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宽 作品数:28 被引量:162 H指数:6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喉罩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在学龄儿术中的应用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学龄小儿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拟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硬膜外组(C组),每组30例。观察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结果:在T1、T2、T3,L组SpO2显著优于C组(P<0.05)。C组T1时HR与T0比较明显增快,并且快于L组T1时间点(P<0.05)。L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L组呛咳、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喉罩可安全地用于学龄儿童的麻醉,尤其对呼吸道的管理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程峰 李家宽 郑立东 王涛关键词:全身麻醉 喉罩 小儿 1200例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原因分析及防治 被引量:58 2011年 目的分析1 20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的原因,提出合适的防治策略。方法观察1 200例气管内全麻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躁动程度(按0~3级评估);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程度;不同手术类别、麻醉方法、性别、性格、血型发生术后躁动的比例;拮抗催醒、术后镇痛及拔管时机与术后躁动的关系。结果 258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21.50%。各种不良刺激所致术后躁动的发生比例中疼痛占53.49%、气管导管刺激占30.23%、尿管刺激占8.91%、心理应激占3.48%、其他因素占3.88%。术后躁动发生率以胸外科手术病人最高,静吸复合全麻高于全凭静脉麻醉,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外向型性格者多于内向型性格者,A型血型者明显多于其他血型者;术毕使用拮抗催醒药易发生术后躁动;术后镇痛和苏醒前拔管可明显降低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论疼痛刺激是导致术后躁动最主要的原因。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和合理的麻醉管理,避免拔管时不良的躁动刺激,并给予充分的术后镇痛,可明显减少或避免术后躁动的发生。 李仁虎 李元海 徐露 邬薇薇 李家宽 郑立东 杨松保关键词:全身麻醉 术后躁动 Narcotrend监测复合Supreme喉罩通气在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麻醉趋势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监测复合Supreme喉罩通气在患者全身麻醉中应用的优越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全麻患者80例,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Narcotrend监测组(N组,n=40)和常规监测组(C组,n=40)。术中,C组全麻药用量依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平时用药经验进行调控;N组全麻药用量依据NTI进行调控。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驻留时间;记录术中全麻药用量和患者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N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驻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全麻药丙泊酚的用量显著减少(P<0.01);全麻药咪达唑仑、舒芬太尼及罗库溴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rcotrend监测能减少患者全麻药用量,缩短苏醒时间,加快全麻后恢复;Supreme喉罩的使用能降低患者围术期相关并发症,提高麻醉质量。 李仁虎 李家宽 郑立东 李建军 杨松保 张振云关键词:SUPREME喉罩 全身麻醉 臭氧浴联合镇痛复合液痛点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医用臭氧浴联合镇痛复合液痛点阻滞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12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膝关节臭氧浴联合痛点阻滞组(A组,n=60)和痛点阻滞组(B组,n=60),A组先予关节腔内3-4次30μg·ml^-1臭氧冲洗,后行痛点镇痛复合液多点阻滞,B组单纯镇痛复合液痛点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和治疗后6个月疗效评定。结果 A组患者优良率(优+良)为85%,有效率(优+良+中)达93.3%,B组优良率为61.7%,有效率达78.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医用臭氧浴联合镇痛复合液痛点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程先青 李仁虎 李建军 李家宽 刘泽鸿关键词:骨关节炎 止痛 轻比重罗哌卡因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轻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轻比重罗哌卡因进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50例高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麻醉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的变化情况,总结轻比重罗哌卡因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50例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麻醉后T1、T2、T3、T4、T5各时间点MAP、心率、SpO2监测结果与麻醉前(T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轻比重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有明显的可行性。 徐忠厚 李建军 郑立东 李家宽关键词:轻比重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高龄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体会 2006年 目的:观察腰麻与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用于下肢骨折手术的优越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下肢骨折手术70例,随机分为两组,CSEA组(Ⅰ组,n=35),CEA组(Ⅱ组,n=35)。