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良
- 作品数:50 被引量:31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渤黄东海潮能通量与潮能耗散被引量:16
- 2005年
- 利用同化高度计资料和沿岸验潮站资料对潮汐数值模式进行同化,根据同化后的数值模式结果,对渤黄东海中的潮能通量和潮能耗散进行了研究。M2分潮从太平洋进入渤黄东海的潮能为122.499GW,占4个主要分潮进入总量的79%。黄海是半日分潮潮能耗散的主要海区。全日分潮则主要耗散在东海。全日分潮在遇到陆坡的阻挡以后有一部分潮能沿着冲绳海槽向西南传播,并有一部分潮能反射回太平洋,其中O1分潮通过C3断面反射回太平洋的潮能,约占其传入东海潮能的44%。
- 李培良李磊左军成陈美香赵玮
- 关键词:潮能耗散潮能通量数值模拟
- 吕宋海峡水交换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的初步研究
- 吕宋海峡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南海的重要通道,其水交换对南海北部的环流特征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吕宋海峡水交换的分层结构及其季节内变化特征,本文分析了1997-2007年卫星高度计数据以及1/12°全球HYCOM模式输出数据。结果...
- 张正光赵玮刘秦玉管守德李培良
- 关键词:吕宋海峡水交换季节内变化
- 文献传递
- 蒙特利湾底层潮流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对2011年4月至2011年10月蒙特利湾的1个站点近半年的底层流速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潮流谱分析结果表明,半日潮流(M_2和S_2)和全日潮流(K_1和O_1)在该地区潮流中占主导地位。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潮流椭圆随深度旋转,且以顺时针旋转为主,潮流振幅存在显著的垂向变化。2个主要半日分潮M2和S2的垂直结构相似,表明该地区的主要潮流是正压的。4个主要分潮随深度变化的主要特征袁明这地区的潮流受下边界层的影响。基于EOF分解的东向和北向潮流的不同垂向模态中,零阶模态的方差贡献至少为85%,斜压模态的方差贡献很小,这进一步揭示了该地区的潮流有很强的正压性。
- 吴俊杉刘子洲刘聪李培良
- 正压潮流对南海东北部深水海域大振幅内孤立波影响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 2009年
- 分别在由正压涨潮潮流和斜压环流、正压落潮潮流和斜压环流构成背景流场的情况下进行南海东北部深水海域(深水海盆和陆架坡折海域)大振幅内孤立波的数值模拟。分析正压潮流对内波模态结构函数φ(z),GK-dV方程非线性系数α、频散系数β、长内波相速度c、内孤立波振幅和波形的影响。发现正压潮流对φ(z)和β影响较小,而对α和c影响较大。对α的影响随着水深的变浅越来越大,而对c的影响是一致的,且当斜压环流与正压潮流同向时α(绝对值)和c值比较大。同时在诊断模拟内孤立波过程中发现,正压涨落潮潮流对内孤立波主孤立子波形和振幅影响的差别较小,但是对内孤立波的非线性演变过程影响的差别较大。
- 石新刚范植松李培良
- 关键词:内孤立波数值模拟
- 南海TOPEX/POSEIDON高度计资料的正交响应法潮汐分析被引量:42
- 2002年
- 根据Munk等提出的响应法 (ResponseMethod)和Groves等 ( 1 975 )的正交响应方法(OrthogonalizedConvolutionMethod)的思想 ,利用正交潮响应法对 2 4 8个周期超过 6年的南中国海的TOPEX/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进行潮波分析。在分析中引入全日潮族和半日潮族 ,并利用正交潮函数 (OrthotideFunction)分析出了 3个主要的全日分潮 (K1 、O1 、P1 )和 3个主要半日分潮 (M2 、S2 、N2 ) ,并给出了K1 、O1 、M2 、S2 的等振幅线和同潮时图 ,结果与其他学者的主要结果符合得很好。通过与整个海区 5 3个验潮站的主要全日分潮K1 分潮和主要半日分潮M2 分潮的比较 ,K1 分潮的振幅和迟角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 4.73cm和 1 1 .6°,而M2 分潮的分别为 1 1 .91cm和 2 8.4°,优于Mazzega( 1 994)的结果。
- 李培良左军成李磊黄娟
- 关键词:潮汐振幅TOPEX/POSEIDON
- 南海中部上层海洋温度的短周期振动被引量:3
- 2009年
