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兴 作品数:24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 佛山市中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佛山市科技发展专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2月于佛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85例AI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予单纯康复训练,观察组予电针联合康复训练,以2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于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第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定患者病残程度,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mRS评分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mR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第90天,观察组mR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42/43)优于对照组80.95%(34/43)(P<0.05)。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显著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减轻残障,且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詹杰 洪逸铭 谭峰 李广兴 金培群 周孝琨 林东雄关键词:电针 康复训练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功能 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观察VitalStim电刺激对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本院住院的脑梗死伴吞咽困难的中老年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奇数号为对照组,偶数号为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VitalStim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价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SS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SWAL-QO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刺激疗法可提高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李晓纯 周尤成 张明霞 李广兴关键词:电刺激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运动再学习技术结合头体电针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运动再学习技术结合头体电针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方法:5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在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运动再学习技术结合头体电针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结合头体电针治疗。治疗时间30天。治疗前(治疗开始第1天)、治疗中(开始治疗第15天)、治疗后(开始治疗第30天)做简化Fugl—Meyer、Barthel指数评测。结果:治疗组运动功能的改善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具有较好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再学习技术结合头体电针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李广兴 丁德权 张明霞 周孝琨关键词:脑卒中 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致感觉功能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正中神经损伤感觉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2例正中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二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加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加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于治疗的第1天、第10天、第20天进行康复评定,比较两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弥可保穴位注射结合电针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正中神经损伤患者的感觉功能。 丁德权 谭峰 李广兴 张明霞 陈景梅 林东雄关键词:弥可保穴位注射 电针 正中神经损伤 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CD62P阳性表达率及TNF-α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观察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盐酸川芎嗪等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盐酸川芎嗪等常规治疗。用流式细胞仪和电化学发光等技术,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第2周CD62P的阳性表达率与TNF-a水平。用简化Fugl Meyer法及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组第1周、第2周后CD62P、TNF-a水平较对照组差异降低(P<0.05);治疗组第1周后Fugl Meyer下肢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第2周后Fugl Meyer下肢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发育疗法能促进ACI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其对血小板活化、细胞因子的影响机制尚待进一步探讨。 丁德权 谭峰 顾卫 李广兴 周孝琨 刘晓丽 张明霞关键词:神经发育疗法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CD62P 肿瘤坏死因子 电刺激结合电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观察电刺激结合电针、吞咽训练治疗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第2天开始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刺激结合电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2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第10天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刺激结合电针、吞咽训练治疗能更加明显地改善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丁德权 谭峰 顾卫 万赛英 刘晓丽 李广兴 张明霞 莫玉献关键词:电刺激 脑卒中 吞咽训练 吞咽障碍 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CD62P阳性表达率及TNF-α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和盐酸川芎嗪等常... 丁德权 谭峰 顾卫 李广兴 周孝琨 刘晓丽 张明霞关键词:神经发育疗法 急性脑梗死 血小板CD62P 肿瘤坏死因子 文献传递 电刺激加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电刺激加电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统一标准,选择2004年1-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 例,按入院时间顺序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0例)... 丁德权 谭峰 顾卫 刘晓丽 李广兴 钟俊鑫 莫玉献 张明霞关键词:急性脑梗死 文献传递 神经发育疗法对急性脑梗死CD62P阳性表达率及TNF-α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神经发育疗法(NDT)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按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统一标准,选择2006年1~6... 丁德权 谭峰 李广兴 周孝琨 张明霞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观察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对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用清开灵注射液配合加味牵正散,对照组 用地塞米松,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 率为96.0%,对照组为92.0%,两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 论 清开灵注射液合加味牵正散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吴海科 顾卫 谭峰 黄涛 王金良 李广兴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 加味牵正散 面神经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