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情操

作品数:39 被引量:99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9篇耐药
  • 7篇整合子
  • 7篇碳青霉烯
  • 7篇青霉烯
  • 6篇耐药性
  • 6篇基因
  • 5篇碳青霉烯类
  • 5篇青霉烯类
  • 4篇肉汤
  • 4篇肉汤稀释法
  • 4篇稀释法
  • 4篇克雷伯菌
  • 4篇肺炎克雷伯
  • 4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单胞菌
  • 3篇血液
  • 3篇药性分析
  • 3篇仪器
  • 3篇仪器法
  • 3篇纸片法

机构

  • 33篇宁波市医疗中...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第六医...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3篇李情操
  • 18篇吴巧萍
  • 7篇卢雯君
  • 3篇赵玉杰
  • 2篇方平
  • 2篇魏取好
  • 2篇邬露丹
  • 2篇陈巍
  • 2篇俞璐敏
  • 2篇孙琦
  • 1篇郑亚华
  • 1篇陆才德
  • 1篇刘涓
  • 1篇李娟
  • 1篇符聪
  • 1篇叶红
  • 1篇王静玉
  • 1篇胡礼宏
  • 1篇江琰笛
  • 1篇章慧斌

传媒

  • 11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农村卫生...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酶免疫层析技术和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碳青霉烯酶型检测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了解酶免疫层析技术(金标法)和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在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方面的性能和差异,为实验室检测和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宁波地区多中心医院临床非重复分离的CRKP共150株,分别用金标法、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PCR法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并以PCR法作为参考方法,对2种检测方法的酶型检测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 在150株实验菌株中发现,共有142株CRKP携带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其中携带KPC-2型的菌株,共有92株,占比为61.3%;携带NDM-1型的菌株有22株,占比为14.7%;携带IPM-1型的菌株有12株,占比为8.0%;未检出VIM-1、VIM-2和IMP-2型基因。以PCR方法作为参考方法,通过酶抑制剂增强试验检测出产A类酶、B类酶和D类酶的菌株灵敏度分别为93.5%、88.2%和100.0%。通过金标法检测对于各基因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90%。结论 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和金标法在检测CRKP碳青霉烯酶型上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且操作简单方便,适宜在临床实验室开展。
王佳男李情操裘雪丹吴巧萍黄子怡
肝移植患者术中大量输血与术前实验室指标的分析研究
2023年
目的 对患者术中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肝移植患者手术前实验室指标对预测手术中大量出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9月本院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患者197例,根据术中是否大量输血,分为大量输血组与非大量输血组,比较2组间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与预后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中大量输血组BMI、RBC、PLT、Fib、TP等指标低于非大量输血组,PT、INR、TBIL、CRE、BUN、MELD评分、ICU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高于非大量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RBC、PLT、PT和INR是术中大量输血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OC曲线预测术中大量输血,RBC-PLT-PT-INR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高(0.791)。结论 术中大量输血组患者红细胞指标低、凝血功能、肝肾功能指标较差,患者术前补充红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来纠正贫血和凝血功能,该方式是防止术中发生大量出血、增强术后预后的有效方式之一。
陈科达张巧巧陈巍李情操刘珍卢根杰
关键词:肝移植大量输血预后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关键miRNA和治疗靶点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方法寻找影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的关键miRNA和治疗靶点。方法 对GEO数据库中的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检索筛选,获取DLBCL相关的非编码RNA(miRNA)表达芯片GSE173080,利用在线分析工具GE02R对芯片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通过miRWALK软件预测靶基因,并进行miRNA和靶基因的负相关分析。利用DAVID软件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STRING软件建立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此外,通过GEPIA数据库进行靶基因的表达验证。结果 共筛选出34个差异表达的miRNA,包括28个表达上调的miRNA和6个下调的miRNA。结论 hsa-miR-193a-3p、hsa-miR-212-3p和hsa-miR-28-5p是影响DLBCL的关键的肿瘤抑制miRNA,其对应的靶基因为将来DLBCL的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相关依据。
赵荣青郭菲张威屠艳烨李情操吴巧萍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物信息学靶基因
非等容血液稀释对全髋置换术患者血浆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羟乙基淀粉行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nisovolemic hemodilution,ANIH)后围术期血浆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ANI...
邬露丹俞璐敏李情操孙琦刘涓章慧斌
关键词:急性非等容血液稀释全髋置换术血浆蛋白
文献传递
肝移植术中血浆输注对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4 h内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肝移植手术中血浆输注对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6月本院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患者150例,根据术中是否输注血浆分为输血浆组与非输血浆组,比较2组间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 术中输血浆组患者血小板(PLT)指标低于非输血浆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ICU住院天数、住院天数等指标均高于非输血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OC曲线预测术中输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的曲线下面积最高(0.64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是术中血浆输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中输血浆组的患者凝血功能、肝功能指标较差,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前调整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是防止术中大量出血、增强手术后预后的方式之一。
陈科达张巧巧陈巍李情操卢根杰朱霞蔚
