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智丽

作品数:21 被引量:20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张家口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张家口市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酒精
  • 5篇酒精性
  • 4篇酒精性肝病
  • 4篇肝病
  • 4篇肝功
  • 4篇肝功能
  • 3篇炎症
  • 3篇乙肝
  • 3篇乙型
  • 3篇增殖物激活受...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支原体肺炎患...
  • 3篇患儿
  • 3篇过氧化
  • 3篇过氧化物酶体
  • 3篇过氧化物酶体...
  • 3篇过氧化物酶体...
  • 3篇肺炎
  • 3篇肺炎患儿

机构

  • 20篇河北北方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张家口学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曹智丽
  • 7篇王维
  • 7篇张文双
  • 5篇王艳
  • 4篇王娟
  • 3篇林晓燕
  • 3篇庞卫花
  • 3篇杨敬芳
  • 3篇周俊英
  • 3篇陈珊
  • 2篇尹冬梅
  • 2篇薛梅彦
  • 2篇郭璟静
  • 2篇康金旺
  • 2篇潘勇娜
  • 2篇张霞
  • 2篇刘永涛
  • 1篇梁成
  • 1篇车建斌
  • 1篇王颖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CT和M...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安徽医药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7年
因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害称为酒精性肝病(ALD),由初期的酒精性脂肪肝(AFL)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AH)、酒精性肝纤维化(AHF)、酒精性肝硬化(AC)甚至肝细胞肝癌(HCC)[1]。短时间内严重酗酒可直接诱发大量肝细胞坏死甚至肝衰竭。ALD发病趋势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继病毒性肝炎的又一大损肝原因[2]。
曹智丽周俊英王娟王维王艳张文双
关键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酒精性肝病
益母草碱调节RhoA/ROCK信号通路对乙型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2024年
【目的】观察益母草碱对乙型肝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益母草碱高剂量+溶血磷脂酸(LPA)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对应干预。干预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0、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肝组织HBV DNA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1、ROCK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小叶中心坏死,肝细胞水肿、变性,HBsAg、HBeAg、HBV DNA水平,HBcAg阳性细胞数,ALT、AST水平,IL-6、TNF-α、IL-10含量,RhoA、ROCK1、ROCK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母草碱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肝损伤程度降低,肝细胞变性减轻,HBsAg、HBeAg、HBV DNA水平,HBcAg阳性细胞数,ALT、AST水平,IL-6、TNF-α含量,RhoA、ROCK1、ROCK2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益母草碱高剂量组比较,益母草碱高剂量+LPA组肝损伤程度加重,HBsAg、HBeAg、HBV DNA水平,HBcAg阳性细胞数,ALT、AST水平,IL-6、TNF-α含量,RhoA、ROCK1、ROCK2表达水平升高,IL-10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母草碱能减轻乙型肝炎大鼠肝组织损伤,改善肝功能,减少炎症反应,其机制与抑制RhoA/ROCK通路有关。
王维穆宝龙张文双吴清雷张慧慧曹智丽
关键词:益母草碱乙型肝炎肝功能炎症反应
支原体肺炎患儿肺泡灌洗液MP-DNA载量、免疫炎性指标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观察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泡灌洗液(BALF)中MP-DNA载量、免疫炎性指标变化及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MPP患儿75例,分为轻症MPP组(n=35)和重症MPP组(n=40),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检测3组BALF中MP-DNA载量、MP-DNA阳性率、细胞含量、细胞因子(IL-4、IL-17、IL-18、IFN-α)、sB7-H3、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结果不同程度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MP-DNA阳性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4、IL-17、IL-18、IFN-α、sB7-H3、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噬细胞百分比、CD3+、CD4+、CD4+/CD8+、IgA、IgG、Ig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MP-DNA阳性率、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4、IL-17、IL-18、IFN-α、sB7-H3、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巨噬细胞百分比、CD3+、CD4+、CD4+/CD8+、IgA、IgG、IgM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免疫炎性指标表达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参考依据。
庞卫花刘永涛曹智丽李金巍陈珊林晓燕杨敬芳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丙型肝炎的功能性MRI延迟研究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丙型肝炎患者的功能性MRI和延迟,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接受的20名成年丙型肝炎患者和26名非感染对照(CTL)患者,分析其在DDT期间完成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资料,判断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混合效应回归分析表明,与CTL相比,与CTL相比,HCV+组在左侧枕叶回、楔前回和额叶上回的激活程度较低。在双侧额叶内侧回、左侧脑岛左侧楔前叶、左侧顶下小叶和右侧枕回的难易对比也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CTL组冲动与激活呈正相关,而丙型肝炎病毒阳性组呈负相关。结论当面对困难选择时,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表现出更大的冲动行为,冲动与认知控制重要区域的激活呈负相关。因此,对于一些丙型肝炎病毒阳性患者来说,减少冲动选择的干预措施可能是合理的。
陈春刘芳韩建秀杨珺谢亚丽曹智丽张素静
关键词:肝炎神经成像功能磁共振成像