- 南海季风试验(sCSMEx)期间,南海中部投放了3个ATLAS浮标。本文选取3个站点1998年4月13日~1999年4月8日的所有观测水层的温度数据作为研究。通过逐月功率谱分析,发现50--500m深度,温度存在全日和半日2个显著短周期的振动;利用小波分析得出了温度短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特点,并结合温度跃层时空结构的分析,发现跃层深度上,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振动的时空变化与跃层时空结构存在一致性,即在跃层核心深度上,跃层强度越大的时域内,温度全日(或半日)周期的振动就越显著。
- 张婷婷李培良王雪竹谭海涛刘涛
- 关键词:ATLAS温跃层
- 南海海面高度异常与厄尔尼诺和大气环流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了南海和赤道太平洋的海面高度异常、海面温度异常和风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南海海面高度异常EOF第一模态为ENSO模态,方差贡献达到44.7%。在厄尔尼诺(El Nio)期间,整个南海海面下降,SSHA呈现不同的分布状态,本文讨论了爆发与下半年的El Nio期间南海SSHA呈现的典型分布状态。El Nio的先兆阶段南海中部为SSHA低值区,鼎盛阶段南部SSHA增大形成南高北低的分布状态,恢复阶段SSHA分布与El Nio过后是否发生La Nia密切相关。南海海面高度异常与大气环流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El Nio期间,Hadley环流的加强使得南海东部和赤道西太平洋水交换加强,水温的降低和海水的流失使南海海面下降,Walker环流结构和强度的变化则进一步促进了南海SSH的下降。El Nio期间,南海海面高度会较常年偏低。
- 沈春杜凌左军成李磊李培良
- 关键词:ELHADLEY环流WALKER环流
- 一种基于动静态目标检测与实时压缩感知追踪研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静态目标检测与实时压缩感知追踪研究方法,利用自适应混合高斯前景提取从当前背景中提取出前景信息,再利用形态学处理的膨胀腐蚀使得原本处于噪声的区域删除,最后区块分析工具从背景中分离出目标,并计算出目标的...
- 年睿车仁正李培良徐晓王孝润张世昌
- 文献传递
- 渤、黄、东海M_2和K_1分潮潮流场的有限元模拟被引量:10
- 2006年
- 使用有限元模式(QUODDY)数值模拟了渤、黄、东海浅水区的M2和K1分潮潮流场。对于M2分潮潮流场,东分量和北分量的潮流调和常数与16个测站观测资料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8.23 cm/s,23.74°();7.36 cm/s,27.78(°)。对于K1分潮潮流场,则分别为8.39 cm/s,36.48(°);9.40 cm/s,38.04(°)。文中得到的M2分潮流在模拟海区共有9个圆流点(秦皇岛附近1个,莱州湾口1个,山东半岛北部海域2个,黄海北部2个,苏北辐射沙洲的外侧1个,舟山群岛东南海域2个)。K1分潮流在模拟海域也存在9个圆流点(秦皇岛附近1个,莱州湾口1个,北黄海2个,南黄海1个,苏北辐射沙洲的外侧1个,济州岛东南海域3个),其中黄海北部偏北的圆流点(39°25′N,123°05′E)和济州岛东南海域最东南的圆流点(32°50′N,127°50′E)以前未见过报道。
- 李磊杜凌左军成李培良
- 关键词:有限元方法潮流场
- 海上溢油应急系统的开发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海上溢油事故的频繁发生以及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巨大损失,搭建了基于ASP.NET海上溢油应急系统。该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通过Ajax技术,实现服务器端与浏览器端的异步传输,提高网页响应速度。其Web GIS地图服务由栅格地图技术与矢量可标记语言(VML)结合实现,弥补了单纯栅格地图表达力不足的情况。当出现溢油事故时,系统可迅速对溢油事件进行预测模拟,并将溢油的漂移扩散情况可视化,直观方便,为发现溢油后做出紧急决策提供支持。该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海上溢油搜索发现困难的情况,可以更好地控制溢油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危害。
- 李雅明于梦如李琳李培良杨波
- 关键词:ASP.NETB/S地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