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尚
- 作品数:97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 基于FISH技术的儿童白血病MLL基因断裂的检测意义
- 黄俊丁丽霞梁欢欢李本尚
- 先天性骨髓衰竭综合征的分子诊断及HSCT治疗
- 目的 先天性骨髓衰竭是一组异质性的以骨髓衰竭、先天畸形以及高恶性肿瘤风险为特征的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使患者恢复正常造血的有效治疗方法,由于分子诊断水平的严重落后,国内相关研究罕见报道.方法 建立基于二代测序技术为...
- 李倩罗长缨李本尚王坚敏罗成娟丁丽霞陈静
- 门冬酰胺合成酶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细胞内门冬酰胺合成酶(asparagines synthetase,AS)的表达水平与白血病细胞对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耐药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筛查发现AS启动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研究它们对AS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及寻找对L-asp治疗反应具有影响的个体遗传因素。对82份白血病标本和45份非白血病标本直接测序,筛查AS启动子区的SNP;用实时定量PCR法测定相应标本中的ASmRNA水平。通过对被筛SNP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的AS表达水平的统计分析,判断被筛SNP是否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被测AS启动子片段内共发现3个SNP位点。分别是-239C/T,-92G/A和-62A/T。其中-92A等位基因在白血病患儿中的发生频率高于非白血病(P<0.05)。AS表达在该SNP的各种基因型个体间存在差异,基因表达水平由高到底依次为GA杂合子型>AA纯合子型>GG纯合子型(P<0.01)。结论:-92A等位基因变异可能与白血病的某些特征相关,并且这个等位基因变异的存在与AS基因的高表达相关。
- 罗长缨李本尚帖利军顾龙君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单核苷酸多态性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新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为一组起源于T或B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约85%均来源于B淋巴细胞.NHL临床与生物学上具有很高的异质性,并且诊断、治疗及预后亦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诊断与治疗水平的提高,大部分NHL患者均可获得长期缓解,但是部分复发/难治性NHL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不容乐观.近年来,过继细胞免疫治疗(ACT)发展迅猛,尤其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治疗复发/难治性NHL方面进展迅速,其中靶向针对NHL细胞表面的CD19、CD20、CD30等抗原的CAR-T逐步成为治疗NHL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本文拟从CAR-T的构建、临床治疗NHL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性能优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王天怡汤静燕李本尚
- 关键词:过继细胞免疫治疗
- 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研究
- 目的 探讨儿童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A)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2年7月至2012年5月于本中心完成allo-HSC...
- 覃霞李本尚殷敏智陈静江华罗长缨王坚敏罗成娟周敏叶启东沈树红
- 儿童CAR-T细胞治疗中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治疗技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免疫疗法在治疗复发、难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原理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T细胞表面表达外源性的嵌合抗原受体蛋白,靶向肿瘤特异性抗原,针对肿瘤细胞发挥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而杀伤肿瘤细胞。与此同时,CAR-T免疫治疗也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最需关注的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CRS处理不当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该文主要从CRS发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分级与临床处理等方面阐述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R-T免疫治疗中CRS的研究进展。
- 杨静李本尚
- 关键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左旋门冬酰胺酶抗白血病作用与胞周Asn水平的关系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处理后培养基中4种氨基酸(Asn、Aspa、Glu和Gln)水平的改变,初步探讨L-Asp的抗白血病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试剂盒检测L-Asp对8种常见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株(U937,HL-60,Jurkat,NB4,THP-1,Namalwa,Karpass299,K562)的增殖抑制作用(IC50);高压液相色谱(HPLC)检测培养基中上述4种氨基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L-Asp在0.01U/mL作用4h或1U/mL作用5h就可以达到培养基中氨基酸水平的耗竭。但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细胞对L-Asp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最为敏感的细胞株为U937,而Karpass299和K562天然耐药。各种细胞株对L-Asp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在较低的药物浓度下,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处于较低的水平,而药物浓度增加后,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结论耗竭Asn并非L-Asp发挥作用的有用指标,不同肿瘤对L-Asp的敏感性存在于细胞内部对这种氨基酸缺乏的反应性。L-Asp耗竭Asn只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L-Asp的抗白血病作用与其剂量存在量效关系,因此临床上使用较大剂量L-Asp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非常重要。
- 李本尚罗长缨何映谊江华顾龙君
- 关键词:左旋门冬酰胺酶白血病门冬氨酸细胞株
- PRPS1突变驱动儿童ALL复发的分子机制研究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是造成我国儿童因病致死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众多临床和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西方发达国家儿童A...
- 李本尚沈树红陈静汤静燕
- 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儿童遗传性血液病分子诊断方法的建立
-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儿童遗传性血液病分子诊断技术panel和技术体系.
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数据库搜索及可能参与儿童遗传性血液病发病的pathway分析等方法,获得各种儿童遗传性血液病及其致病基因...
- 李本尚丁丽霞黄小航梁欢欢陈静顾龙君
- 关键词:分子诊断致病基因
- 文献传递
- 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药物浓度测定的研究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 测定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Ⅳ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接受大剂量阿糖胞苷(HD AraC)和常规剂量阿糖胞苷(SD -AraC)治疗时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了解HD AraC的体内药物代谢规律,并验证其疗效优越性。方法 予HD AraC(2.0 g/m2)治疗时,在特定时间点分次采集对侧肘静脉血,并于血药浓度高峰时(静脉滴注120 min)采集脑脊液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Ara- C、Ara- U标准品测定血和脑脊液标本的Ara- C和Ara- U浓度,并绘制血浓度变化曲线。结果 应用HD- AraC治疗时,Ara -C平均高峰血药浓度为(49.94±26.03)μmol/L,Ara -U平均高峰血药浓度为(162.10±108.06)μmol/L,分别达到SD AraC治疗时血药浓度(1.07μmol/L和6.81μmol/L)的近50倍和25倍。脑脊液中Ara C和Ara- U的浓度均值在血药浓度达到峰值(静滴滴注120 min)时分别为(5.93±4.01)和(20.98±10.41)μmol/L。同时发现,Ara -U浓度明显高于Ara -C浓度;药物浓度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结论 应用HD- AraC治疗可明显提高药物血浓度,脑脊液中也能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水平,是达到显著临床疗效的药理学基础。但药物浓度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尚需进一步进行药物代谢相关研究,为今后个体化治疗创造条件。
- 谢晓恬李本尚李莉廖雪莲石苇
- 关键词:大剂量阿糖胞苷药物浓度测定血浆ARA-C脑脊液标本肘静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