 1篇电视
  • 1篇调幅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平台
  • 1篇信噪比
  • 1篇中波发射
  • 1篇中波发射台
  • 1篇中波天线
  • 1篇射频
  • 1篇射频电平

机构

  • 6篇广东省广播电...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7篇李立瑛
  • 1篇罗新洪
  • 1篇陈巍艺
  • 1篇舒杰磊

传媒

  • 5篇广播与电视技...
  • 1篇西部广播电视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DRM数字中波广播的试验
长中短波广播已有很长的历史了,由于30MHz以下频段的有利的传播特性,用很少的发射机就可以实现大面积的覆盖。此外,调幅广播不存在高速移动接收问题,接收机也相对简单廉价。但是,模拟调幅广播的最大问题是传输质量较差,由于电离...
李立瑛
关键词:DRM信源编码调幅广播
文献传递
中波天线三工网络的设计关键被引量:2
2007年
中波发射台受发射场地的限制,开始考虑使用三工网络。本文详细介绍中波天线三工网络设计中的关键环节——阻塞网络的设计过程,并给出设计实例。
李立瑛
关键词:阻塞网络
DRM数字AM广播技术探析被引量:1
2004年
数字AM广播技术是传统模拟调幅广播目前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文章对这项新兴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性能作了详细的阐述 。
李立瑛
关键词:数字AM信源编码COFDMQAM复用
中波发射台全业务信息化平台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
2020年
本文介绍了中波发射台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发展和现状情况,并以此开创性地提出了台站自动化系统的改进方向,即"台站全业务信息化平台"。本文重点强调了台站全业务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数字化,并结合台站当前实际运营现状与经验,提出了台站全业务信息化平台的框架设计,以及多个子系统的建设需求。最后,本文对信息化未来方向进行了简要展望。
王祥舒杰磊李立瑛
关键词:中波发射台数字化自动化监控
数字调幅广播在两地发射台试验的探索与实践
2024年
本文通过在广东省不同城市的两个发射台进行数字调幅广播(DRM)技术试验,验证了DRM广播在提升收听效果、降低能耗和减少电磁干扰方面的显著优势。试验结果表明,DRM广播在对抗同频AM信号时展现出卓越的性能,并在多种传输路径和覆盖环境下均显示出优异的覆盖能力,同时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本次试验为DRM广播的测试和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李立瑛
关键词:数字调幅广播DRM同频干扰降低能耗
5G广播电视新动向及启示被引量:1
2024年
3GPP 5G广播电视标准颁布以来,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诸多国家进行了基于5G广播电视技术的试验和探索。2023年以来,国际5G广播电视领域新动向不断:第一,9月份3GPP为5G广播电视定义了“Band 108”等专用频段和“SDO”工作模式;第二,6月份ETSI在其新版5G广播电视标准中增加了紧急广播系统的章节;第三,2023年7月份美国FCC批准了在波士顿地区开展5G广播电视试验的申请,2024年1月又收到了二期试验申请。本文逐一介绍了这些新动向的背景和概况,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广电行业的启示。
李立瑛
关键词:BAND
DRM数字AM广播在广东省的三次试验被引量:1
2005年
文章详细介绍了DRM数字AM广播在广东省的三次试验情况,主要内容包括将现有的模拟发射机改成DRM模式发射机;测试两种模式下发射机的功率和效率;对数字AM广播(DRM)的中波覆盖、传统模拟双边带广播(DSB)的中波覆盖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测试,并在移动环境下对DRM进行了接收测试。第一、二次试验都是与美国Harris公司合作进行的,其系统优越的技术性能使试验获得了可贵的基础性数据,也促成了第三次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的成功进行。
李立瑛陈巍艺罗新洪
关键词:射频电平信噪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