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卫
- 作品数:46 被引量:170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研项目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健侧下肢疼痛两例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常见的一种腰椎疾病,目前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临床常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健侧下肢疼痛患者的治疗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付治安贺靖澜王小英李宗虎董晓辉李保卫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和STAT3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A2(H MGA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检测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诊治的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95例为研究组,另外随机选取本院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但临床诊断无肝脏、脾脏等相关疾病的65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双能CT扫描检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HMGA2、STAT3的表达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评价双能C丁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对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双能CT扫描检查结果显示,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87例、非肝癌者73例,双能CT扫描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76.84%(73/95),特异度为78.46%(51/65),准确度为77.50%(124/160)。与对照组相比,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MGA2、STAT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A2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1~0.960),灵敏度为85.26%,特异度为90.77%,最佳截断值为48.75mg/L5血清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95%CI:0.777~0.896),灵敏度为84.21%,特异度为69.23%,最佳截断值为0.99mg/L。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为88.42%、特异度为89.23%,准确度为88.75%。结论早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HMGA2和STAT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双能CT扫描联合血清HMGA2、STAT3在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中的诊断效能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 金长海王芳李艳红李保卫杨小英李志加贺晓磊张辉
- 关键词: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 乳腺MR动态增强技术联合扩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回顾性比较单一动态增强(DCE-MRI)技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联合应用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MR资料。分析病变的增强表现和DWI的信号特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DW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作统计学分析,评价两者的诊断效能。结果 DCE-MR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95.4%。DWI恶性病灶检出率为86.4%。DCE-MRI及DWI联合应用恶性病灶检出率为100%。单纯TIC、ADC值及联合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72.7%,72.7%,86.4%;特异性为75%,83.3%,89.1%;准确性为73.9%,81.8%,91.3%;阳性预测值72.7%,80%,90.5%。结论 DCE-MRI及DWI联合成像能提高病灶的检出率,TIC结合ADC值较单一检查方法对乳腺病变的良恶性进行评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合保赵向荣李保卫刘武杰刘晓亮张黎明
- 关键词:乳腺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扩散成像
- 常规螺旋CT、DSCT及MRI在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常规螺旋CT、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及MRI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经TACE术治疗的85例(93个病灶)P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螺旋CT、DSCT、MRI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等方法进行病灶残留的检测,以DSA作为金标准,采用四格表法计算常规螺旋CT、DSCT及MRI检测病灶残留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常规螺旋CT、DSCT、MRI评估PLC患者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结果:常规螺旋CT检出病灶残留的阳性预测值为63.83%、阴性预测值为65.22%,与DSA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90,P<0.05);DSCT检出病灶残留的阳性预测值为82.22%、阴性预测值为81.25%,与DSA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34,P<0.05);MRI检出病灶残留的阳性预测值为93.48%、阴性预测值为93.62%,与DSA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71,P<0.05)。MRI检出病灶残留的准确率高于常规螺旋CT与DSCT(P<0.05),而误诊率、漏诊率低于常规螺旋CT(P<0.05)和DSCT(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常规螺旋CT、DSCT、MRI评估PLC患者TACE术后疗效的AUC值分别为0.645、0.817、0.935。结论:在PLC患者TACE术后疗效评估中,MRI较常规螺旋CT、DSCT更有优势,能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 王芳张辉杨小英李保卫李志加贺晓磊
- 关键词:MRI原发性肝癌TACE术
- 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腹部顽固性癌痛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各类上腹部恶性肿瘤患者,均有顽固性上腹疼痛,在CT引导下进行膈脚前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内乙醇阻滞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CT显示乙醇在腹主动脉周围及淋巴结内弥散良好,术后即刻至2周,总有效率达100%,随访至半年总有效率71.4%。结论CT引导下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定位准确,疼痛缓解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保卫王友明高立威吕英刚唐丽萍暴军晖
- 关键词:腹腔神经丛癌性疼痛
- 55例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分析55例肠系膜病变血管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方法选取2010—2017年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肠系膜血管病变患者55例,均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其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结果 (1)肠系膜上动脉缺血患者30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钙化、狭窄、血栓形成。(2)肠系膜上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十二指肠第一、二部扩张,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变小;胡桃夹综合征患者6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左肾静脉受压及远端左肾静脉扩张。(3)5例患者CT血管造影清晰显示肠系膜上动脉结构异常。(4)肠系膜上静脉栓塞12例,CT血管造影表现为门静脉主干及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性充盈缺损。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可作为诊断肠系膜血管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 梁腾飞李保卫
- 关键词:腹膜疾病肠系膜上动脉
- 出血性脑梗死29例CT诊断体会
- 2002年
- 暴军晖李保卫唐英杰宋秀娟
- 关键词:出血性脑梗死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的CT、MRI影像学分析被引量:18
- 2016年
- 目的:探讨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与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整理9例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患者共累计18个椎体病变,其中腰椎15个、胸椎2个、骶椎1个,有16个椎体CT表现为小片状及较大片状低密度破坏区,伴周边不同程度增生硬化改变,2个椎体仅表现为轻度骨质增生硬化改变。MRI检查18个病变椎体均表现为T1WI等、低信号,T2WI低、等、高混杂信号,STIR均为高信号,椎旁及椎管内少量脓液7例,椎间隙不同程度狭窄8例,无椎间隙狭窄1例。结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CT、MRI有一定的特征性,CT三维重建对骨质破坏及骨质增生显示清晰,MRI对椎体破坏水肿、椎旁脓肿的观察敏感性高于CT,两者结合对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李保卫宁振海赵合保耿瑞鹏李永军张辉
- 关键词:布鲁氏菌病脊柱炎CTMRI
- 颅内皮样囊肿CT及MRI诊断
- 2001年
- 李保卫张建敏等
- 关键词:颅内皮样囊肿CTMRI
- 38例上腹部癌性疼痛行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的临床分析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于癌性上腹痛的治疗效果及方法。方法采集38例顽固性上腹部疼痛的晚期肿瘤患者,均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强止痛药效果不佳。在CT引导下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结果经3个月随访观察,2周,1月,2月,3月,止痛总有效率分别为:94.73%,89.47%,85.71%,84.84%。结论CT导引下行经皮腹腔神经丛阻滞术治疗上腹部癌性疼痛确实有效,适用临床推广应用。
- 唐英杰李保卫王丽荣
- 关键词:癌性疼痛腹腔神经丛阻滞术乙醇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