选L2-3或L3-4间隙,工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2mL加10%GS 1mL,然后拔出脊麻针向头置管于硬膜外腔。病人取仰卧位,测定并调整麻醉平面。Ⅱ组直接实施硬膜外穿刺,置管,给予0.5%布比卡因,根据手术要求分次追加局麻药。结果:工组局麻药用量明显少于Ⅱ组(P〈0.01)。术中切皮与骨性操作时VAS评分与镇痛质量评价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起效快,可以同时发挥两种麻醉方法的优势,在下肢骨折手术方面,明显优于单纯CEA麻醉。 李家宽 张桃福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 硝酸甘油滴鼻用于老年病人围拔管期的临床观察 2004年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滴鼻用于老年人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老年择期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成硝酸甘油组(n=20)和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干拔管前10min,将双侧鼻腔分泌物及血液吸净后应用0.02%硝酸甘油4ug/kg滴鼻;对照组于拔管前不用硝酸甘油。分别观察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1min、3min、6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计算出收缩压心率乘积(RPP)。结果:硝酸甘油组患者在拔管即刻,拔管后1min、3min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拔管前5min、拔管后6min各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硝酸甘油滴鼻能有效抑制拔管引起心血管反应,尤其对老年病人有利。 张桃福 李家宽关键词:硝酸甘油 老年病人 血流动力学 芬太尼静脉预注复合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芬太尼静脉预注射复合七氟醚吸入用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LC患者80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单纯七氟醚吸入麻醉,B、C、D三组于七氟醚吸入诱导前1min分别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2μg/kg、4μg/kg,四组病人均成功置入喉罩,七氟醚持续吸入。麻醉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并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用药、肢动情况,观察有无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四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发生。麻醉诱导后四组患者MAP均有所下降(P<0.05),D组较A、B、C组下降明显(P<0.01)。D组诱导后HR一过性下降(P<0.05)。麻醉及术中D组呼吸抑制发生率较A、B、C组多。D组PETCO2较麻醉前升高(P<0.05)。诱导时间A组明显长于C、D组(P<0.05),苏醒时间D组明显长于A、B、C组。术中七氟醚的用量C、D组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C、D组(P<0.05)。A、B组置入喉罩时及术中有肢动发生。结论七氟醚经喉罩吸入在LC中麻醉效果确切、安全。七氟醚吸入诱导前1min静脉预注芬太尼,可以缩短诱导时间,减少七氟醚的用量及副作用,且2μg/kg的芬太尼剂量较佳。 王雷 李家宽关键词:芬太尼 七氟醚 喉罩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喉罩下全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LC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全凭静脉组(B组)。A组采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维持,B组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和罗库溴铵麻醉维持。监测并记录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喉罩拔除时间,观察恢复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中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拔管时间短于B组(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少(P<0.05)。结论 LC采用喉罩通气全凭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能满足喉罩置入及外科手术操作的麻醉要求,操作方便、安全性高。 詹利 付前聪 李家宽关键词:喉罩 吸入麻醉 七氟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Narcotrend分级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Narcotrend(NT)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高血压患者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2级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组)和对照组(C组)。N组依据患者NT分级(NTS)调控丙泊酚靶浓度,使NTS维持在D2-E0水平;C组依据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调控丙泊酚靶浓度,维持MAP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0%、HR 55-100次/分;2组丙泊酚均在2-5μg/ml范围内调整。若2组麻醉深度调整后MAP、HR超出范围,则给予心血管活性药物干预。记录2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丙泊酚和舒芬太尼的用量,心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术中知晓等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N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相应缩短(P〈0.05和P〈0.01),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P〈0.01);C组乌拉地尔使用率多于N组(P〈0.05);2组苏醒期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S指导下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高血压患者麻醉中的应用,可以使麻醉深度更易于掌控,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复苏时间缩短,有利于实现精确麻醉,在确保麻醉安全、提高麻醉质量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彭晓东 吴庆玲 郑立东 李家宽关键词:麻醉 丙泊酚 靶控输注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