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杰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急进
  • 2篇急进高原
  • 2篇急性高原
  • 2篇急性高原反应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易感
  • 1篇正常人
  • 1篇正常人外周血
  • 1篇人外周血
  • 1篇突变
  • 1篇突变检测
  • 1篇转录
  • 1篇转录因子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 1篇进行性

机构

  • 3篇郑州大学第三...
  • 2篇解放军第15...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武警河南总队...

作者

  • 3篇李宗杰
  • 3篇宫璀璀
  • 2篇李正民
  • 2篇仓宝成
  • 2篇方盼盼
  • 2篇王迎涛
  • 2篇李文莉
  • 2篇朱传杰
  • 1篇代稳
  • 1篇金星星

传媒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HIF-1α和RelA基因在急进高原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急性高原反应的关联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急进高原前后正常人单个核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核转录因子NF-κB p65亚基(RelA)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HIF-1α和RelA在急性高原反应(AMS)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对某部赴玉树抗震的士兵分别于进入高原前和进入高原后48h采集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中的mRNA和蛋白,采用RT-PCR方法检测RelA和HIF-1α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RelA和HIF-1α基因表达与AM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与急进高原前比较,进入高原后HIF-1α和RelA mRNA及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1);HIF-1αmRNA和RelA mRNA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806,P<0.01);HIF-1α蛋白表达与AM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r=0.875,P<0.01);HIF-1α和RelA表达不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可作为预测和干预AMS的监测指标。急进高原后HIF-1α和RelA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在其信号传导通路之间存在cross-talk现象。
方盼盼宫璀璀仓宝成李正民李宗杰李文莉朱传杰王迎涛
关键词:急性高原反应核转录因子KAPPABCROSS-TALK
急进高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相关易感基因表达与急性高原反应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IF-1α)、P38 MAP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进高原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变化,以及其与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关系。方法对某部队赴青海省玉树抗震的官兵分别于进入高原前后48 h采集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用RT-PCR法检测P38 MAPK及HIF-1α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按照《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诊断AMS。结果与进入高原前相比,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P38 MAPK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01);VEGF蛋白水平也上调(P<0.01);HIF-1α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AMS的发病程度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5和0.675(P<0.001)。结论 HIF-1α、P38 MAPK和VEGF在急进高原48 h后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与AMS发病呈显著正相关。
方盼盼宫璀璀仓宝成李正民李宗杰李文莉朱传杰王迎涛
关键词:急性高原反应低氧诱导因子1
BestSeq^(TM)技术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应用BestSeq^(TM)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检测,验证该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方法应用BestSeq^(TM)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技术,对2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6例杜氏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对发现的点突变应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结果研究完成了上述8例患者的基因检测,共检测出大片段缺失变异2个,微小突变10个,其中8个微小突变为首次发现的新突变,经Sanger测序验证。结论 BestSeq^(TM)新一代致病基因检测利用高密度叠瓦式探针及多重标签技术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李宗杰宫璀璀金星星代稳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基因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