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芸
-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活性维生素D对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免疫功能调节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活性维生素D对桥本氏甲状腺炎(HT)患者甲状腺功能、血清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免疫功能细胞因子调节性/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HT患者10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骨化三醇(活性维生素D_3的活性形式),连续服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甲状腺功能中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TPOAb、TGAb,调节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中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T3、FT4、TSH、TPOAb、TGAb、IL-10、IL-17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均P<0.05)治疗组TPOAb、TGAb、IL-10、IL-17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性维生素D无法提高修复受损甲状腺功能的能力,但能通过影响调节性/辅助性T细胞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功能,从而降低TPOAb、TGAb表达水平。
- 朱晓芸徐琴燕石展鹰
- 关键词: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桥本氏甲状腺炎免疫功能调节
- 1例口服卡培他滨致手足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5
- 2018年
- 卡培他滨(商品名为希罗达)是一种能在肿瘤组织内转化成5-FU的氟嘧啶类的新型口服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其化学名称为胸腺嘧啶磷酸化酶激活的氟尿嘧啶,因其高效、低毒的特点以及方便口服的给药方式,广泛应用于结直肠癌、卵巢癌、胃癌及晚期乳腺癌等肿瘤的治疗。手足综合征是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手足综合征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皮肤病变,可由多种化疗药物引起。特征表现为麻木、感觉迟钝、感觉异常、麻刺感、无痛感或疼痛感,皮肤肿胀或红斑、脱屑、皲裂、硬结样水泡或严重的疼痛等,严重者影响到日常生活,患者往往因出现手足综合征而导致化疗无法如期、按量进行,降低了治疗效果。本科2017年12月13日收治1例十二指肠乳头癌肝转移综合治疗后,口服卡培他滨出现严重手足综合征的患者,经对症治疗、积极护理,患者手足综合征及口腔炎得以痊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黎琼朱晓芸朱丹
- 关键词:卡培他滨手足综合征护理
- 1例阿霉素致过敏反应的护理
- 2013年
- 盐酸阿霉素是一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它能成功地诱导多种肿瘤患者的缓解。临床用药中心脏毒性是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且有极少数人会出现荨麻疹、发热等反应。
- 黎琼朱晓芸
- 关键词:阿霉素过敏反应化疗药物
- 改良版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在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 探讨改良版患者自评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 abPG-SGA)在胃癌患者围术期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和术前、术后饮食宣教与指导;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围术期对每一例患者运用abPG-SGA进行动态的营养状况评估和诊断,根据评估和诊断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提供营养干预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以及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前白蛋白(PA)及主观综合营养评价量表(SGA)评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GA评价和各项营养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abPG-SGA具有简单、易行、灵敏性高的特点,能有效改善胃癌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对患者预后产生有利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周洁朱丹朱晓芸
- 关键词:营养筛查营养风险
- 护理干预对伽玛刀治疗脑肿瘤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肿瘤患者伽玛刀治疗前、中、后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16例行伽玛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伽玛刀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显著,副反应明显减轻(P<0.1)。结论通过对伽玛刀治疗的脑肿瘤患者系统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融洽了护患关系,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存质量,达到预期的效果,值得推广。
- 朱晓芸邓丽李慧罗晓花
- 关键词:脑肿瘤伽玛刀护理干预
- 舒适护理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及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9月期间在本科行全身化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钢针或外周普通留置针静脉穿刺行化疗,化疗前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PICC置管行化疗,且置管及化疗全过程制定一套舒适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治疗全过程的舒适度、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置管及全程化疗中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恶心、呕吐、静脉炎、药物疗效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舒适度与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加上PICC技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适合于肿瘤患者使用,不仅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治疗效果,使患者满意。
- 朱晓芸邓丽罗晓花
- 关键词:舒适护理中心静脉置管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