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响

作品数:2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学位论文
  • 9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通信
  • 5篇通信系统
  • 5篇网络
  • 4篇信噪比
  • 4篇神经网
  • 4篇神经网络
  • 4篇人工神经
  • 4篇人工神经网络
  • 4篇工神经网络
  • 4篇光通信
  • 4篇光信噪比
  • 4篇人工神经网
  • 3篇信号
  • 3篇衰减器
  • 3篇光通信系统
  • 3篇城市
  • 2篇单极性
  • 2篇电池
  • 2篇动量
  • 2篇信道

机构

  • 2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21篇李响
  • 8篇游善红
  • 6篇王峰
  • 4篇罗鸣
  • 2篇杨奇
  • 2篇丁俊杰
  • 2篇刘威
  • 2篇吴昊
  • 2篇王震
  • 2篇王颖
  • 2篇胡剑凌
  • 1篇郑洪河
  • 1篇王艳

传媒

  • 1篇江苏建筑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宿迁市高等学校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篮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为了更好的了解宿迁市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现状,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宿迁市高校师资队伍、篮球教学、课外篮球运动开展、学校篮球...
李响
关键词:篮球运动体育教学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正交频分复用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映射模块;小波逆变换模块,对映射后的复数矩阵进行小波逆变换;并串转换模块,将小波变换后的并行数据转化为串行数据得到OFDM信号;数字上变频模块,将O...
游善红庞婕胡剑凌李响罗鸣倪珅晟韩淑莹王峰
文献传递
新工人文化的媒介书写研究
2015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7747万人,其中40岁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55.2%,30岁以下农民工比重达到了32.9%,高中以上学历的农民工比重为35.2%①,农民工的结构较上世纪80年代初期农民工问题初次显现的...
李响
关键词:话语策略社会结构
以活动多样性为导向的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提升设计探究--以宝丰县等区县级城市为例
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内重要的人群活动场所,不仅对人居环境健康和城市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城市公共活力的重要空间载体。当下,随着日常性成为公共生活的主题,人们的日常游憩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
李响
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景观设计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光信噪比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光信噪比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观察采样信号光谱图的特征值;记录所述采样信号特征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所述特征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调节衰减器改变光信噪比,将所述最大值,最小...
王峰游善红李响庞婕倪珅晟韩淑莹
文献传递
一类拟线性Schrödinger方程解的存在性研究
本论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一类拟线性Schr6dinger方程此处公式省略: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RN中的光滑区域(有界或无界),h(x,u)为Ω×R上的连续函数。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一、当Ω为RN(N≥...
李响
关键词:变分方法非平凡解存在性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光信噪比监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动量梯度下降法的相干光通信系统光信噪比监测方法,其方法包含如下步骤:提出特征值,即通过观察不同的光信噪比对应的采样信号的幅度图,截取幅度图的一部分来实现特征值提取,将幅度图的纵坐标作为特征值输入到人工神...
王峰游善红李响倪珅晟罗鸣
文献传递
基于Web Service的学分制教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当今社会的各个行业提供了强大的处理平台。数据的大规模共享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成为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
李响
关键词:教务管理系统学分制
文献传递
公共空间的“日常性”健康活力研究——以2个柏林绿地广场为例
2019年
文章以“日常性”城市社会学理论为基础,从“空间—行为”的互动视角出发,基于环境行为学私密需求类型与功能理论建构研究模型,通过2组柏林花园式城市广场的案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城市空间中营造空间私密品质,调节空间开放性与私密性的平衡,能够促进日常性公共生活的健康活力,从而提升公共性品质的城市社会价值以及相关的空间营造机制。
刘韩昕李响
关键词:城市广场日常性
一类拟线性Schr(?)dinger方程解的存在性研究
本论文利用变分方法研究一类拟线性Schrodinger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其中Ω是RN中的光滑区域(有界或无界),h(x,u)为Ω×R上的连续函数.我们的工作主要包括下面两个部分:一、当Ω为RN(N≥3)中的有界光滑区...
李响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