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炜

作品数:23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湖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骨折
  • 4篇外科
  • 4篇疗效
  • 4篇内固定
  • 4篇颈椎
  • 4篇脊髓
  • 4篇脊髓损伤
  • 3篇血清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口
  • 3篇颈脊髓
  • 3篇颈脊髓损伤
  • 2篇多节段
  • 2篇多节段颈椎
  • 2篇多节段颈椎病
  • 2篇胸腰椎
  • 2篇腰椎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四肢

机构

  • 23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丽水市中心医...

作者

  • 23篇李炜
  • 12篇沈鹏
  • 9篇管国华
  • 8篇詹碧水
  • 8篇谢文龙
  • 7篇周国顺
  • 4篇罗斌
  • 4篇寿志强
  • 3篇姬亚峰
  • 3篇梅锦荣
  • 2篇蒋雪生
  • 2篇陈成东
  • 2篇李雄峰
  • 2篇陆骞
  • 2篇黄胜
  • 1篇李建有
  • 1篇王国荣
  • 1篇陈成冬
  • 1篇吴猛
  • 1篇郑华

传媒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2007年浙...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6~2020年我院中医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使用分析与建议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分析2016~2020年医院中医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使用情况,为促进其临床合理用药提出建议。方法:收集2016~2020年医院中医骨科中药饮片处方,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各亚类使用频率及合理用药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医院中医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使用量相对稳定,使用量占中药饮片使用量的比例平均为(70.01±0.86)%,且各亚类使用量由高到底分别为活血止痛药、破血消癥药、活血疗伤药、活血调经药。对40 880份中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处方进行评价,发现20 476份处方存在不合理用药,总占比50.09%,适用证不符7 487份,超量率9 768份,适用证不符+超量率3 221份。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为5 218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76%。结论:医院中医骨科活血化瘀类中药饮片使用量和各亚类使用频率基本稳定,但使用过程中存在药证不符和超剂量的情况,需加强处方的管理及用药患者的监测,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
李慧婷李炜
关键词:中药饮片中医骨科活血化瘀药用药分析
足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皮瓣修复
足背大面积皮肤软组织损伤是由于足部受到暴力挤压、辗挫和撕脱所致。由于皮肤软组织缺损造成足部肌腱、骨组织及关节腔外露,继发感染,即使通过换药植皮,因足背部缺少软组织,又是运动受力和摩擦的部位,植皮处容易反复破溃,影响足部行...
梅锦荣寿志强李炜王国荣
文献传递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效果观察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创伤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75例,随机分为微创组38例与传统组37例,分别采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相关指标、术后VAS评分、CRP水平变化、术后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腰椎术后综合征(FBSS)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FBSS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第3天、第7天VAS评分和术后不同时间点CRP水平微创组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比较,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复位效果相当。
李炜詹碧水周国顺
改良椎管内减压术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良椎管内减压术用于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4月因椎间盘源性腰痛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射频消融组和改良椎管内减压组,每组加例。根据13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评分。结果两组术前JOA、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椎管内减压组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JOA评分和VAS评分[(8.5±3.1)、(4.5±2.3)、(3.2±2.5)、(1.9±1.1)分和(2.1±0.5)、(1.4±0.5)、(1.1±0.3)、(0.7±0.1)分]均明显小于射频消融组[(14.7±2.6)、(10.3±1.9)、(813±2.1)、(5.6±1.4)分和(3.2±0.9)、(2.6±0.4)、(2.0±0.7)、(1.3±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椎管内减压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
李炜
关键词:减压术外科腰痛椎间盘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2005年
管国华谢文龙李炜沈鹏姬亚峰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膝关节
四肢神经卡压征的微创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介绍应用微创手术对四肢神经卡压征作神经松解术的特点及疗效。方法 对84例患者,4种神经卡压征(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和腓总神经卡压)在神经卡压部位作长3~5cm的小切口,用小直角拉钩的牵拉,潜行切断腕掌侧支持带、肘管及腓管,并扩大受压神经的显露部分。在放大6倍头戴式放大镜下对受压神经作神经外膜松解术。结果 术后随访3至24个月。21例臂丛神经血管受压征,17例有明显改善,2例轻度改善,2例无改善。25例肘管综合征中5例完全恢复,18例明显改善,2例未恢复。27例腕管综合征中11例症状完全消失,16例症状明显改善。11例腓总神经卡压征,6例明显改善,3例部分改善;2例未恢复。结论 小切口及利用显微外科技术作神经外膜松解术是治疗四肢神经卡压征的一种好方法。
梅锦荣周国顺管国华黄胜朱剑华陈成冬李炜寿志强
关键词:微创外科手术治疗神经松解术
小切口显微神经松解治疗腕管综合征27例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设计及应用小切口作腕管切开术 ,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远侧腕横纹远侧 1cm ,大鱼肌纹尺侧 0 .5cm作 2 .5~ 3cm切口 ,直视下切开腕横韧带 ,切除增生水肿的屈肌腱滑膜 ,在放大 6倍头戴式放大镜下显微松解正中神经。【结果】术后随访 3个月至 2年 ,2 5例症状完全消失 ,2例大部分症状缓解。拇、示、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 ,术后 9例大鱼肌萎缩者 ,肌萎明显改善 ,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无一例产生腕掌部瘢痕痛及尺神经、掌浅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直视下微创显微神经松解术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新方法。
梅锦荣李炜寿志强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目的评价颈椎椎管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结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颈椎病患者21例,对术前和术后JOA评分、椎管矢状径、颈椎生理曲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均获随访...
詹碧水周国顺陈成东蒋雪生李炜陆骞
关键词:椎管成形术微型钛板多节段颈椎病
文献传递
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方法选取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骨科四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2 480例,检测术后切口部位分泌物或脓液病原学及耐药性,检测术后血清IL-6、IL-8、PCT、CRP水平。根据是否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结果 2 480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19例,感染率4.80%。119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1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98株,革兰阴性菌47株,真菌6株。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41.72%;革兰阴性菌以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别占9.27%、8.61%和7.95%。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耐药率高,耐药率分别为87.30%、84.13%和82.54%。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拉定、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红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10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均为100.00%。感染组血清IL-6、IL-8、PCT、CRP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t=150.501、176.323、201.177、204.384,P均<0.05)。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病原菌耐药率较高,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血清IL-6、IL-8、PCT、CRP水平升高。
李炜邱盛强罗斌沈鹏寿志强
关键词:四肢骨折内固定切口感染病原菌白细胞介素-8
急性中央颈脊髓损伤的治疗
急性颈中央脊髓损伤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肢运动神经功能受损明显而下肢受累较轻或不受累,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障碍及(或)括约肌功能障碍。我院1990年1月-2004年1月收治48 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32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谢文龙管国华李炜沈鹏詹碧水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