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莲
- 作品数:38 被引量:188H指数:7
-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回归”与未来被引量:1
- 2010年
- 马锡五审判方式是陕甘宁边区司法便民理念的集大成者,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因"司法为民"和边区司法便民理念在内容上具有重合性,成为当前重提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原因。但是,当前社会与马锡五审判方式生成的背景已经时过境迁,导致回归后的马锡五审判方式举步维艰。囿于其自身特点,现今,马锡五审判方式难以成为一种普适性的审判方式。
- 李喜莲
- 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调解司法为民
-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完善被引量:1
- 2014年
- 2012年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发回重审的实体事由进行区别对待,并进一步限制了发回重审的程序违法事由。对修改后的民事发回重审制度进行审视,不难发现其依然难脱"重实体、轻程序"之窠臼;而且,该制度功能异化之弊端未有改观。《民事诉讼法》的修改未能从根本上革除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痼疾的原因有二:一是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立法价值有失偏颇;二是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不健全且实现不畅。因此,在立法上重塑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诉讼公正理念、强化程序违法之重审事由,完善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体系、明确发回重审之诉讼法律责任性质,不失为完善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有效路径。
- 李喜莲方满红
-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律责任
- 马锡五审判方式再研究——以司法便民理念的践行为分析路径被引量:3
- 2011年
- 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陕甘宁边区政府确立了司法便民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表达为方便人民诉讼,发扬司法民主。马锡五以其特有的亲民形象和人格魅力回应了司法便民理念的要求,在司法实践中进行就地审判,运用调解,贯彻群众路线,促使以他名字命名的审判方式得以成型和推广。在法律日益健全和多种司法理念并存的今天,马锡五审判方式不再是普适性的审判方式,但在"司法为民"理念下其仍是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元。
- 李喜莲
- 关键词:马锡五审判方式司法便民调解
- 民事先予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
- 2015年
- 从制度层面上讲,先予执行是一项特殊的民事执行制度,并且对将来生效的判决具有预决意义。但是,先予执行的前述功能在司法实践中未能有效发挥。主要原因是先予执行程序欠规范,难以保证裁定的准确性,以及先予执行制度适用的案件范围过窄,难以实现先予执行制度的“执行”功能。因此,只有规范先予执行程序,扩大先予执行制度的适用范围,从立法上明确先予执行的执行功能,才能有效发挥先予执行的预期功能。
- 李喜莲
- 关键词:先予执行
- 中日法院书记员体制之比较——兼谈我国法院书记员体制改革的走势被引量:1
- 2004年
- 通过对中日两国法院书记员遴选、任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比较 ,探视中国法院书记员体制改革的垢弊 。
- 李喜莲
- 关键词:法院任职资格
- 反悔人民调解协议致诉案件起诉对象与审理范围之厘定
- 2021年
- 对当事人反悔人民调解协议致诉案件起诉对象和审理范围的确定,实践中的做法不一。究其原因,乃相关法律规范对人民调解协议的性质未予明确规定,学理上亦未形成通说观点所致。明确反悔人民调解协议致诉案件的起诉对象和审理范围,相关立法应明确人民调解协议之民事合同的法律效力,具体规定当事人任意反悔人民调解协议应承担与违反民事合同一样的法律责任。同时,法官在确定因反悔人民调解协议致诉案件的审理对象时,应结合人民调解协议乃解决纠纷过程中所生概念之本质,遵循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决定法院审理范围的基本法理。除此之外,法官还应适时回应被告的妨诉抗辩,对任意反悔人民调解协议之当事人予以法律制裁,以彰显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
- 李喜莲
- 关键词:人民调解协议审理对象抗辩
- 人民调解制度发展的瓶颈及对策——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被引量:7
- 2014年
- 《人民调解法》的出台,是多年来人民调解制度改革的结晶。但是,现行人民调解制度仍存在受理范围不甚明晰,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路径欠针对性,调解协议的性质含混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民调解制度功能的实现。明确人民调解制度的受案范围、选择可行的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路径、明晰人民调解协议的社会约束性,是突破人民调解发展瓶颈的举措。
- 李喜莲
- 关键词:人民调解民间纠纷人民调解员调解协议
- 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化被引量:2
- 2013年
- 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是人民调解员应当具备一定的职业资质与技能,专门从事调解工作并从当地政府获得相应报酬。纠纷类型不断翻新、纠纷复杂化,对人民调解员职业化提出要求并提供了契机。人民调解员职业化是人民调解制度自身发展完善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确保人民调解员人民性的前提下,有条件的法律院校培养专业化的人民调解员,司法行政部门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民调解员职称评审制度,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财政保障制度是人民调解员职业化的可行路径。
- 李喜莲黄帅
- 关键词:人民调解员职业化调解制度
- 民事诉讼法中“新的证据”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2
- 2014年
- 在民事诉讼"新的证据"的认定标准上,最高人民法院前后出台的司法解释奉行不同的标准。而且,在界定"新的证据"这一概念时,人民法院未能将其与一般证据区别开来,难以彰显"新的证据"的特性和制度功能。事实上,"新的证据"与案件事实的认定,乃至纠纷的有效解决休戚相关。故而,最高人民法院应从有效解决民事纠纷的宗旨出发,对"新的证据"的特性进一步解释,统一"新的证据"的认定标准,以确保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权威性。
- 李喜莲彭朝霞
- 关键词:民事诉讼举证时限
- 民事诉讼法上的“利害关系人”之界定被引量:19
- 2012年
- 因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利害关系人的概念缺乏明确界定,学者们在注解相关条文中的"利害关系人"时亦见解不一,故难以厘清"利害关系人"与"当事人"、"案外人"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实务界因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指引,在利害关系人之诉权保护及确定审判权作用范围等问题上不时遭遇操作障碍。就制定法上概念、术语的精确化而言,司法解释比法条定义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更能适用变化多样的法律关系。为了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民事诉讼的正常运行,最高人民法院应根据一般民事案件的私益性、对抗性,非讼案件的公益性,执行案件兼顾第三人利益之特点,出台相关司法解释,对通常诉讼程序、非讼程序和执行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分别作出界定。
- 李喜莲
- 关键词:民事诉讼利害关系利害关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