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L-10、IFN-γ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常规给予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每日1次,观察组口服阿德福韦酯10 mg及恩替卡韦0.5 mg、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血清IL-10、IFN-γ水平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7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3,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ALT、AST、TBIL、GG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均<0.01)。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血清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症状较轻,不影响治疗。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的效果较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IL-10的分泌而减轻肝细胞局部炎症反应及通过Th1细胞分泌的IFN-γ在转录水平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曹智丽
关键词:恩替卡韦阿德福韦酯白细胞介素10干扰素-Γ
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分析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乙肝肝硬化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均口服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肝方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硬度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后观察组胁部刺痛、腹大坚满、腹壁青筋暴露、胁下积块、面色灰暗、胸腹部点赤缕、大便色黑评分均较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较低,白蛋白(ALB)较高,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健肝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中医证候积分得到改善,同时该治疗方法可促进改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预后较为可靠。
曹智丽贾贤达陈春杨珺谢亚丽周俊英
关键词: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候肝功能
高良姜素减轻乙型病毒性肝炎模型大鼠的炎性反应
2024年
目的探讨高良姜素(Gal)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大鼠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乙肝组[尾静脉注射乙型肝炎病毒(HBV)]、Gal低(Gal-L)和高剂量(Gal-H)组、阳性药拉米夫定组、Gal-H+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每组12只。造模后进行药物处理,给药1次/d,持续8周。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水平;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HBV病毒载量;ELISA检测肝组织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AMPK、SIRT1蛋白表达。结果与乙肝组比较,Gal-L组、Gal-H组、拉米夫定组肝脏损伤减轻,血清中AST、TBIL、ALT水平降低,肝组织中细胞凋亡率、HBV病毒载量、MCP-1、IL-12、TNF-α水平及caspase-3、Bax蛋白降低,p-AMPK、SIRT1蛋白升高(P<0.05);Compound C减弱了高剂量Gal对乙肝大鼠肝组织中炎性反应、细胞凋亡及HBV病毒载量的抑制作用。结论Gal抑制乙肝大鼠炎性反应的机制可能与上调AMPK/SIRT1通路有关。
王维穆宝龙张文双吴清雷张慧慧曹智丽
关键词:高良姜素炎性反应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酒精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酒精性肝病(ALD)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ALD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AST、ALT、谷氨酰转肽酶(GGT)、TBIL及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Ⅲ型前胶原(PⅢP)、Ⅳ型胶原(Ⅳ-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GGT、TBIL、HA、LN、PⅢP、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显著改善ALD患者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曹智丽张文双王维王艳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还原型谷胱甘肽多烯磷脂酰胆碱肝功能肝纤维化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应激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20年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对支原体肺炎(MPP)患儿免疫应激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6月诊治的MPP患儿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2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Th17/Treg细胞比例及相关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转录因子(Foxp3、RORγt)、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D-二聚体(D-D)、红细胞沉降率(ESR)、生活质量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Th17/Treg细胞比例、IL-10、IL-17、Foxp3、RORγt mRNA表达、GSH-Px、SOD、MDA、D-D、ESR、SF-36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h17/Treg细胞比例、IL-17、RORγt mRNA表达、MDA、D-D、ES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IL-10、Foxp3 mRNA表达、GSH-Px、SOD、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MPP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应激指标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庞卫花李金巍陈珊杨敬芳曹智丽林晓燕刘永涛
关键词: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支原体肺炎免疫应激生活质量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 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二者联合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及感染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所有患者均予绝对戒酒及基础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白蛋白(ALB)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ALP、γ-GT、ALB及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TBIL、ALT、AST、ALP、γ-G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ALB及PT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ALP、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ALB、P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二者联合用于酒精性肝硬化治疗中临床效果确切,且肝功能明显改善,二者联合应用有较好的协同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曹智丽车建斌张文双王艳王维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酒精性肝硬化肝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