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粒径及纯度的雄黄颗粒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粒径及纯度的雄黄颗粒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前期实验方法制备各组不同粒径及纯度的雄黄颗粒,实验分为6组:天然雄黄(CR)组、纯化雄黄(PR)组、天然纳米雄黄(CRN)组、纯化纳米雄黄(PRN)组、丝裂霉素(Mit)组、对照组,分别使用相应药物处理HepG2细胞,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各组雄黄颗粒作用HepG2细胞12、24、48、72 h后的细胞增殖率并筛选最佳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各组HepG2细胞分别经20.0 μ/ml的不同药物处理24 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率,实时PCR测定Bcl-2、BaxmRNA表达水平.结果 MTT法显示,经不同组别雄黄颗粒处理后HepG2细胞增殖率均有不程度降低,且其抑制作用具有时间效应和浓度效应;通过MTT法筛选出最佳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为20.0 μ/ml和24 h.细胞形态学检测发现各组雄黄颗粒能诱导HepG2细胞出现核溶解、破裂等特征性凋亡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证实各组雄黄颗粒均可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主要表现为早期凋亡.实时PCR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雄黄颗粒处理后Bcl-2 mRNA表达下调,Bax mRNA表达上调(均P<0.05).结论 雄黄颗粒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随着粒径的降低及纯度的提高而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基因表达、上调Bax基因表达有关.
- 王栋曾鹏李增博梅里祥周乐杜
- 关键词:纳米雄黄凋亡流式细胞术
- 纯化纳米雄黄制备方法探讨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纯化纳米雄黄的制备方法,以制备高纯度、高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的纯化纳米雄黄颗粒。方法①天然雄黄经去离子水和不同浓度的HCl、NaOH纯化处理后得到纯化雄黄,测定As2S2含量;②天然雄黄、纯化雄黄经高能球磨法制备得到天然纳米雄黄、纯化纳米雄黄,颗粒经扫描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形貌、粒径,测定As2S2含量;③天然纳米雄黄、纯化纳米雄黄经2.0 mol·L-1的HCl纯化处理得到天然纳米雄黄(纯化组)、纯化纳米雄黄(纯化组),扫描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颗粒形貌、粒径;测定As2S2含量。结果①去离子水;0.5、1.0、2.0、4.0 mol·L-1的HCl与NaOH纯化处理后颗粒As2S2含量均有所提高,各处理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化效果:HCl组>NaOH组>去离子水组,随着HCl、NaOH浓度的提高,As2S2的含量亦随之提高;以4.0 mol·L-1 HCl组纯化效果最显著,其次为2.0 mol·L-1HCl组。②天然雄黄、纯化雄黄、天然纳米雄黄(纯化组)、纯化纳米雄黄(纯化组)经高能球磨法可制备得到纳米级雄黄颗粒,扫描电镜可见近似圆球形的纳米级颗粒,粒度分布均匀,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其平均粒度分别为(135.13±9.19)、(134.39±4.57)、(135.88±2.68)、(133.73±4.36)nm;As2S2含量分别为(92.09±0.83)%、(97.07±0.47)%、(97.42±0.11)%、(98.33±0.08)%。纳米雄黄组与纳米雄黄(纯化组)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纯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去离子水、HCl、NaOH均可对雄黄进行纯化处理,以HCl纯化效果为最好;②高能球磨法可制备纳米雄黄颗粒;③球磨前后分别对雄黄颗粒进行纯化处理,可得到As2S2含量更高的纯化纳米雄黄颗粒。
- 王栋周乐杜曾鹏李增博
- 关键词:高能球磨法雄黄
- 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06年1月—2013年6月行射频消融治疗98例小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局部肿瘤进展率、复发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98例患者随访2~92个月,平均34.8个月。1、3、5年累积分别为17.3%、27.4%、30.9%;1、3、5年累积肝内远处复发率分别为25.7%、62.1%,77.3%;1、2、3、4、5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5.4%、85.4%、65.9%、54.7%、39.9%;1、2、3、4、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4.0%、52.7%、45.0%、37.0%、25.3%。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35 g/L(P=0.001)、首次复发时间≤1年(P=0.002)或首次复发为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P=0.004)是影响患者总体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小肝癌安全、有效,对于早期肝内复发的病灶具有很高的可重复操作性。术前低血清白蛋白水平、首次复发时间短以及首次不同肝段肝内远处复发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曾鹏周乐杜王栋李增博王志明廖锦堂
- 关键词:肝肿瘤射频消融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