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霞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龙门机床
  • 6篇机床
  • 5篇双驱动
  • 2篇动态补偿
  • 2篇双轴
  • 2篇统计模型
  • 2篇误差补偿
  • 2篇建模方法
  • 2篇横梁
  • 2篇多元线性回归
  • 1篇数控
  • 1篇数控系统
  • 1篇同步控制
  • 1篇前馈
  • 1篇前馈控制
  • 1篇误差补偿方法
  • 1篇进给
  • 1篇补偿方法

机构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李玉霞
  • 6篇赵万华
  • 4篇程瑶
  • 4篇杨清宇
  • 3篇张俊
  • 2篇何仲云
  • 2篇杜洋洋

传媒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4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统计模型的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进给误差补偿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进给误差补偿方法及模型,该方法基于两轴不同步误差现象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双驱动不同步误差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了统计分析模型,对双驱不同步误差进行指令前馈补偿,...
赵万华张俊李林雪杜洋洋蔺伟兴李玉霞
文献传递
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机电耦合特性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机电耦合特性的建模方法。解决了动梁式龙门机床耦合部分机械特性的解耦及建模问题,其关键在于考虑了动梁式龙门机床的负载在横梁之上运动的因素,解决了双驱两轴耦合部分的速度与力的解耦问题。本...
赵万华杨清宇李玉霞程瑶何仲云
双驱动进给系统同步功能实现与高精度控制
李玉霞
关键词:前馈控制
基于统计模型的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进给误差补偿方法及模型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进给误差补偿方法及模型,该方法基于两轴不同步误差现象的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找出双驱动不同步误差与各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建立了统计分析模型,对双驱不同步误差进行指令前馈补偿,...
赵万华张俊李林雪杜洋洋蔺伟兴李玉霞
文献传递
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动态不同步误差补偿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针对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动系统广泛存在的双驱不同步问题,测量并设计补偿控制器以补偿双驱动态不同步误差。首先规划了S形加减速曲线输入,利用光栅尺反馈测量出系统的不同步误差。然后设计了动态不同步误差补偿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实现了对双驱两同步轴动态不同步误差的补偿,其中PID控制算法的参数通过稳定边界法确定。最后,在DK-1200动梁式龙门数控机床上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补偿控制器的有效性。
程瑶赵万华李玉霞杨清宇
关键词:双驱动
动梁式龙门机床的双驱同步控制系统建模被引量:20
2012年
针对动梁式龙门双驱系统产生不同步误差的原因及机理进行了建模研究,提出了一种双驱动同步控制模型.其特色在于模型基于动力学理论分析,描述了双驱动两轴机械耦合特性及两轴摩擦力特性对于不同步误差的影响.为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以动梁式龙门铣床DK-1200为例,测量机床匀速及S型加减速运动下的两轴不同步误差,并与Matlab/Simulink的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具两轴摩擦特性及机械耦合特性的双驱同步控制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达0.861 8,所建模型能够有效反映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结构的运行状况,两轴机械耦合及摩擦力不同是解决双驱动不同步问题不可忽略的因素.
李玉霞赵万华程瑶张俊杨清宇
关键词:双驱动
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机电耦合特性的建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梁式龙门机床双驱同步机电耦合特性的建模方法。解决了动梁式龙门机床耦合部分机械特性的解耦及建模问题,其关键在于考虑了动梁式龙门机床的负载在横梁之上运动的因素,解决了双驱两轴耦合部分的速度与力的解耦问题。本...
赵万华杨清宇李玉霞程瑶何仲云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