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华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青岛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50例脑瘫患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03年
- 孙云李晓华
- 关键词:脑瘫心理健康患者家长心理应激
- 青岛市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及恒牙萌出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01年
- 作为混合牙列期,学龄前期儿童牙颌健康状况好坏,对其一生口腔健康的影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儿童龋病的报道较多,而此期恒牙萌出情况的报道甚少.为了解我市学龄前儿童牙颌现状,于1999年春季进行了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及恒牙萌出现状调查,现报告如下.
- 王文媛李晓华何怡峰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患龋率
- 50例脑瘫患儿母亲心理健康评价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脑瘫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对我院门诊确诊的 5 0例脑瘫患儿母亲采用与正常儿童母亲 1∶ 1配对方法 ,填写症状自评量表 ( SCL- 90量表 )。 结果 脑瘫患儿母亲 SCL- 90量表评分除因子 9(精神病性 )外 ,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2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脑瘫患儿母亲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 ,SCL- 90得分越高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P<0 .0 5 ) ,母亲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不同 ,SCL- 90得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5 )。 结论 脑瘫患儿母亲较正常儿童母亲出现更多、更为严重的躯体。
- 孙云龑李晓华刘秀莲
- 关键词:脑瘫患儿母亲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 α-D_3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
- 2004年
- ①目的 观察α D3 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②方法 选择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病儿 78例 ,随机分为两组 ,α D3 组 4 0例 ,应用α D3 0 .12 5~ 0 .375 μg/d口服治疗 ,疗程 30d ;VitD3 组 38例 ,应用VitD3 15~ 2 0万单位行一次性肌肉注射治疗 ,观察两组病儿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均值变化。③结果 两组病儿治疗前后相关临床症状、血BALP变化、血清钙磷均值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χ2 =0 .0 3~ 0 .39,t=0 .2 8,P >0 .0 5 )。④结论 α D3 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可靠。
- 何怡峰张立琴王文媛戴向芬李晓华
- 关键词: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
- 维生素E、维生素C在肥胖儿童中抗氧化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探讨VitE与VitC在肥胖儿中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 检测 62例肥胖儿童服用VitE和VitC前后血浆VitE、VitC、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过氧化脂质 (LPO)水平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结果】 在肥胖儿童组 ,除LP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外 (P <0 .0 1) ,血浆VitE和VitC及红细胞SOD值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服药后VitE和VitC血浆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SOD值高于服药前 ,LPO降低 (P <0 .0 5 )。 【结论】 肥胖儿童患者可能存在抗氧化机能降低现象。
- 李晓华王文媛何怡峰于双玉崔荣太
- 关键词:肥胖儿维生素E维生素C超氧化物歧化酶
- 147名单纯肥胖儿膳食调查被引量:2
- 2003年
- 王文媛何怡峰李晓华于双玉
- 关键词:膳食蛋白质脂肪
-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初产妇身心健康状况。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02年5月1日~6月1日间在我院建卡的孕妇(初次妊娠)120人,分别在孕早期及产后1月,运用SCL-90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初产妇产后SCL-90量表中因子1(躯体化)、因子5(焦虑)得分较高,分别为2.34分、2.22分,均属轻度;与孕早期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社会、家庭、医务人员应广泛关注初产妇的身心健康。
- 孙云龑李晓华
- 关键词:初产妇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