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鞍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惠玲
作品数:
6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梅节
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
李树浓
中山医科大学
朱振宇
中山医科大学
葛慧
中山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
李梅
江门市中心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1篇
文化科学
主题
2篇
细胞
1篇
胸腺
1篇
胸腺细胞
1篇
血糖
1篇
血小板
1篇
血小板聚集
1篇
氧自由基
1篇
营养
1篇
营养状况
1篇
荧光
1篇
荧光法
1篇
再生障碍性贫...
1篇
再障
1篇
再障小鼠
1篇
造血
1篇
造血细胞
1篇
造血细胞凋亡
1篇
障碍性贫血
1篇
食品
1篇
实验教学
机构
6篇
中山医科大学
1篇
江门市中心医...
1篇
广东省中山市...
作者
6篇
李惠玲
3篇
梅节
2篇
李梅
2篇
葛慧
2篇
朱振宇
2篇
李树浓
1篇
李洪广
1篇
潘景轩
1篇
钟毓瑜
1篇
陶亮
1篇
马静
1篇
林敬本
传媒
1篇
现代康复
1篇
中国免疫学杂...
1篇
中山大学学报...
1篇
中国病理生理...
1篇
营养学报
1篇
广东卫生防疫
年份
1篇
2000
2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7
1篇
1996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 观察牛磺酸 (taurine,Tau)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血小板中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在以链佐霉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上 ,测定血糖以及二磷酸腺苷 (ADP)、凝血酶 (Thr)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中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活性、丙二醛 (MDA)的含量。结果 糖尿病大鼠的血糖、以 ADP、Thr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 ;血小板中 SOD活性及血小板计数下降、MDA含量升高。Tau治疗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显著降低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中 SOD的活性、MDA的含量及 ADP、Thr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无显著改变。结论 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可能与血小板中氧自由基代谢异常有关。Tau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 ,但对其血小板功能和血小板中氧自由基的代谢无明显的影响。
葛慧
陶亮
于雯
揭秉章
梅节
李惠玲
关键词:
糖尿病
牛磺酸
血糖
氧自由基
糖皮质激素诱导大鼠胸腺细胞程序性死亡研究
被引量:15
1996年
用甲基强的松龙(MPS)与大鼠胸腺细胞共同培养,4h后胸腺细胞超微结构显示胞浆及核固缩,形成大量空泡,而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变化不大,DNA电泳分析有大量小分子片段,分子量为180bp的整倍数,呈梯状结构。结果提示MPS可诱导胸腺细胞程序性死亡。
潘景轩
朱振宇
李惠玲
李树浓
关键词:
胸腺细胞
细胞程序性死亡
裂解
糖皮质激素
荧光法与比色法测定食品中总维生素C实验条件探讨与比较
1999年
李惠玲
林敬本
李梅
梅节
关键词:
食品
荧光法
比色法
外科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康复及影响因素分析
1998年
目的:调查分析外科择期手术病人的术前、术后营养状况。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营养素摄入调查。结果:病人术后的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各项营养状况评价指标均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影响病人术后营养状况的主要因素有病人术前的身体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T),术后病人能量及蛋白质的摄入量。
马静
陈彩芳
李梅
李惠玲
李洪广
钟毓瑜
关键词:
术前营养
术后营养
康复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探讨
被引量:4
1999年
通过在实践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讨, 寻求更佳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水平.
李惠玲
梅节
葛慧
关键词:
实验教学
免疫介导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凋亡
被引量:9
1997年
以重组的GMCSF和IL3作为造血细胞存活因子,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与再障小鼠淋巴细胞共培养,同时设立正常骨髓细胞组、再障小鼠脾淋巴细胞培养组及正常-骨髓细胞和正常脾淋巴细胞共培养组等三个平行对照组,分别于培养第0、2、4、8、12、18、24、36h收取标本,结果表明实验组第8h后各时点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凋亡:(1)流式细胞仪所测凋亡细胞百分率,实验组在第8、18、24、36h分别为38.7、40.3、54.5、73.8、67.9,明显高于各对照组。(2)电镜观察发现第8h后实验组骨髓细胞发生皱缩,电子密度增高,质膜出现芽状突起,染色质分布于核的周边·(3)核DNA裂解分析表明,第8h后实验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梯状”条带,呈180bp的整数倍,DNA裂解百分率也明显高于各对照组,对照组未出现“梯状”电泳条带·结果表明再障淋巴细胞诱导骨髓造血细胞发生凋亡。提示设法阻断或抑制造血细胞凋亡过程可望成为治疗再障的新靶点。
朱振宇
李惠玲
王盛巍
李树浓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细胞
免疫介导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