关键词:肝移植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本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学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ICU被确认为VAP的培养阳性标本,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VAP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前5位为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6年间鲍曼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及复方新诺明;铜绿假单胞菌对氨曲南;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吡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旋氧氟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红霉素和奎奴普丁/达福普汀等耐药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本院VAP感染耐药状况逐年严重,因此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现象发生。
屠艳烨李情操吴巧萍裘丽佩赵玉杰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耐药监测
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性及不同检测方法差异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敏感性以及不同方法检测存在的差异,为实验室药敏检测和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年—2021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150株,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和纸片(K-B)法检测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体外的敏感性,分析3种药敏检测方法所存在的差异。结果 微量肉汤稀释法和E-test法检测CRKP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68.0%和67.3%;E-test法检测的MIC值高于标准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test法和K-B法的方法学误差分析均在标准范围内;以微量肉汤稀释法为参考标准,K-B法测得头孢他啶/阿维巴坦抑菌圈为20 mm的MIC值为4.00μg/ml, CA值为0.0%,低于标准参考值;K-B法抑菌圈直径KB值与微量肉汤稀释法MIC值之间方差分析,KB值与MIC值存在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1x+496.62,r2=0.617,P<0.01。结论 本地区CRKP菌株对于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具有较高的敏感性,E-test相对参考方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适合在临床实验室推广。
裘雪丹李情操吴巧萍
关键词:微量肉汤稀释法E-TEST法K-B法
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检测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中整合子的分布及可变区中基因盒的类型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为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对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2-2014年临床分离的336株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第1、2类整合子进行筛查,并对整合子阳性菌株的可变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采用WHONET5.6和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36株临床菌株中第1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共有42株,阳性率为12.5%;没有筛选到第2类整合子阳性菌株;4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中,23株可变区基因盒为aadA6△-orfd,10株可变区基因盒为aadA6△-ISPa21-aadA6△-orfd,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其余9株可变区未整合基因盒;整合基因盒aadA6△-orfd菌株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未整合基因盒菌株组(P<0.05);而整合基因盒aadA6△-ISPa21-aadA6△-orfd菌株组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介于上述两组之间;42株整合子阳性菌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妥布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57.1%、73.8%、85.7%、80.9%、95.2%、83.3%和88.1%,均显著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P<0.01)。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的携带率相对较低,可变区所携带的耐药基因主要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基因,基因盒与菌株的耐药性呈高度相关,整合子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机制参与耐药表型的产生。
李情操卢雯君吴巧萍魏取好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整合子可变区耐药性
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探讨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中获得RA的数据集,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分析RA患者和正常对照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将其与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RDEGs)。对FR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使用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绘制ROC曲线验证关键基因预测RA的效能。使用CoreMine在线数据库分析预测相关中药,对关键基因的靶标蛋白与中药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筛选出18个FRDEGs,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和免疫相关反应通路。PPI分析得到7个关键基因,其中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DKN1A)基因、双特异性磷酸酶1(DUSP1)基因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8等3个关键基因诊断RA的AUC分别为0.875、0.812和0.804,可作为RA的诊断标志物。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来自姜黄、黄芩和灵芝的主要成分豆甾醇、β-谷甾醇和(4R)-4-戊酸与关键基因结合稳定,其中β-谷甾醇与CDKNA1的对接结合能最低。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CDKN1A、DUSP1和MAPK8等3个治疗RA的潜在关键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为后续研究铁死亡相关基因在RA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李玉杰吴巧萍李情操赵荣青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生物信息学网络药理学
宁波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基因亚型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宁波地区不同年龄阶段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基因亚型的分布情况,为预防HPV感染和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NA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对1 085例妇科门诊和住院就诊人群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1 085例女性标本中检出HPV阳性者185例,总阳性率为17.05%,其中单纯高危基因型165例(89.19%),低危基因型15例(8.11%),高危型与低危型混合感染5例(2.70%)。高危型以HPV52(4.14%)感染为主,其次为HPV16(2.67%)和HPV58(2.67%),低危型以HPV11(0.92%)感染为主。各年龄组均以单重感染为主,其次为二重感染。在5个年龄组中,≤29岁女性HPV阳性率最高,40岁~59岁高危型HPV感染率出现一个高峰。结论宁波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单重感染为主,高危亚型的感染具有一定优势,以HPV52、HPV16和HPV58为主要感染亚型。同时也表明HPV基因类型的感染存在区域差异。
穆银玉孙琦李情操裘真
关键词: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年龄分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